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简介
松桃人,布衣。
尤萃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嘉兴人,移居平湖,字菽子。布衣。工画,率妻孥各执艺自给。屋侧小池,洗笔既久,五色粲如,因名濯锦池。
陈大任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陈大任,字萃农,河南省陈州府扶沟县人,同进士出身。康熙五十二年,登进士,任汝宁府教授。
李萃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李萃,贵州遵义人,同进士出身。乾隆二十六(1761年)太后七旬辛巳恩科进士,三甲一百三十七名,后事不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25—1801 【介绍】: 清安徽望江人,号默斋。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云南禄劝县知县。罢官后,主云南五华书院讲席。博极群书,以渊雅称。有《大戴礼注疏》、《穆天子传注》等。
人物简介
檀萃,字岂田,号默斋,望江人。乾隆辛巳进士,选贵州清溪县知县。后任云南禄劝知县,著有《楚庭稗珠录》、《滇南集》。
维基
檀萃(1724年8月4日—1801年),字岂田,号默斋,安徽安庆府望江县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进士,选贵州青溪县知县。后任云南禄劝县知县,在黔、粤当官期间,好旅行,凡足迹所至处,辄随手劄录,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见北京皮黄演出的盛况,曾咏下「丝弦竟发杂敲梆,西曲二黄纷乱忙。酒馆旗亭都走遍,更无人肯听昆腔」的诗句。乾隆四十七年奉命运解滇铜赴京,途中翻船,生铜六万馀斤沉入水里,又管理铜厂亏缺铜斤一万馀斤。为巡抚谭尚忠所参劾,革职查办,流放云南,遂遍历滇中。后受聘于昆明育材书院及黑井万春书院。著有《黔囊》、《蒙岳记》、《农部琐录》、《滇海虞衡志》十三卷、《楚庭稗珠录》六卷、《穆天子传·注疏》六卷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99 【介绍】: 清浙江平湖人,字景初,号云椒。乾隆二十八年探花。授编修。累擢兵部侍郎。曾任福建、顺天、江苏、江西等省学政,充《四库全书》馆、《实录》馆副总裁,续编《石渠宝笈》、《秘殿珠林》,校勘太学《石经》。嘉庆间,官至户部尚书。卒谥文恪。有《兰韵堂集》。
晚晴簃诗汇·卷九十二
沈初,字景初,号萃岩,又号云椒,平湖人。乾隆壬午以举人召试,授内阁中书。癸未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官至户部尚书。谥文恪。有《兰韵堂诗集》。
维基
沈初(1735年—1799年),字景初,号云椒,浙江平湖(今属嘉兴市)人。沈初少时即被同郡人士钱陈群称为异才。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乾隆帝南巡,召试,钦赐举人功名,并授予内阁中书职位。次年(1763年),沈初赴京会试,连捷殿试,成为一甲第二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乾隆三十二年(1768年),直懋勤殿,合写经为皇太后祝釐。次年,在大考中成绩突出,升侍讲。乾隆三十六年(1772年),直南书房,督河南学政,因祖母去世未能赴任。守丧结束,迁右庶子。累官礼部侍郎,督福建学政。又因生父去世,以丁忧停职。守丧之后,重新起用为兵部侍郎,以母病为由请归。不久被起复委用,督顺天学政,又调江苏。任满回京,调职到吏部,又督江西学政。沈初以文学才能而受重用,历任四库全书馆、三通馆副总裁,曾续编《石渠宝笈》、《秘殿珠林》,校勘《太学石经》等。嘉庆元年(1796年),参加千叟宴。擢为左都御史,授军机大臣,又迁为兵部尚书,历官吏部和户部。嘉庆四年(1799年),因年老,不再处理核心事物,充任实录馆副总裁。不久卒,谥文恪,祀贤良祠。著有《西清笔记》、《兰韵堂集》。

人物简介

全台诗
吴萃奎(?~?),清嘉庆年间(1796~1820)人士。生平不详。(施懿琳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18—1903 【介绍】: 清广西钦州人,字翠亭,一作萃亭,又字南干。行伍出身。咸丰间从向荣、张国梁镇压太平军。同治间累擢广西提督,后称疾退职。中法战起,起用为广西关外军务帮办,率王孝祺等大败法军于镇南关,乘胜攻克文渊、谅山,重创法军司令尼格里。授云南提督,以病未赴。甲午战争间奉调驻守镇江。官终贵州提督。治军四十余年,寒素如故。卒谥勇毅。
孙念祖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孙念祖(1829年—?),字仲修,又字萃农,号心农,又号涤湖,浙江会稽人。清朝官员。咸丰九年(1859年)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同治元年(1862年)出任山西乡试副考官,孙念祖出任湖北学政。累官贵州镇远府知府。

