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25,分82页显示 上一页 72 73 74 75 76 78 79 80 81 下一页
孙藏器
僧慧藏(世称 石巩和尚 )
释智藏( 黄 )
李中敏(字 藏之 )
释藏奂( 心镜 朱 )
释藏廙( 程 )
褚藏言(号 西江逸民 )
杨收(字 藏之 晋阳县男 )
柳韬(字 藏用 )
僧惟劲(别称 头陀 号 宝闻大师云、三生藏 )
僧桂琛( 桂琛 李 世称 地藏和尚 号 二大士 )
韩延徽(字 藏明 鲁国公 )
谭用之(字 藏用 )
张藏英(别称 报仇张孝子 )
其它辞典(续上)
释昙藏(世称 西园伽蓝云 )孙藏器
僧慧藏(世称 石巩和尚 )
释智藏( 黄 )
李中敏(字 藏之 )
释藏奂( 心镜 朱 )
释藏廙( 程 )
褚藏言(号 西江逸民 )
杨收(字 藏之 晋阳县男 )
柳韬(字 藏用 )
僧惟劲(别称 头陀 号 宝闻大师云、三生藏 )
僧桂琛( 桂琛 李 世称 地藏和尚 号 二大士 )
韩延徽(字 藏明 鲁国公 )
谭用之(字 藏用 )
张藏英(别称 报仇张孝子 )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六 传宗科(四)
未详姓氏乡里。而于大寂之传。尤得旨要。复见石头。加陶淬。贞元二年。居衡岳。栖止峰之绝顶。晚年苦足疾。固徙山下之西园中。世称西园伽蓝云。参礼之徒。亚大寂。太和元年。终于所居。寿七十。藏性姿乐易。与物无伤忤。尝夜行遇钜蟒。数文张口向之。若将吞噬者。侍者掖藏趋避。藏不肯曰。死可逃耶。彼以毒来。我以慈受。毒无自性。慈亦无缘。冤亲平等。生死一揆。法性空故。蟒竟俛首徐去。又尝有偷入其室。藏语之曰。诸君之来。第此中无物耳。有则但拈去。终无靳也。群偷遽惊散。宋高僧传·卷第十一 习禅篇第三之四
释昙藏。不知何许人也。得禅诀于大寂之门。后见石头希迁禅师。所谓再染谓之赪也。贞元二年嘉遁于冲岳。栖止峰之绝顶。晚年苦于脚疾。移下西园结茅。参请者繁炽。太和元年终于岳中。享龄七十。先是藏养一犬尤灵。尝夜经行息坐次。其犬衔藏之衣归房。乃于门阃旁伏守而吠。声不绝频奋身作猛噬之势。诘旦视之。东厨有大蟒蛇。身长数丈。蟠绕小舍为之岌嶪。呀张其口虓阚其声。毒气漫然。侍者白藏亟去回避。藏曰。死而可逃何远之有。彼以毒来我以慈受。毒无自性激发则强。慈苟无缘冤亲一揆。无人无我法性俱空。言讫其蟒蛇按首徐行闪然不见。又尝一夜有群盗。其犬亦衔藏衣。藏语盗曰。诸君山叟茅舍有中意物任拈去。终无小吝之分。盗感其言散分下山矣。又荆州永泰寺释灵彖姓萧氏。兰陵人也。其胄裔则后梁为周所灭支属星分。彖父居长沙为编户矣。生彖宛有出尘之誓。遇诸禅会罕不登临。止泊维青优游自得。长庆元年住百家岩寺。未几徙步江陵。太守王潜请居永泰寺。太和三载六月二十三日终于住寺。春秋七十五。建塔于州北存焉。又释超岸。丹阳人也。先遇鹤林素禅师。处众拱默而已。天宝二载至抚州兰若得大寂开发。四方毳侣依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宪宗元和元年,署前试詹事府司直。工行书,学王体,笔法健劲流畅。所书有《慧坚禅师碑》传世。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六 传宗科(四)
