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86,分53页显示 上一页 29 30 31 32 33 35 36 37 38 下一页
菩萨号
菩萨行
菩萨地
菩萨戒
菩萨戒作法
菩萨乘
菩萨道
菩萨藏
菩萨性
菩萨签
菩萨舞
菩萨僧
菩萨巾
菩萨身
佛类词典(续上)
二种菩萨身菩萨号
菩萨行
菩萨地
菩萨戒
菩萨戒作法
菩萨乘
菩萨道
菩萨藏
菩萨性
菩萨签
菩萨舞
菩萨僧
菩萨巾
菩萨身
二种菩萨身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生死肉身,三贤位之菩萨,未證法性,为惑业受三界生死分段身之菩萨也。二法性生身,既證得无生法性舍三界生死肉身受不生不死不思议变易身之菩萨也。此法性生身,经论之说,多谓是初地以上,或以为八地以上,如往生论注。智度论七十四曰:「菩萨有二种:一者生死肉身,二者法性生身,得无生忍法。断诸烦恼,舍是身后得法性生身。」往生论注下曰:「平等法身者,八地已上,法性生身菩萨也。」
【佛学常见辞汇】
生死肉身和法性生身。(参见:二种菩萨)
(名数)一生死肉身,三贤位之菩萨,未證法性,为惑业受三界生死分段身之菩萨也。二法性生身,既證得无生法性舍三界生死肉身受不生不死不思议变易身之菩萨也。此法性生身,经论之说,多谓是初地以上,或以为八地以上,如往生论注。智度论七十四曰:「菩萨有二种:一者生死肉身,二者法性生身,得无生忍法。断诸烦恼,舍是身后得法性生身。」往生论注下曰:「平等法身者,八地已上,法性生身菩萨也。」
【佛学常见辞汇】
生死肉身和法性生身。(参见:二种菩萨)
菩萨号
【佛学大辞典】
(职位)称人师号为菩萨,僧史略号竺法护为燉煌菩萨。盖我国菩萨号之始也。
(职位)称人师号为菩萨,僧史略号竺法护为燉煌菩萨。盖我国菩萨号之始也。
菩萨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法华经五百弟子品曰:「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
【佛学常见辞汇】
菩萨自利利他圆满佛果的大行,也就是布施等六度。
(术语)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法华经五百弟子品曰:「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
【佛学常见辞汇】
菩萨自利利他圆满佛果的大行,也就是布施等六度。
菩萨地
【佛学大辞典】
(术语)通教十地之第九。修佛果因行之位也。
【三藏法数】
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菩萨从空入假,深观真俗二谛,进断见、思习气与尘沙惑,得法眼净,成道种智,故名菩萨地。(从空入假者,谓菩萨从涅槃空,出生死假,而化众生,示同生死,故名假也。真谛者,亡泯一切法也;俗谛者,建立一切法也。尘沙惑者,谓众生见、思之惑,种类数多,如尘若沙也。法眼净者,谓菩萨之眼,观一切法而无染碍也。道种智者,谓菩萨化他,以一切道,起众生一切善种也。)
(术语)通教十地之第九。修佛果因行之位也。
【三藏法数】
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菩萨从空入假,深观真俗二谛,进断见、思习气与尘沙惑,得法眼净,成道种智,故名菩萨地。(从空入假者,谓菩萨从涅槃空,出生死假,而化众生,示同生死,故名假也。真谛者,亡泯一切法也;俗谛者,建立一切法也。尘沙惑者,谓众生见、思之惑,种类数多,如尘若沙也。法眼净者,谓菩萨之眼,观一切法而无染碍也。道种智者,谓菩萨化他,以一切道,起众生一切善种也。)
菩萨戒
【佛学大辞典】
