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9,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典故(续上)
薛涛笺
薛夜来
庾薛
元超恨
典故
相关人物
薛涛


《丽情集》
元和初,薛涛好制小诗,惜其幅大,乃狭小之,皆以为便,减诸笺皆小,名曰「薛涛笺」。
《牧竖閒谈》
成都薛涛者,营妓中尤物也。元微之治蜀,屡陪宴。元公后于松花纸上寄诗曰:「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薛于浣花溪种菖蒲,故有是句。蜀中松花纸、金沙纸、流沙纸、彩霞纸、金粉纸、龙凤纸近年皆废,惟十色笺尚在。
《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论纸》~597~
高子曰:上古无纸,用汗青者,以火炙竹,令汗出取青,易于作书。至汉蔡伦始制纸,为万世利也。初捣鱼网为纸,曰网纸;以布作者,曰麻纸;以树皮作者,曰榖纸。蜀有凝光纸,云蓝笺,花叶纸,十色薛涛笺,名曰蜀笺。
典故
相关人物
薛夜来


《古今注》卷下《杂注》
魏文帝宫人绝所宠者,有莫琼树、薛夜来、陈尚衣、段巧笑四人,日夕在侧。……夜来善为衣裳,一时冠绝。

例句

魏帝休誇薛夜来,雾绡云縠称身裁。 罗虬 比红儿诗之五十一

典故
庾薛

相关人物
庾信
 
薛道衡

参考典故
庾信哀


《北史》卷八十三《文苑传·庾信传》
陈氏乃请王褒及信等十数人。武帝唯放王克、殷不害等,信及褒并惜而不遣。寻徵为司宗中大夫。明帝、武帝并雅好文学,信特蒙恩礼。至于赵、滕诸王,周旋款至,有若布衣之交。群公碑志,多相托焉。唯王褒颇与信埒,自馀文人,莫有逮者。
《北史》卷三十六《薛辩传》附《薛道衡传》
子道衡,字玄卿。六岁而孤,专精好学。年十岁,讲左传,见子产相郑之功,作国侨赞,颇有词致,见者奇之。其后才名益著。齐司州牧、彭城王浟引为兵曹从事。尚书左仆射杨愔见而嗟赏,授奉朝请。吏部尚书陇西辛术与语,叹曰:「郑公业不亡矣!」河东裴谳目之曰:「鼎迁河朔,吾谓『关西孔子』,罕遇其人,今复遇薛君矣!」武成即位,兼散骑常侍,接对周、陈二使。武平初,诏与诸儒修定五礼,除尚书左外兵郎。陈使傅縡聘齐,以道衡兼主客郎接对之。縡赠诗五十韵,道衡和之,南北称美。魏收曰:「傅縡所谓以蚓投鱼耳。」待诏文林馆,与范阳卢思道、安平李德林齐名友善。复以本官直中书省,寻拜中书侍郎,仍参太子侍读。齐后主之世,渐见亲用,与侍中斛律孝卿参预政事。道衡具陈备周之策,孝卿不能用。

例句

北朝荣庾薛,西汉盛严徐。 常衮 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

典故
元超恨

相关人物
薛元超


《隋唐嘉话》中~28~
薛中书元超谓所亲曰:「吾不才,富贵过分,然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
《國語辭典》:薛涛笺(薛濤箋)  拼音:xuē táo jiān
唐代名妓薛涛所制的深红小彩笺。今亦指红色八行笺。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七出:「『这是甚么纸?』(旦)『薛涛笺。』」
《漢語大詞典》:薛夜来(薛夜來)
三国 魏文帝 曹丕 的宠姬。原名 薛灵芸 , 常山 人,美容貌。 魏文帝 改其名曰 夜来 。 夜来 妙於针工,虽处于深帷之内,不用灯烛之光,缝制立成,宫中号为针神。见 晋 王嘉 拾遗记·魏。 明 梅鼎祚 《玉合记·怀春》:“素手缝裳, 薛夜来 神针可数。” 清 赵翼 《题唐明皇马上击毬图》诗:“回身或疑 薛夜来 ,反腰直比 孙荆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