姓黄氏。豫章上高人。父为州掾。尤嗜出世学。尝携藏入报国寺。听供奉皓月讲涅槃。辄能微解经意。即辞父母。从开元寺宗法师薙染。时年才十三。久之谒大寂禅师。證寤宗要。建中元年。至长安元颢卢公素尊事之。举奏入内供养。诏住华严寺。于是四方参请之侣。飙驰云凝。其利益于天下。有不可以语言尽者。大和九年。终于寺而塔焉。宋高僧传·卷第十一 习禅篇第三之四
释智藏。姓黄氏。豫章上高人也。父为洪州椽。藏随父入报国寺。见供奉皓月讲涅槃经。微体经意乐入佛门。年甫十三割恩爱辞父母。于开元寺宗法师所受学。后修禅法證大寂一公宗要矣。建中元年入长安。庐元颢素奉其道。举奏入内供养。敕令住华严寺。辇毂之间玄学者孔炽。就藏之门若海水之归投琴之壑矣。太和九年终于住寺。三月十二日入塔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陇西人,字藏之。宪宗元和进士。初为江西观察使沈传师幕府判官。入为侍御史。文宗大和中为司门员外郎,因旱上书请斩郑注。帝不省,遂告归。注诛,召为司勋员外郎,累迁谏议大夫、给事中。又讥刺太监仇士良以开府阶荫其子,复弃官去。开成末,为婺、杭二州刺史。全唐文·卷七百十六
中敏字藏之。陇西人。元和末进士。文宗朝拜给事中。出为婺杭二州刺史卒。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
生苏州华亭之朱氏。方娠及产。人闻异香气。为儿时。尝堕井中。若有物以举而出之者。丱岁礼道旷禅师薙落。弱冠诣嵩山受具。母每想念。辄涕泣。因尔丧明。迨归省。即能视如故。母丧哀毁。庐墓致祯祥。以孝名乡里。见灵默大师于五泄山。获悟入。涉会昌大中教门盛衰之变。守道自若。及洛阳再造长寿寺。诏居之。手缉梵夹。以完大藏。尝谓人曰。吾前身。寔四明天童山昙粹也。宿缘且至。吾其归乎。会南海杨公收典姑苏。建精舍。迎奂。因东还。大中十二年。鄞檀越任景求愿。悉捐其家。奉三宝。慕奂行义。祈请为开山第一世。众拥留不听往。奂以棕拂遗之曰。此在即我在尔。尚何疑。既说法。玄侣云委。且为筑一墩西北隅。植柏五根其上。以表五百墩。曰此水地吾以镇之。俄剡𡨥裘甫犯鄞。一日其徒二千人。尽执兵突入。奂瞑目宴坐堂上。贼临以锋刃。色不挠。贼悸慑。扣头谢罪去。贼平。州上其事。诏赐寺额栖心。以旌奂德。而天童亦时所涖止也。咸通七年秋。示微疾。预戒弟子曰。七日之后。吾且逝矣。可权窆天童岩。更三年而阇维焉。八月三日终。寿七十七。腊五十七。十年八月三日。弟子遵遗命从事。获舍利数千粒。色红翠可爱。十三年。弟子价休。诣阙请谥。诏谥心镜。塔曰寿相。刺史崔琪撰文勒碑。宋高僧传·卷第十二 习禅篇第三之五
释藏奂。俗姓朱氏。苏州华亭人也。母方娠及诞常闻异香。为儿时尝堕井。有神人接持而出。丱岁出家礼道旷禅师。及弱冠诣嵩岳受具。母每思念涕泣。因一目不视。迨其归省即日而明。母丧哀毁庐墓间颇有徵祥。孝感如是。由此显名。寻游方访道。复诣五泄山遇灵默大师。一言辨析旨趣符合。显晦之道日月之所然也。会昌人中衰而复盛。唯奂居之荧不能惑。焚不能热溺不能濡者也。洎周洛再构长寿寺。敕度居焉。时内典焚毁梵夹煨烬。手缉散落实为大藏。寻南海杨公收典姑苏。请奂归于故林以建精舍。大中十二年鄞水檀越任景求。舍宅为院迎奂居之。剡寇求甫率徒二千。执兵昼入。奂瞑目宴坐色且无挠。盗众皆悸慑叩头谢道。寇平州奏请改额为栖心寺。以旌奂之德焉。凡一动止禅者必集。环堂拥榻堵立云会奂学识泉涌指鉴岐分。诘难排纵之众。攻坚索隐之士。皆立褰苦雾坐泮坚冰。一言入神永破沈惑。以咸通七年秋八月三日。现疾告终。享年七十七。僧腊五十七。