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五万蒲葵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下〈轻诋〉~843~
庾道季诧谢公曰:「裴郎云:『谢安谓裴郎乃可不恶,何得为复饮酒?』裴郎又云:『谢安目支道林,如九方皋之相马,略其玄黄,取其俊逸。』」谢公云:「都无此二语,裴自为此辞耳!」庾意甚不以为好,因陈东亭经酒垆下赋。读毕,都不下赏裁,直云:「君乃复作裴氏学!」于此语林遂废。今时有者,皆是先写,无复谢语。南朝梁·刘孝标注引《续晋阳秋》曰:「晋隆和中,河东裴启撰汉、魏以来迄于今时,言语应对之可称者,谓之语林。时人多好其事,文遂流行。后说太傅事不实,而有人于谢坐叙其黄公酒垆,司徒王珣为之赋,谢公加以与王不平,乃云:『君遂复作裴郎学。』自是众咸鄙其事矣。安乡人有罢中宿县诣安者,安问其归资。答曰:『岭南凋弊,唯有五万蒲葵扇,又以非时为滞货。』安乃取其中者捉之,于是京师士庶竞慕而服焉。价增数倍,旬月无卖。夫所好生羽毛,所恶成疮痏。谢相一言,挫成美于千载,及其所与,崇虚价于百金。上之爱憎与夺,可不慎哉!」
《國語辭典》:蒲葵  拼音:pú kuí
植物名。棕榈科蒲葵属,常绿乔木。茎干为单干直立,高五至二十公尺。叶近圆形,掌状中裂,裂片线状披针形,先端二裂,渐尖,下垂。花色白或黄绿,果椭圆形,内有一颗种子。其叶可作蒲扇或编成草帽,苞毛可以作绳子或刷子,嫩芽可食。原产华南及中南半岛。
《國語辭典》:蒲葵扇  拼音:pú kuí shàn
以蒲葵叶压制而成的扇子。炎夏可用来扇风,古代也用来在煮药时,药童加大火力之用。《晋书。卷七九。列传。谢安》:「乡人有罢中宿县者,还诣安。安问其归资,答曰:『有蒲葵扇五万。』」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一六。蒲葵扇》:「蒲葵风最美,胜于他扇,患热中暑者,以蒲葵扇烧灰调水饮之,立解。」也称为「葵扇」。
分類:蒲葵葵叶
《漢語大詞典》:蒲葵箑
即蒲葵扇。 宋 王安石 《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诗:“千秋 陇东 月,长照 西州 堞。岂无华屋处,亦捉蒲葵箑。”参见“ 蒲葵扇 ”。
《國語辭典》:蒲葵扇  拼音:pú kuí shàn
以蒲葵叶压制而成的扇子。炎夏可用来扇风,古代也用来在煮药时,药童加大火力之用。《晋书。卷七九。列传。谢安》:「乡人有罢中宿县者,还诣安。安问其归资,答曰:『有蒲葵扇五万。』」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一六。蒲葵扇》:「蒲葵风最美,胜于他扇,患热中暑者,以蒲葵扇烧灰调水饮之,立解。」也称为「葵扇」。
分類:蒲葵葵叶
《分类字锦》:捉蒲葵扇
晋书谢安传安少有盛名时多爱慕乡人有罢中宿县者还诣安安问其归资荅曰有蒲葵扇五万安乃取其中者捉之京师士庶竞市价增𢾗倍
分类:风流
《国语辞典》:扇叶蒲葵(扇叶蒲葵)  拼音:shàn yè pú kuí
植物名。棕榈科蒲葵属,常绿乔木。高达二十公尺,茎干端直。叶卵圆形,掌状分裂,裂片线形,向内叠摺,中肋显著,先端二裂渐锐尖,且向下悬垂。叶柄粗大而两侧具逆刺。圆锥花序粗壮,长可达一公尺,稀疏分歧,花两性,白色或黄绿色。果椭圆形,熟时蓝色。亦简称「蒲葵」。
《國語辭典》:葵扇  拼音:kuí shàn
用蒲葵制成的扇子。也称为「芭蕉扇」。
《國語辭典》:蒲扇  拼音:pú shàn
用香蒲叶或蒲葵制成的扇子。如:「夏夜里,老人家喜欢拿著蒲扇扇凉驱蚊。」《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可倒别的人家作媒,是拿把蒲扇;姐姐作媒,是拿把刀。一手托两家,当面鼓,对面锣,不问男家要不要,先问女家给不给。」
《漢語大詞典》:棕扇
用蒲葵叶制成的扇,俗称芭蕉扇。因棕榈有蒲葵异名,故误称棕扇。 清 方以智 通雅·植物:“ 陆友仁 《砚北杂志》:‘蒲葵扇,唐韵椶字注:蒲葵也,乃椶扇耳。’其误更甚……蒲葵扇,俗呼芭蕉扇,似其大叶耳,蒲葵与椶皆蕉本,而非一物。”
《國語辭典》:芭蕉扇  拼音:bā jiāo shàn
1.用蒲葵叶制成的扇子。也称为「葵扇」。
2.明吴承恩《西游记》小说中铁扇公主所用扇子,相传可以煽息烈火。《西游记》第五九回:「灵吉笑道:『那妇人唤名罗刹女,又叫做铁扇公主。他的那芭蕉扇本是昆崙山后,自混沌开辟以来,天地产成的一个灵宝,乃太阴之精叶,故能灭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