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52—1900 【介绍】: 清浙江义乌人,字蓉生,号鼎甫。光绪二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法越事起,屡次上书主战。因劾李莲英,降职,乞归。主讲广雅书院。学通宋汉,以致用为归。有《无邪堂答问》、《汉书管见》、《佩弦斋诗文杂著》。
维基
朱一新(1846年—1894年),字蓉生,号鼎甫。浙江义乌毛店镇朱店人。清朝官员、学者,进士出身。朱一新生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十一月初五。同治七年(1868年)朱一新就读于金华丽正书院。同治八年,他在杭州西湖孤山诂经精舍肄业,在该精舍曾师从俞樾。同治九年(1870年)参加乡试,中举人,到北京捐资任职内阁中书舍人,著《汉书管见》,编纂《京师坊巷志》。光绪二年(1876年)恩科,朱一新中进士,殿试二甲,朝考一等,授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三年散馆,改列一等,升翰林院编修。光绪十一年(1885年)秋,朱一新被简放湖北乡试副考官,回京后受慈禧太后破例召见。光绪十一年冬,任陕西道监察御史。光绪十二年因上《豫防宦寺流弊疏》而遭贬为六部主事候补,遂以母病为由请准回乡。回乡后,受两广总督张之洞邀请,任广东肇庆端溪书院主讲,遂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到达广东,次年到达肇庆。光绪十五年(1889年),朱一新移任广州广雅书院山长。光绪十六年(1890年),康有为移居广州后,朱一新与其有过学术讨论。朱一新在学术上主张汉、宋兼并。光绪二十年朱一新去世。其遗著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秋由其胞弟朱怀新主持编纂刻印,成分订16册之《拙盦丛稿》。光绪二十三年十二月,广东学政恽彦彬奏请将朱一新宣付史馆立传,并赏卿衔。光绪二十四年十二月,礼部议奏照定章加五品衔,获得批准。宣统元年六月,两广总督张人骏奏请恢复朱一新原职原衔,取消之前的降调处分。
田宝蓉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田宝蓉,陕西省兴安府安康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十八年(1892年),参加光绪壬辰科殿试,登进士三甲76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一年四月,散馆,著以知县即用。
刘蓉第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刘蓉第,顺天府昌平州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参加光绪乙未科殿试,登进士三甲39名。同年五月,授内阁中书。

人物简介

维基
金蓉镜(1855年—1929年),初名鼎元,字养寿,又字学范,号子篯,后更名蓉镜,字香严,号甸丞、殿丞,又号闇伯、潜庵,晚号香严居士、香严庵主、香严头陀、就李乡民、敬持老人,浙江嘉兴府秀水县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清光绪戊子举人,十五年(1889)己丑进士,历任工部铅子库都水司主事,湖南郴州、靖州直隶州知州,永顺府知府,工部窑厂监督,军机处章京。民国后,曾任浙江通志局分纂,嘉兴县农会会长等。光绪三十二年(1906)八月十日,同盟会湖南分会会长禹之谟,因率学生迎接革命烈士陈天华、姚宏业灵枢安葬,又领导湘乡学界反对盐捐浮收,在长沙被捕,移解靖州。时金蓉镜任靖州知州,对禹之谟施用酷刑,被割舌,遭杀害。辛亥革命前夕,辞官回嘉兴。宣统三年(1911)十一月七日,嘉兴光复,成立嘉兴军政分府时,企图活动担任分府民政长,被革命党人抵制。民国8年(1919)太湖水患,金蓉镜等人在嘉兴发起请愿修浚太湖。同年,又筹办嘉兴城区公共阅报处,进行社会教育。9年曾呈请北洋政府对嘉兴、嘉善、平湖、祟德、吴兴、德清6县实行减赋获准。善书画,师事沈曾植,所作山水,简略荒率,不求工致,有书卷气。诗有名,亦宗沈曾植,上承秀水诗派。富藏书,卒后遗嘱将图书1364部、6228册捐于高士词(辞官回乡后,创立高士祠于南湖畔,以祭枢嘉兴历代乡贤),后转归嘉兴图书馆。
程和 朝代:清末民国初

人物简介

维基
程和(1859年—1924年),字蓉荪,江苏奉贤县青村港人(现属上海市)。幼年家寒,但入泮较早。清光绪24年(1898年)中进士时已为中年,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任河北南皮知县。光绪33年(1907年)至宣统元年(1909年)任浙江象山知县。在任期间,奉命禁种罂粟,成绩卓著。民国后辞官返乡。在奉贤县造桥铺路,办育婴堂,动员民众修海塘等。
蒋镜元 朝代:清末民国初

人物简介

简介
蒋镜元(1861-1916),字蓉阶。江阴人。贡生,清授奉政大夫。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廉建中(1896-1986)教授、诗人。无锡北塘区后祁街人。原名明甫,一名谏钟,号蓉湖散人,别署全于老人。早岁毕业于上海持志大学。毕生从事教育,一生除教育外,尤擅诗词,有《蓉湖诗集初、二、三、四、五集》、《蓉湖诗钞选集》、《晚晴唱和集》、《无锡名胜百咏》、《历代孝子诗文选》、中国名医选咏》、《杜甫李白诗选注》、《廉南湖年谱》、《教育法之研究》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