预命香水剃发。谓弟子曰。吾七日在矣。及期而灭。门人号慕乃权窆天童岩。已周三载。一日异香凝空远近郁烈。弟子相谓曰。昔师嘱累令三载后当焚我身。今异香若此。乃发塔视之。俨若平生。以其年八月三日依西域法焚之。获舍利数千粒。其色红翠。十三年弟子戒休。赍舍利述行状。诣阙请谥。奉敕褒诔易名曰心鉴。塔曰寿相。奂在洛下长寿寺。谓众曰。昔四明天童山僧昙粹是吾前生也。有坟塔存焉。相去辽远人有疑者。及追验事实皆如其言。初任生将迎奂。人或难之。对曰。治宅之始有异僧令大其门。二十年之后当有圣者居之。比奂至止果二十年矣。又奂将离姑苏。为徒众留拥。乃以棕拂与之曰。吾在此矣。汝何疑焉。暨乎潜行众方谕其深旨。又令寺之西北隅可为五百墩以镇之。或曰。力何可致。奂曰。不然作一墩植五株柏可也。凡微言奥旨皆此类也。刺史崔琪撰塔碑。金华县尉邵朗题额焉。高僧摘要·化高僧摘要卷四
姓朱。苏州华亭人。母娠及诞。常闻异香。为儿时。尝堕井有神人。接持而出。丱岁出家。礼道旷禅师。及诣嵩岳受具。母每思念涕泣。因一目不视。迨其归省。即日而明。母丧。哀毁庐墓间。寻游方访道。复诣五泄山遇灵默大师一言辨析。旨趣符合。洎周洛再构长寿寺敕度居焉。时内典焚毁。梵夹煨烬。手缉散落。实为大藏。大中十二年。鄞水檀越任景求。舍宅为院。迎奂居之。剡𡨥求甫。率徒二千。执兵昼入。奂瞑目宴坐。色且无挠。盗众皆悸慑。叩头谢过。寇平。州奏请。改额为栖心寺。奂学识泉涌。指鉴岐分。以咸通七年秋八月三日。现疾告绝门人号慕。乃权窆天童岩。已周三载。一日异香凝空。远近郁烈。弟子相谓曰。昔师嘱累令三载后。当焚我身。今异香若此。乃发塔视之俨若平生亦以八月三日。依西域法焚之。获舍利数千粒。其色红翠。弟子戒休。赍舍利奉敕诔。易名曰心鉴。塔曰寿相。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
姓程氏。衢州信安人。蚤岁志求出家。元和中。诣长沙岳麓寺。依灵智律师落发。长庆三年。登具戒于武陵开元寺智总律师所。语同业曰。教门繁广难寻。然有总门而不探讨。是可谓智乎。于是游湘潭。登龙牙山。遇马素弟子。方说法山中。一日语廙曰。蕴界不真。有生非我。子之正本。当何所名。复从谁得。廙于言下领悟。未几。避会昌之祸于乡里之柯山。大中六年。郡牧崔公寿。别于郡之龙兴寺。构禅室以居之。阅数年至嘉禾。众留居至德伽蓝。崔公钧守姑苏。久闻廙名。邀居南禅院。咸通八年。浙西廉使周公宝。命居招隐寺。秋反嘉禾永安寺。盖信士吕京。舍别墅以造者。乾符中。盗冠充斥。廙曰盗终不至此。后果然。五年十月十二日。安坐而化。弟子号哭。乃复苏。明年三月望前。遍别众以逝。寿八十三。腊五十六。宋高僧传·卷第十二 习禅篇第三之五
释藏廙俗姓程。衢州信安人也。幼岁神气朗畅貌质魁然。元和中告亲求出家。志不可却。直造长沙岳麓投灵智律师。请事剃染。智师察其强愿不群。乃摄度之。既披法服寻于武陵开元寺智总律师受具足尸罗。当长庆三年也。因听律范旋穷篇聚。语同业曰。教门繁广然有总门。总门之急勿过舍筏。遂遍参禅宗。遇马素门下高足住龙牙山。知廙法器。异日告之曰。蕴界不真佛生非我。子之正本当何所名。复从谁得。廙一言领会千辙同归。龙牙曰。我法眼不蒙掩矣。既遂所求大得安静。却回柯山。盖避会昌之搜扬也。至大中六年。郡牧崔公寿重之。于州龙兴寺别构禅室延居之。数年北至嘉禾。信士归依请留住至德伽蓝。又往姑苏。时崔公钧作守此郡。闻廙名久。请居南禅院。咸通八年浙西廉使周公宝。命住招隐寺。其年秋却返嘉禾。信士吕京舍别墅造今永安院。