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眼角膜  拼音:yǎn jiǎo mò
眼球前方表面的透明薄膜。为眼球的外层,由纤维组织构成,没有血管分布,具有保护及使光线折射入眼球的功能。也称为「角膜」。
《国语辞典》:牙菌斑  拼音:yá jùn bān
在牙齿表面的沉积薄膜,无色,具黏著性。可成为细菌生长的培养基,造成龋齿症;亦可成为牙结石形成的核心,引起牙周疾病。
《国语辞典》:心包络(心包络)  拼音:xīn bāo luò
中医上指十二经络之一。是包在心脏外面的一层薄膜,附有脉络,可通行气血。与心脏壁间有浆液,能润滑心肌,以避免心脏受伤。简称为「心包」。
《国语辞典》:心内膜(心内膜)  拼音:xīn nèi mò
覆盖在心脏内壁表层的一层薄膜。与血管的内皮相连,而使心脏各腔室平滑。
《国语辞典》:腹膜  拼音:fù mò
腹壁内的平滑薄膜,包被内脏,用以保持其位置及分泌滑液,以使内脏运动圆滑,以防摩擦。
《漢語大詞典》:肓膜
五脏之间的薄膜组织。《素问·痹论》:“卫者,水穀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於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於肓膜,散於胸腹。” 王冰 注:“肓膜,谓五藏之间鬲中膜也。以其浮盛,故能布散於胸腹之中,空虚之处,熏其肓膜,令气宣通也。”
《國語辭典》:骨膜  拼音:gǔ mò
覆在骨头表面的一层白色强韧薄膜。由结缔组织构成,含有大量的血管和神经,能保护并供给骨细胞营养。
《國語辭典》:鼓膜  拼音:gǔ mò
外耳与中耳间的传音膜。膜薄且呈卵圆形,声波震动鼓膜后,使听骨发生振动,进而产生听觉。也称为「耳膜」。
《國語辭典》:处女膜(處女膜)  拼音:chǔ nǚ mò
俗称位于女性阴道口的环状软组织。会因外力撞击而破裂,如跌倒、性行为、激烈运动等。也称为「阴道前膜」、「阴道瓣」。
《國語辭典》:锖色(錆色)  拼音:qiāng sè
金属或矿物暴露于空气中,因氧化作用而形成的颜色。又称「锈色」。
《國語辭典》:气囊(氣囊)  拼音:qì náng
1.松科之多数种、属以及罗汉松科植物,其成熟花粉粒之外壁在两侧曲形突起、膨胀,与内壁分离,产生两个气室,形似侧翼,中空而质轻,可助花粉飞散。也称为「泡翅」。
2.多数的有翅昆虫,其气管在体内特别膨大的囊状体,贮藏空气,增加身体浮力,以利飞行。另一主要机能为帮助呼吸。
3.在鸟类颈、胸、腹部之间的所有膜囊,能使空气出入,以加减体重,助于长途飞行。并可帮助呼吸。
《漢語大詞典》:鳍棘(鰭棘)
指支撑鱼鳍薄膜的棘刺状硬骨。 徐珂 《清稗类钞·动物·鲈》:“鱸,可食,色白,有黑点,巨口细鳞,头大,鰭棘坚硬。”
《國語辭典》:糯米纸(糯米紙)  拼音:nuò mǐ zhǐ
指用淀粉制成之薄膜,其薄如纸,故名之。即将淀粉调成稀浆,去除杂质,以热水冲调,制成淀粉糊。涂在乾燥器上,待乾燥后形成一层透明薄纸。常用于糖果、糕点的包装上,可食用。
《國語辭典》:黏膜  拼音:nián mò
是生物体内由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构成的膜状结构,位于口腔、胃肠道、呼吸道、泌尿道及生殖器等器官里面的一层薄膜,内有神经和血管,能分泌黏液,具有保护功能。
《國語辭典》:角膜  拼音:jiǎo mò
眼球前方表面的透明薄膜。为眼球的外层,由纤维组织构成,没有血管分布,具有保护及使光线折射入眼球的功能。也称为「眼角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