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积精(積精)
谓蓄积精气。韩非子·解老:“身以积精为德,家以资财为德,乡国天下皆以民为德。” 汉 班固 《白虎通·情性》:“脾之为言,辨也,所以积精禀气也。”黄庭内景经·仙人:“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为真。” 宋 苏轼 《南华寺》诗:“我本修行人,三世积精鍊。”
分類:蓄积精气
《漢語大詞典》:蓄怨
蓄积怨恨。国语·楚语下:“积货滋多,蓄怨滋厚,不亡何待。”《楚辞·九辩》:“蓄怨兮积思,心烦憺兮忘食事。” 王逸 注:“结恨在心,虑愤鬱也。” 金 王若虚 《〈新唐书〉辨中》:“文士难犯,虽修睦乎外,而蓄怨於内。”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尹文端公:“不侵官,不矫俗,不蓄怨。”
《漢語大詞典》:积陈(積陳)
蓄积陈粮。管子·枢言:“蓄藏积陈,不以与人者殆。”
分類:蓄积
《漢語大詞典》:积势(積勢)
蓄积气势。 晋 张华 《晋凯歌·劳还师歌》:“将士齐心膂,感义忘其私。积势如鞹弩,赴节如发机。” 清 查慎行 《麻阳运船行》:“一里四五滩,滩滩响流水。一滩高五尺,积势殊未已。”
分類:蓄积气势
《漢語大詞典》:伫兴(佇興)
谓蓄积感情。 朱自清 《〈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有些人觉得作诗该等候感兴,酬应的诗不会真切。但佇兴而作的人向来大概不多。”
分類:蓄积感情
《漢語大詞典》:停积(停積)
停留蓄积。法苑珠林卷四:“大风吹掘大地,渐渐深入,乃於其中置大水聚,湛然停积,以此因缘,便有大海。”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邮电·立局》:“庶阴雨溲溺就卑而下,不致停积污泞。”
《漢語大詞典》:养愁(養愁)
蓄积忧愁。 唐 张籍 《书怀寄王秘书》诗:“祗於触目须防病,不拟将心更养愁。”
分類:蓄积忧愁
《漢語大詞典》:畜怒
谓蓄积的壮盛气势。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踠迹迴唐,畜怒未洩。”
《漢語大詞典》:滀水
(1).蓄积的水。 汉 桓宽 盐铁论·授时:“故春亲耕以劝农,賑贷以赡不足,通滀水,出轻繫,使民务时也。”
(2).湍急的水。《后汉书·公孙瓒传》:“日穷月急,不遑啟处。鸟戹归人,滀水陵高,汝当碎首於 张燕 ,驰骤以告急。” 李贤 注:“滀音丑六反,喻急也。”
分類:湍急蓄积
《漢語大詞典》:蓄满(稸滿)
蓄积盈满。《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少阴所至为惊惑,恶寒战慄,譫妄;太阴所至为稸满。”
分類:蓄积盈满
《漢語大詞典》:宿雠(宿讎,宿讐)
亦作“宿仇”。
(1).蓄积已久的仇恨。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吾昔日受夫子之言,自免於穷厄之地。今欲奉不羈之计,以雪吾之宿讎,何行而功乎?”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今世业缘凑合,乃得一快其宿讐。彼之加於君者,即君之曾加於彼者也。” 曲波 《桥隆飙》十:“再加上我们牺牲的人,大部分是在突围时死在 仇国基 自卫军的阵地上,激起他对 仇国基 从小的宿仇。”
(2).指积怨已久的仇人。 郭沫若 《天地玄黄·世界和平的柱石》:“今天危机渡过了,便又翻过脸来,把昨天的盟友当成宿仇。”
《漢語大詞典》:贮聚(貯聚)
(1).储蓄积聚。大般涅槃经·四相品:“尔时復有诸沙门等,贮聚生穀,受取鱼肉,手自作食。”
(2).指储存积聚之物。三国志·魏志·王朗传“进封 乐平乡侯 ” 裴松之 注引 晋 陈寿 《魏名臣奏》:“有警而后募兵,军行而后运粮,或乃兵既久屯,而不务营佃,不脩器械,无有贮聚。”
《漢語大詞典》:涵潴(涵瀦)
蓄积流水。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三:“潭小而流不竭,盖 金龙庵 下夹壁缝中之液,虽不竭而非涵瀦之窟也。”
分類:蓄积流水
《漢語大詞典》:蹛财(蹛財)
蓄积和聚敛钱财。史记·平準书:“而富商大贾或蹛财役贫,转轂百数。”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蹛,停也。一曰贮也。” 司马贞 索隐:“此谓居积停滞尘久也。”
《漢語大詞典》:畜食
牲畜与粮食。一说,草料。汉书·赵充国传:“将军将万餘之众,不早及秋共水草之利争其畜食……寧有利哉?” 颜师古 注:“此畜谓畜产牛羊之属也。食谓穀麦之属也。一曰,畜食,畜之所食,即谓草也。”
蓄积粮食。《汉书·赵充国传》:“欲至冬,虏皆当畜食,多藏匿山中依险阻。” 颜师古 注:“此畜读曰蓄。蓄,聚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