时乾符中群寇纷纭禅侣分散。廙曰。盗终不至此。及期寇从别道行。果无所损。其先见如此。五年十月十二日。满院阴云雉鸣乌噪。安坐而化。弟子号哭却稣。至六年三月中辰前。别众后终。享年八十二。僧腊五十六。时澹交为廙作真赞。至乾宁中僧神赞进状乞追谥号塔名。名士吴重裕书碑。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16—868 【介绍】: 唐同州冯翊人,字藏之。博闻强记,十三岁略通经义,善于文咏,人呼为“神童”。武宗会昌元年进士,屡辟使府。裴休为相,以收深于礼学,用为太常博士。后正拜中书舍人,转兵部侍郎。宦官左军中尉杨玄价以收宗姓,深左右之,乃加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刑部尚书。收居相位稍务华靡,颇为名辈所讥。而门吏僮奴,倚为奸利。后不能尽从玄价请托,罢知政事,出为宣歙观察使。韦保衡为相,发收纳赂百万,贬为端州司马,又流骧州。寻令内官赉诏赐死。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16—869 字藏之,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家居苏州(今属江苏)。父遗直。收少以神童称,里人多造其门观赋诗,以至压坏藩篱。武宗会昌元年(841)登进士第,杜惊辟为淮南节度推官,奏授校书郎。宣宗时,马植奏为渭南尉,充集贤校理。历监察御史、太常博士。累迁长安令、吏部员外郎。懿宗咸通二年(861)充翰林学士,加库部郎中。后迁中书舍人,加学士承旨,迁兵部侍郎。四年,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稍务华靡,为杨玄价所倾,罢相出为宣歙观察使。又贬端州司马,长流驩州。十年,赐死。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唐诗纪事》卷六五。收博闻强记,善属文,所赋立就。《全唐诗》存诗3首,《全唐诗逸》补诗1首。全唐文·卷七百六十五
收字藏之。同州冯翊人。开成末进士。懿宗朝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迁门下侍郎刑部尚书。进右仆射。封晋阳县男。咸通八年罢为宣歙观察使。贬端州司马。寻削官流驩州。赐死。后三年诏雪其辜。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河东解县人,字藏用。柳璟子。登进士第。僖宗乾符四年,官右谏议大夫。时禹骈议与南诏和亲,韬上言不可,其议遂寝。迁给事中。六年,授越州刺史,浙东观察使,以赃贿免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福州长溪人。节操精苦,时称头陀。初参雪峰义存,转游五岳及南北名刹,遍访名师。昭宗光化中入南岳,马殷奏请赐紫。住持报慈东藏,署号宝闻大师。卒于南岳。撰《续宝林传》、《南岳高僧传》,皆不存。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福州长溪(今福建霞浦)人,一说永泰(今属福建)人。唐代僧人。节操精苦,时谓“头陀”。初参雪峰义存,转游五岳及南北丛林,遍访名师。昭宗光化中入南岳,楚王马殷奏请赐紫,住持报慈东藏,署号宝闻大师。卒于南岳。撰有《续宝林传》4卷、《南岳高僧传》。《祖堂集》卷一一、《宋高僧传》卷一七、《景德传灯录》卷一九有传,后二书存诗偈4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 传宗科
