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屈人
(1).使人屈服。孙子·谋攻:“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汉 扬雄 《法言·重黎》:“屈人者克,自屈者负。”《前汉演义》第三六回:“欲要 匈奴 臣服,只有和亲一策……这乃是不战屈人的长策呢。”
(2).受委屈的人。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下:“ 苗绅 贬 南中 , 崔相国 彦昭 其故人也,见而悯焉,呼 绅 至第而慰勉之曰:‘ 苗十 大是屈人!’”
(3).蒺藜的别名。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蒺藜
《漢語大詞典》:棘茨
荆棘蒺藜。 宋 苏轼 《次韵子由东亭》:“遥知小槛临廛市,定有新松长棘茨。” 宋 苏辙 《祭张宫保文》:“公守 西蜀 时,予先君幅巾田服尺书见,公一见而知,曰:‘此鸿鵠困于棘茨。’”
分類:荆棘蒺藜
《漢語大詞典》:茨棘
(1).蒺藜与荆棘。泛指杂草。语出诗·小雅·楚茨:“楚楚者茨,言抽其棘。” 郑玄 笺:“茨,蒺藜。伐除蒺藜与棘。”《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盛林莽之秽,丰鹿兔之藪,伤害农功,地繁茨棘。” 宋 苏轼 《东坡八首》诗序:“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 清 唐孙华 《治圃》诗之二:“主人既不视,一任茨棘遮。”
(2).喻困难的处境。后汉书·仲长统传:“清絜之士,徒自苦於茨棘之閒,无所益损於风俗也。”
《漢語大詞典》:藿藜
(1).藿香和蒺藜。泛指野草。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堂下生藿藜,门外长荆棘。”
(2).泛指粗食。亦用以借指百姓。 明 唐顺之 《尹洞山祭酒枉顾草堂有作见赠次韵又迭》之一:“儒冠本不闲军旅,肉食谁能念藿藜。”
《國語辭典》:铁蒺藜(鐵蒺藜)  拼音:tiě jí lí
1.一种古代军用的障碍物。以尖锐的三角形铁片联缀成串,形若草本植物蒺藜,通常布置于道路上或浅水中,用以阻止敌人的侵入。《武备志。兵诀评。六韬。虎韬。军用》:「狭路微径张铁蒺藜,芒高四寸,广八尺、长六尺以上,千二百具。」《水浒传》第四七回:「更兼死路里,地下埋藏著竹签、铁蒺藜。」也称为「渠答」。
2.武器名。古代武侠所用的一种金属带刺的暗器。
《漢語大詞典》:骨朵
(1).指 宋 元 时一种面作的圆形小点心。 元 张国宾《罗李郎》第二折:“那边卖的油煠骨朵儿,你买些来我吃。”
(2).指花蕾。《西游记》第四九回:“九瓣攒成花骨朵,一竿虚孔万年青。” 杨朔 《三千里江山》头:“不过无穷花开的最旺,一个骨朵连一个骨朵,开起来没头。”
《漢語大詞典》:旱草
草名。即蒺藜。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杂说:“岁欲旱,旱草先生。”原注:“蒺藜。” 清 钮琇 觚賸·旱草:“野献蒺藜为旱草,泽鸣鸿雁是哀禽。”
分類:草名蒺藜
《国语辞典》:种上蒺藜,就要扎脚(种上蒺藜,就要扎脚)  拼音:zhòng shàng jí lí,jiù yào zhā jiǎo
种上有刺的蒺藜,就会扎到自己的脚。比喻恶有恶报,自食恶果。
分类:蒺藜自己
《国语辞典》:栝矢亚(栝矢亚)  拼音:guā shǐ yà
植物名。蒺藜科瘉创木属,一种常绿树。羽状复叶,小叶倒卵形,花紫红色。其木质部及树脂可用为健胃药。产于西印度。也称为「瘉创木」。
《漢語大詞典》:疾梨
亦作“疾犁”。 即蒺藜。古时作军用障碍物。墨子·备城门:“二步积石,石重千钧以上者,五百枚。毋百,以亢疾犂、壁,皆可善方。”汉书·扬雄传上:“及至获夷之徒,蹶松柏,掌疾棃。”《文选·扬雄〈羽猎赋〉》作“掌蒺藜”。
《漢語大詞典》:胍肫
(1).大腹貌。
(2).即骨朵。古代的一种兵器。其形制为一蒜形或蒺藜形的头缀于长棒顶端,用铁或硬木制成。后来用为仪仗,俗名“金瓜”。
(3).北方对花蕾未开者之称。 明 茅元仪 武备志·军资乘:“蒺藜、蒜头骨朵二色,以铁若木为大首。跡其意,以为胍肫。胍肫,大腹也,谓其形如胍而大,后人语讹,以胍为骨,以肫为朵。”
《漢語大詞典》:豺羽
中药蒺藜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蒺藜
分類:中药蒺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