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芸香阁(芸香閣)
秘书省的别称。因秘书省司典图籍,故亦以指省中藏书、校书处。 唐 卢照邻 《双槿树赋》:“ 蓬莱山 上,即对神仙;芸香阁前,仍观秘宝。” 唐 孟浩然 《寄赵正字》诗:“正字芸香阁,幽人竹素园。”亦省作“ 芸阁 ”。 唐 刘知几 史通·忤时:“芸阁之中,英奇接武。” 宋 王禹偁 《寄献鄜州行军司马宋侍郎》:“一命佐著作,芸阁垂缨珮。” 明 李东阳 《寿琼山邱先生》诗:“芸阁编充栋,鸳班礼絶邻。”
《漢語大詞典》:石渠阁(石渠閣)
阁名。 西汉 皇室藏书之处,在 长安 未央宫 殿北。三辅黄图·阁:“ 石渠阁 , 萧何 造。其下礲石为渠以导水,若今御沟,因为阁名。所藏入 关 所得 秦 之图籍。至於 成帝 ,又於此藏祕书焉。”汉书·儒林传·施雠:“ 甘露 中,与五经诸儒,杂论同异於 石渠阁 。”亦省作“ 石渠 ”、“ 石阁 ”。汉书·刘向传:“讲论五经於 石渠 。” 唐 李贺 《酒罢张大彻索赠诗时张初效鲁幕》:“ 金门石阁 知卿有,豸角鸡香早晚含。” 宋 杨亿 《受诏修书述怀感事》诗:“群彦挥铅笔,微生滥 石渠 。” 明 顾大典 《青衫记·蛮素至江》:“ 明光 奏赋, 石渠 侍讲。” 陈去病 《辛亥六月金陵杂诗》之九:“ 石渠天禄 儘储材,漫把閒情理刼灰。”
《漢語大詞典》:玄台(玄臺)
(1).神话中天帝藏书之台。汉武帝内传:“﹝《五岳真形图》﹞书形祕於玄臺,而出为灵真之信。”参见“ 玄景 ”。
(2).指 元 代的司天监。 元 耶律楚材 《用张道亨韵》:“玄臺密表告天道,灾妖变异无不该。”
(3).犹泉台,指阴司。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共消宿障,復隶玄臺。”
(4).草名。玄参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玄参
《漢語大詞典》:玄景
(1).黑影;夜影。《文选·傅玄〈杂诗〉》:“玄景随形运,流响归空房。” 吕向 注:“景,影也。谓鴈影映於月光而色玄也。” 晋 殷晋安 《文殊师利赞》:“近一遇正觉而灵珠内映;玄景未移,遂超登道位。”云笈七籤卷十六:“明梵飞玄景,开度长夜魂。”
(2).比喻荫庇他人的恩德。 晋 陆云 《盛德赋》:“陛下绍 轩辕 之叡哲,膺有圣之玄景。”
(3).神话中天帝藏书台。《汉武内传》:“此书上帝藏於 玄景之臺 ,子其宝秘焉。”
《漢語大詞典》:玄景
夜色;夜景。 明 陈子龙 《八月廿夜归庭中眺月》诗:“云涂无阡陌,玄景湛华光。” 明 杨慎 《笠泽寺三解为潘参藩父寿》:“中宵明,玄景焕,展国容,拜家宴。”
分類:夜色夜景
《漢語大詞典》:石馆(石館,石舘)
亦作“ 石舘 ”。即 汉 代皇家藏书处 石渠阁 。后亦泛指国家藏书处。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石馆论思,覈龟章於竹槧。” 唐 杨炯 《和郑校雠内省眺瞩思乡怀友》:“铜门初下辟,石舘始沉研。” 唐 李商隐 《上河东公启》:“锦茵象榻,石馆金臺;入则陪奉光尘,出则揣摩铅钝。”
石舘:即 汉 代皇家藏书处 石渠阁 。后亦泛指国家藏书处。
《漢語大詞典》:灵室(靈室)
(1).即 灵兰室 。古藏书的秘府。《素问·气交变大论》:“迺择良兆而藏之 灵室 。” 王冰 注:“ 灵室 ,谓 灵兰室 , 黄帝 之书府也。”云笈七籤卷七六:“余故録於石,置诸 灵室 ,后人得之者宜敬之。”
(2).仙灵居住的洞室。 南朝 宋 鲍照 《从庾中郎游园山石室》诗:“荒涂趣山楹,云崖隐灵室。” 钱振伦 注:“灵室,室在烟云縹緲中,如仙灵之所居也。” 唐 张九龄 《与生公游石窟山》诗:“躋险搆灵室,诡制非人工。”
(3).指佛寺道院。 南朝 陈 周弘正 《和庾肩吾入道馆》:“石桥有旧路,灵室儼众仙。” 唐 王勃 《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铭》:“ 周顗 情勤, 王濛 思逸,咫尺幽键,往来灵室。”
《漢語大詞典》:酉室
指 小酉山 石穴。相传其中有 秦 人藏书千卷。 清 钱谦益 《答书砚》诗:“帘阁悄然私自问, 蓬山 酉 室又何如?”参见“ 酉阳 ”。
《漢語大詞典》:酉阳(酉陽)