福州长溪人。操行精苦。奉养尤俭素。人以头陀称之。登雪峰即领指。无底滞。乾化中。住岳之慈报寺。一日诣三生藏。见灯镜光影涉入。叹曰。先达圣人具不思议智慧方便。而使华严法界。主伴互融之指。昭示目前。又岂区区世间小巧。所能为哉。后有于道观中。设此器者。劲作颂五章非之。续宝林传南岳高僧传。皆劲笔。开平中楚王马氏奏赐紫衣。号宝闻大师云。宋高僧传·卷第十七 护法篇第五
释惟劲。福州长溪人也。节操精苦奉养栖约。破纳拥身衣无缯纩。号头陀焉。初参雪峰便探渊府。乾化中入岳住报慈东藏。亦号三生藏。中见法藏禅师鉴灯。顿了如是广大法界重重帝网之门因叹曰。先达圣人具此不思议智慧方便。非小智之所能。又岳道观中亦设此灯。往因废教时窃移入仙坛也。有游岳才人达士留题颇多。劲乃叹曰。卢橘夏熟宁期植在于神都。舜韶齐闻不觉顿忘于肉味。嗟其无识不究本端。盗王氏之青毡以为旧物。认岭南之孔雀以作家禽。后世安知。于今区别。乃作五字颂。颂五章。览者知其理事相融灯有所属。属在乎互相涉入光影含容显华严性悔。主伴交光非道家之器用也。楚王马氏奏赐紫署宝闻大师。梁开平中也。劲续宝林传盖录贞元已后禅门祖祖相继源脉者也。别著南岳高僧传。未知卷数。亦一代禅宗达士文采可观。后终于岳中也。 系曰。物涉疑似难辄区分。劲公志鉴灯若遗物重获归家也。后之人必不敢攘物归家也。故曰。前事不忘后世之元龟也。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宝闻大师惟劲。福州人也。素持苦行。不衣缯纩。惟坏衲度寒暑。时谓头陀焉。初参雪峰。深入渊奥。复问法玄沙之席。心印符会。一日谓鉴上座曰。闻汝注楞严经。是否。曰不敢。师曰。二文殊如何注。曰请师鉴。师乃扬袂而去。唐光化中。入南岳。住三生藏。藏中有镜灯一座。华严第三祖贤首大师所制也。师睹之。顿悟广大法界重重帝网之门。佛佛罗光之像。因叹曰。此先哲奇功。非具不思议善权之智。何以创焉。乃著五字颂五章。览者悟理事相融。后终南岳。师著述。有宝林传四卷。纪贞元后。禅门继踵源流。又制七言觉地颂。广明诸教缘起。又著南岳高僧传。皆流传于世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67—928 【介绍】: 五代时僧。镇州常山人。俗姓李。幼于本州万岁寺出家,习学律典。后转依禅宗,历诣云居道膺、雪峰义存,终嗣玄沙师备。后住漳州罗汉院,世称地藏和尚。其门人文益,开法眼宗。全唐文·卷九百二十一
桂琛俗姓李氏。常山人。幼投本郡万岁寺。依无相大师出家。后住漳州龙溪罗汉院。后唐天成三年卒。年六十二。清泰二年谥真应禅师。禅林僧宝传·卷第四
禅师名桂琛。生李氏。常山人也。幼卓越。绝酒胾。见万寿寺无相律师。即前作礼。无相拊其首曰。若从我乎。乃欣然依随之。父母不逆也。年二十馀。即剃发为大僧。无相使习毗尼。一日为众升堂。宣戒本布萨已。乃曰。持犯但律身而已。非真解脱也。依文作解。岂发圣乎。一众愕然。琛顾笑。为无相。作礼辞去。无相不强。初谒雪峰存公。不大发明。又事玄沙。遂臻其奥。与慧球者齐名。号二大士。琛能秘重大法。痛自韬晦。然丛林指目。以为雪峰法道之所寄也。漳州牧王公。请住城西石山。十馀年。