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即炤
萤火虫的别名。尔雅·释虫:“萤火,即炤。”礼记·月令“﹝季夏之月﹞腐草为萤” 唐 孔颖达 疏引 李巡 云:“萤火夜飞,腹下如火光,故曰‘即炤’。”
《漢語大詞典》:有火虫(有火蟲)
方言。萤火虫的别称。 清 钱大昭 迩言:“尔雅:‘萤火即炤。’舍人注云:夜有火虫也。今 吴 人以为萤为有火虫。”
分類:萤火虫
《漢語大詞典》:油火虫虫(油火蟲蟲)
方言。即萤火虫。 刘半农 《瓦釜集·第三歌》:“姐肚里勿晓得郎来郎肚里也勿晓得姐,同看仔一个油火虫虫飘飘漾漾过池塘。”
《国语辞典》:火虫儿(火虫儿)  拼音:huǒ chóng ér
萤火虫的俗称。参见「萤火虫」条。如:「晚上火虫儿满天飞。」
分类:萤火虫
《國語辭典》:萤光(螢光)  拼音:yíng guāng
某些物体受电磁波或带电粒子照射,吸收能量而放出电磁辐射的过程及现象。如硫化锌被阴极线撞击时,所发出的闪光,称为「萤光」。
《漢語大詞典》:凤烛(鳳燭)
(1).做成彩凤形的灯。因其点烛,故称。 宋 俞文豹 《清夜录》:“ 宣和 七年,预借元霄。时有謔词云……都门龙灯凤烛相照,只听得教坊杂剧欢笑。”
(2).借指萤火虫的亮光。 元 陈樵 《放萤赋》:“金吾輟警,凤烛成行,渴兔洒尘,飞盖飘扬。”
《漢語大詞典》:拾萤(拾螢)
晋 车胤 少时家贫,点不起灯,夏天夜里捉了许多萤火虫,放在囊里,利用萤光读书。见晋书·车胤传。后以“拾萤”喻勤学。 宋 陆游 《秋风曲》:“拾萤读书定何益,投笔取封当努力。”
《漢語大詞典》:蛰萤(蟄螢)
谓因遇冷而光不甚明亮的萤火虫。 唐 李贺 《南山田中行》:“荒畦九月稻叉牙,蛰萤低飞陇径斜。” 王琦 汇解:“蛰萤,萤遇冷气,光不甚明。”
《漢語大詞典》:集萤(集螢)
晋 车胤 家贫无油点灯,以练囊盛数十只萤火虫,照书阅读。见晋书·车胤传。后因以“集萤”为勤学苦读之典。 南朝 梁 任昉 《为萧扬州荐士表》:“既笔耕为养,亦佣书成学,至乃集萤映雪。” 唐 李峤 《上巡察覆囚使历城张明府书》:“俾夫集萤收曜,攀若华而翳景;射鮒堙流,泝扶津而饮液。”
《国语辞典》:火金姑  拼音:huǒ jīn gū
闽南方言。指萤火虫。
《国语辞典》:发光器(发光器)  拼音:fā guāng qì
1.可以发光的器具。如手电筒。
2.发光动物所具备的发光器官。如萤火虫的发光器是皮肤腺的变化,由具有发光物质的发光细胞和反射层所构成。
《國語辭典》:聚萤映雪(聚螢映雪)  拼音:jù yíng yìng xuě
形容在困苦的环境中奋发读书。《北史。卷八八。隐逸传。崔廓传》:「未尝聚萤映雪,悬头刺股,读论唯取一篇,披庄不过盈尺。」也作「映雪囊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