古 荆州 山名。即 小酉山 ,在今 湖南省 沅陵县 境西北。太平御览卷四九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荆州记》:“ 小酉山 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 秦 人於此而学,因留之。”后因以“酉阳”借指传世稀见的古籍。 清 钱谦益 《毛子晋六十寿序》:“颂其书则 酉阳 羽陵 。”
《漢語大詞典》:灵兰(靈蘭)
传说为 黄帝 藏书室名。《素问·灵兰秘典论》:“ 黄帝 问曰:‘愿闻十二藏之相使贵贱何如?’ 岐伯 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 黄帝 乃择吉日良兆而藏 灵兰 之室,以传保焉。”
《漢語大詞典》:酉藏
古 荆州 小酉山 的藏书。泛指世所希见的珍藏秘籍。 明 郑仲夔 《耳新·立言》:“善为文者,观天之道,类物之情,广稽乎 酉 藏之秘,冥探炳巧智之渊。”参见“ 酉阳 ”。
《漢語大詞典》:酉阳(酉陽)
古 荆州 山名。即 小酉山 ,在今 湖南省 沅陵县 境西北。太平御览卷四九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荆州记》:“ 小酉山 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 秦 人於此而学,因留之。”后因以“酉阳”借指传世稀见的古籍。 清 钱谦益 《毛子晋六十寿序》:“颂其书则 酉阳 羽陵 。”
《漢語大詞典》:酉穴
指 小酉山 石穴。相传其中有 秦 人藏书千卷。 明 王思任 《送李戒庵吏部出参辰沅》诗:“ 酉 穴藏书在,公餘字字讎。”
《漢語大詞典》:芸扃
藏书处。 唐 卢照邻 《双槿树赋》:“芸扃石室,图天揆日。” 唐 陈子昂 《临邛县令封君遗爱碑》:“芸扃覩奥,见天下之图;石柱闻琴,知君子之化。”
分類:藏书
《漢語大詞典》:丁部
三国 魏 荀勗 把国家藏书分为甲、乙、丙、丁四部, 唐 以后改为经、史、子、集。丁部即集部。南史·徐君蒨传:“﹝ 君蒨 ﹞幼聪朗好学,尤长丁部书,问无不对。”隋书·经籍志:“ 魏 秘书郎 郑默 ,始製《中经》,秘书监 荀勗 又因《中经》更著《新簿》分为四部,总括羣书……四曰丁部,有诗、赋、图、讚,《汲冢书》。”
《國語辭典》:天一阁(天一閣)  拼音:tiān yī gé
明范钦藏书的楼阁。建于明世宗嘉靖年间,在今浙江省宁波月湖之西,原有藏书七万多卷,清高宗乾隆后,履经盗窃,散失甚多。为大陆地区现存最古的藏书楼。
《國語辭典》:壁中书(壁中書)  拼音:bì zhōng shū
孔子宅壁中所藏的书,有古文《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等,共数十篇,因藏于壁中,故称为「壁中书」。宋。陈思《书苑菁华。卷一四。书表。后魏江式论书表》:「北平侯张苍献《春秋左氏传》,书体与孔子壁中书相类,即前代之古文矣。」也称为「壁经」。
《漢語大詞典》:壁中字
汉 代发现的 孔子 宅壁中藏书上所用的古字。汉书·艺文志:“ 武帝 末, 鲁恭王 坏 孔子 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这些书用当时通行于六国的文字写成。字体既与 汉 代通行的隶书不同,又与小篆有异,人称蝌蚪古文。《说文》所收“古文”,绝大部分都是这种字。 宋 曾巩 《孔教授张法曹以曾论荐特示长笺》:“壁中字为时人考,圯上书从老父传。”参见“ 壁中书 ”。
《漢語大詞典》:天籁阁(天籟閣)
明 嘉兴 项元汴 藏书阁名。 元汴 字 子京 ,号 墨林居士 。与其兄 笃寿 ( 子长 )都是著名的书画鉴赏家。所藏法书名画,都有天籁阁 项墨林 印记。刊有《天籁阁帖》。参阅 清 徐沁 明画录卷四。
《漢語大詞典》:百城书(百城書)
魏书·逸士传·李谧:“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后因以“百城”、“百城书”喻指丰富的藏书。 明 范明太 《〈读书镜〉跋》:“ 仲贞 以高格文人家 武水 上,日拥百城为南面乐。” 沈昌眉 《和弟》:“夜梦五色笔,日拥百城书。” 梁启超 《万木草堂书藏征捐图书启》:“盛意提倡,慨赠百城,阐扬风流,沾溉末学。”
分類:丰富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