迁止罗汉。破垣败箦。人不堪其忧。非忘身为法者。不至。僧问。如何是罗汉一句。曰我若向汝道。却成两句。又问以字不成。八字不是。是甚字。琛曰。汝不识此字耶。曰不识。琛曰。看取其下注脚。琛尝垂头。颓然坐折木床。见僧来。即举拂子曰。会么。对曰。谢和尚指示学人。琛曰。见我竖起拂子。便道指示学人。汝每日见山见水。可不指示汝耶。又见僧来。举拂子。其僧礼拜称赞。琛曰。见我竖起拂子。便礼拜赞叹。那里扫地。竖起扫帚。为甚不赞叹。有僧来报。保福迁化也。琛曰保福迁化。地藏入塔。琛时住地藏。乃石山也。于时学者莫测其旨。琛悯之为作明道偈。其词曰。至道渊旷。勿以言宣。言宣非指。孰云有是。触处皆渠。岂喻真虚。真虚设辨。如镜中现。有无虽彰。在处无伤。无伤无在。何拘何碍。不假功成。将何法尔。法尔不尔。俱为唇齿。若以斯陈。埋没宗旨。宗非意陈。无以见闻。见闻不脱。如水中月。于此不明。翻成剩法。一法有形。翳汝眼睛。眼睛不明。世界峥嵘。我宗奇特。当阳显赫。佛及众生。皆承恩力。不在低头。思量难得。拶破面门。盖覆乾坤。快须荐取。脱却根尘。其如不晓。谩说而今。后唐天成三年戊子秋。琛复至闽城旧止。遍游近城诸刹。乃还示微疾。沐浴安坐而化。阅世六十有二。坐四十二夏。阇维收舍利建塔。有得法上首。清凉益禅师。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 传宗科
生常山之李氏。童时即笃志离俗。亲戚乡党皆莫之从。年且弱冠。乃获为郡之万寿寺无相大师弟子。既登戒品。方学毗尼。叹曰。此岂足以臻观脱哉。于是南谒云居雪峰。抵玄沙。沙问云。三界惟心。汝作么生会。琛指椅子云。和尚唤这个作什么。沙曰椅子。琛云。和尚不会。沙曰。我唤作竹木。汝唤作什么。琛云桂琛亦唤作竹木。沙云尽大地觅一个会佛法底人不可得。自是玄沙每诱迪学者。出诸三昧。皆命琛为助发。于是漳牧王公。建地藏精舍。而请驻锡焉。久之徙居罗汉院。上堂。宗门玄妙为当只恁么。更别有奇特。若别有奇特。汝且举看。若无。不可只将三个字。便当却也。三个字谓宗教乘而已。尔若道著宗乘。便是宗乘。若道著教乘。便是教乘。禅德佛法元来。由尔口里安立名字。尔向这里。说圆说顿。说实说常。禅德尔把什么作圆作顿。作实作常。傍家行脚。理须甄别莫相理没。珍重。问如何是罗汉家风。答不向尔道。问因甚么不向学人道。答是我家风。问如何是沙门正命食。答吃得么。曰欲吃此食。作何方便。答塞却汝口。问如何是十方眼。答时上眉毛。天成三年。戊子秋示疾数日安坐而终。寿六十二。腊四十。茶毗于城西院之东冈。建塔葬舍利于院之西。则清泰二年十二月望日也。琛无恙时。鼓山神晏尤见重于王氏。以他事胁令舍玄沙嗣雪峰。琛终不变。宋高僧传·卷第十三 习禅篇第三之六(正传十七人附见六人)唐东京封禅寺圆绍传
释桂琛。俗姓李氏。常山人也。甫作童儿笃求远俗。斋茹一餐调息终日。秉心唯确乡党所钦二亲爱缚而莫辞。群从情缠而难脱。既冠继踰城之武。求师得解虎之俦。乃事本府万岁寺无相大师矣。初登戒地例学毗尼。为众升台宣戒本毕。将知志大安拘之于小道乎。乃自诲曰。持犯束身非解脱也。依文作解岂发圣乎。于是誓访南宗程仅万里。初谒云居后诣雪峰玄沙两会。参讯勤恪。良以嗣缘有在。得旨于宗一大师。明暗色空廓然无惑。密行累载处众韬藏。虽夜光所潜而宝器终异。遂为故漳牧太原王公诚请。于闽城西石山建莲宫而止。驻锡一纪有半。来往二百众。琛以秘重妙法罔轻示徒。有密学恳求者时为开演。后龙溪为军倅勤州太保琅琊公志请。于罗汉院为众宣法。讳让不获。遂开方便。不数载南北参徒丧疑而往者不可殚数。