人物简介

简介
字蕲生,萃臣,号景伊。湖北天门竟陵人。晚清重臣、山西巡抚,洋务派主将之一。1865年(清同治四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内阁侍读学士、顺天府(北京市)知府。1891年起,他在任职期间主持建造了山西第一家工厂太原火柴局,又筹建山西招商局,借俄款修筑了山西第一条铁路正太铁路。戊戌变法失败后,力主革新的胡聘之遭到保守派排挤,被免官回家。胡聘之晚年闭门谢客,以诗词书画自娱。1912年,胡聘之病逝于上海霞飞路寓所。
维基
胡聘之(1840年—1912年),字蕲生、一字萃臣,号景伊。湖北天门竟陵镇人。晚清官员,洋务运动重要人物。同治三年(1864年)中举人,次年联捷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历任会试同考官、四川乡试主考官、侍读学士、太仆寺少卿、顺天府府尹等职。光绪十七年(1891年)出任山西布政使。官至山西巡抚。在山西发展洋务,开煤矿,创办工厂,兴建学校。戊戌变法失败后,被免职回乡。建有胡家花园。
梁萃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梁萃,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九年(1883年),参加癸未科殿试,登进士三甲76名。同年五月,著以主事分部学习。
阎萃峰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阎萃峰,河南省怀庆府河内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九年(1883年),参加癸未科殿试,登进士三甲74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二年四月,散馆,俱著以部属用。
长萃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长萃,字季超,号允升,赫舍里氏,,满洲镶蓝旗人,进士出身。工部尚书吉纶之孙光绪三年,登进士,光绪三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六年四月,散馆后,著以部属用,后任詹事府少詹事。光绪十八年,任太仆寺卿。光绪十九年,任山东乡试正考官。光绪二十年,任内阁学士、顺天乡试副考官。光绪二十年,任吏部右侍郎。光绪二十二年,任仓场侍郎。光绪二十六年,义和拳在北京纵火后,慈禧诏大臣庭议,许景澄、袁昶、张亨嘉主张不可用义和拳,长萃说:「此义民也,臣自通州来,通州无义民,不保矣。」载漪、载濂支持长萃的说法。次日庭议,慈禧决定称义和拳为义民,发内帑银十万两。
闵萃祥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华亭人,字颐生。布衣。张文虎弟子。工古文,郡中大制作咸出其手。光绪间曾与修《华亭县志》及《松江府志》。又精数学,以母病,亦兼习医。后隐居沪南十余年。有《式古训斋诗文集》。
赵尔萃 朝代:清末民国初

人物简介

维基
赵尔萃(1851年—1917年),字公庆,号小鲁,又作筱鲁,晚号傲来山民,汉军正蓝旗人,进士出身。光绪十五年(1889年),参加光绪己丑科殿试,登进士二甲76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补夏津县知县。初到任时,适逢连日降雨不停,致使大运河夏津段决口,洪水顺西沙河北流至武城县甲马营入卫河,淹没两岸大片农田,武城县为保农田,便筑堤防水。但是洪水不泄,夏津县的农田与房舍就会受灾,所以夏津县便有人扒堤泄水。武城筑堤,夏津扒堤,双方村民反复以此对抗,最后武城县乡户武装巡堤,双方斗争随暂时中断,但事态已然升级。夏津县境内洪水越积越多,县民涌向县衙,赵尔萃遂出衙乘舟视灾。武城方面不知其为夏津知县,便用鸟铳威胁来人,赵尔萃则大呼:“我是夏津知县,你们朝我开铳,不要打百姓!”之后赵尔萃登岸与武城方面的主事者商讨,最终平毁堤坝,从而顺利泄洪。夏津县数十村庄得以保全,武城方面村庄也安然无事,继而,又督工庀材堵塞运河决口,派人日夜巡视。后以三品道员身份任直隶候补道,旋即辞官。辞官后在泰安居住,在泰城南关曾有赵家公馆,1917年卒于泰安,终年66岁。有文章《天然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