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丘 → 邱丘”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骈字类编》:虎邱
唐书田游岩传:时有史德义者,昆山人,居虎邱山,骑牛带瓢,出入廛野。高宗闻其名,召至洛阳,俄称疾归。上越绝书。阖闾冢在阊门外,名虎邱,筑三日而白虎居,故号虎邱。 明一统志:虎邱山在苏州府城西北九里,一名海涌山,中有剑池,千人坐石。越绝书:吴王阖闾葬山下,葬三日,白虎蹲踞其上,因名。或云秦始皇尝登此,将发吴冢,有白虎出焉。陈顾野:王序有云:高不抗云,深无藏景,卑非培塿,浅异疏林。路若绝而复通,石将断而更缀。巨丽。之名山,大吴之胜壤也。寺又虎邱寺,在虎邱山。晋司徒王珣与弟珉舍宅为之。 有生公讲堂。昔生公讲经于此,无人信者,乃聚石为徒,与讲至理,石皆点头。
韩翃赠长洲何主簿诗:挂席逐归流,依依望虎邱。
刘长卿 题武邱寺诗 青林虎邱寺,林际翠微路。
白居易想东游五十韵诗:泉石谐天竺,烟霞识虎邱。刘禹锡题报恩寺诗:云外支硎寺,名声敌虎邱。薛能 送人自苏州之长沙县官诗:驱马复乘流,何时发虎邱。
黄滔寄蒋先辈诗:千载三吴有高迹,虎邱山翠益崔嵬。
韩翃赠长洲何主簿诗:挂席逐归流,依依望虎邱。
刘长卿 题武邱寺诗 青林虎邱寺,林际翠微路。
白居易想东游五十韵诗:泉石谐天竺,烟霞识虎邱。刘禹锡题报恩寺诗:云外支硎寺,名声敌虎邱。薛能 送人自苏州之长沙县官诗:驱马复乘流,何时发虎邱。
黄滔寄蒋先辈诗:千载三吴有高迹,虎邱山翠益崔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