有角立者。抚州曹山文益江州东禅休复。咸传琛旨。各为一方法眼。视其子则知其父矣。以天成三年戊子秋。复届闽城旧止。遍玩近城梵字。已俄示疾数日安坐告终。春秋六十有二。僧腊四十。遗戒勿遵俗礼而棺而墓。于是茶毗于城西院之东岗。收其舍利建塔于院之西。禀遗教也。则清泰二年十二月望日也。琛得法密付授耳。时神晏大师王氏所重。以言事胁令舍玄沙嗣雪峰。确乎不拔。终为晏谗而凌轥。惜哉。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俗姓李。常山人。童儿便求远俗。斋茹一餐。秉心唯确。二亲爱缚。继踰城之武。事本府万岁寺无相大师。登戒地。学毗尼。乃自诲曰。持犯束身。非解脱也。依文作解。岂发圣乎。于是誓访南宗。程仅万里。初谒云居。后诣雪峰。参讯勤恪。得旨于宗一大师。明暗色空。廓然无惑。密行累载。处众韬藏。遂为故漳牧。太原王公。诚请于闽城西石山。建莲宫而止。驻锡一纪有半。来往二百众。琛以秘重妙法。罔轻示徒。有密学恳求者。时为开演。后龙溪为军[亻䘚]勤州大保琅琅公。志请于罗汉院为众宣法。遂开方便。不数载南北参徒。角立。抚州曹山文益。江州东禅林。复咸传琛旨。各为一方法眼。天成三年。戊子秋俄示疾数日。安坐而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2—959 【介绍】: 辽南京安次人,字藏明。初受幽州节度使刘守光遣使契丹,为阿保机留为谋士。建议筑城郭,使所获汉人各安生业。不久,逃归汉地,旋自投契丹。阿保机赐名“迎列”(意再来),任用更专,使为政事令。从灭渤海,拜左仆射。太宗时,封鲁国公。世宗朝迁南府宰相。穆宗时致仕卒。为佐命功臣之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至宋初人,字藏用。仕途不达,长年流寓他乡。工诗,尤擅七律,长于写景。有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字藏用,五代宋初人。仕途不达,长年流寓他乡。善诗,擅七律,工写景。其“一棹冷涵杨柳雨,片帆香挂芰荷烟。绿摇江澹萍离岸,红点云疏桔满川”;“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等句,尤为著名。薛雪评其诗云:“谭用之最多杜撰句法,硬用事实。偶有不杜撰不硬用处,便佳。”(《一瓢诗话》)《新唐书·艺文志四》、《宋史·艺文志七》均著录《谭藏用诗》1卷,已佚。《全唐诗》存诗1卷。全宋诗
谭用之,字藏用。五代末人,善诗。入宋,仕途不达(《宋史》卷四三九《郑起传》)。有诗一卷,已佚。今录诗四十首。唐诗汇评
谭用之,生卒年里贯均未详,字藏用,五代人,入宋。工诗而官不达,游踪遍关中、河洛、潇湘等地。有《谭藏用诗》一卷,早佚。后人辑有《谭裁用诗集》一卷行世,颇有他人所作搀杂其间。《全唐诗》存诗一卷。
作品评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4—962 【介绍】: 宋涿州范阳人。后唐末,举族为贼孙居道所害,仅以身免。后袭杀居道于市,被执。节帅赵德钧壮之,释而不问,以补牙校,时称为报仇张孝子。仕后周,以刺史领边任,屡击败契丹。宋初,迁瀛州团练使,并护关南军。卒于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