(经名)大乘菩萨僧之戒律也,总名三聚净戒,别有二途,一梵网为宗之说,二瑜伽禀承之说。梵网为宗之说受戒之作法出于梵网经律藏品,其戒相为梵网经所说之十重禁四十八轻戒,是三聚戒中之摄律仪戒也。瑜伽禀承之说出于善戒经,彼经为佛初成道之说,补处之弥勒亲闻之,瑜伽论之菩萨地品也,依此说则摄律仪戒与声闻地之所说相同,与小乘比丘之二百五十戒亦同。但为菩萨利他摄诸善法饶益一切众生为菩萨戒。即三聚中之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也。故戒相所说不一定,瑜伽论持地论各有不同。
【佛学常见辞汇】
发大心修大乘法的行者所受持的戒律。依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其戒相为十重戒,四十八轻戒,这是出家菩萨戒;若依优婆塞戒经受戒品,则列六重戒,二十八轻戒,这是在家菩萨戒。请参见附表说明上述二种戒本所说的重戒和轻戒戒目。
菩 萨 重 戒 戒 目 表
┌────────────┬──────────────┐
│ 梵网经戒本 │ 菩萨优婆塞经戒本 │
├────────────┼──────────────┤
│ 条数 戒目 │ 条数 戒目 │
│ 1 杀戒 │ 1 杀戒 │
│ 2 盗戒 │ 2 盗戒 │
│ 3 淫戒 │ 3 大妄语戒 │
│ 4 妄语戒 │ 4 邪淫戒 │
│ 5 酤酒戒 │ 5 酤酒戒 │
│ 6 说四众过戒 │ 6 说四众过戒 │
│ 7 自赞毁他戒 │ │
│ 8 故悭戒 │ │
│ 9 故瞋戒 │ │
│ 10 谤三宝戒 │ │
└────────────□──────────────┘
菩 萨 轻 戒 戒 目
□────────────┬────────────────┐
│ 梵网经戒本 │ 菩萨优婆塞经戒本 │
├────────────┼────────────────┤
│ 条数 戒目 │ 条数 戒目 │
│ 1 轻慢师长戒 │ 1 不供养父母师长戒 │
│ 2 饮酒戒 │ 2 耽乐饮酒戒 │
│ 3 食肉戒 │ 3 不瞻病苦戒 │
│ 4 食五辛戒 │ 4 见乞不与戒 │
│ 5 不举教忏戒 │ 5 不承迎礼拜尊长戒 │
│ 6 不敬请法戒 │ 6 见他毁戒心生憍慢 │
│ 7 不听经律戒 │ 7 不持六斋戒 │
│ 8 背正向邪戒 │ 8 不往听法戒 │
│ 9 不瞻病苦戒 │ 9 受僧用物戒 │
│ 10 畜诸杀具戒 │ 10 饮有虫水戒 │
│ 11 通国入军戒 │ 11 险难独行戒 │
│ 12 伤慈贩卖戒 │ 12 独宿尼寺戒 │
│ 13 无根谤人戒 │ 13 为财打人戒 │
│ 14 放火损烧戒 │ 14 以残食施众戒 │
│ 15 法化违宗戒 │ 15 畜猫狸戒 │
│ 16 惜法规利戒 │ 16 畜兽不净施戒 │
│ 17 依官强乞戒 │ 17 不畜三衣钵杖戒 │
│ 18 无知为师戒 │ 18 作田不求净水陆种处戒 │
│ 19 斗谤欺贤戒 │ 19 贩卖斗秤不平戒 │
│ 20 不能救生戒 │ 20 非处非时行欲戒 │
│ 21 无慈酬怨戒 │ 21 商贾不输官税戒 │
│ 22 慢人轻法戒 │ 22 犯国制戒 │
│ 23 轻新求学戒 │ 23 得新食不先供三宝戒 │
│ 24 背大向小戒 │ 24 僧不听辄自说法戒 │
│ 25 为主失仪戒 │ 25 在五众前行戒 │
│ 26 待宾乖式戒 │ 26 僧食不公分戒 │
│ 27 受别请戒 │ 27 养蚕戒 │
│ 28 故别请僧戒 │ 28 行路见病舍去戒 │
│ 29 恶伎损生戒 │ │
│ 30 违禁行非戒 │ │
│ 31 见厄不救戒 │ │
│ 32 畜作非法戒 │ │
│ 33 观听作恶戒 │ │
│ 34 坚持守心戒 │ │
│ 35 不发大愿戒 │ │
│ 36 不自作誓戒 │ │
│ 37 故入难处戒 │ │
│ 38 众坐乖仪戒 │ │
│ 39 应讲不讲戒 │ │
│ 40 受戒非仪戒 │ │
│ 41 无德诈师戒 │ │
│ 42 非处说戒戒 │ │
│ 43 故毁禁戒戒 │ │
│ 44 不敬经律戒 │ │
│ 45 不化众生戒 │ │
│ 46 说法乖仪戒 │ │
│ 47 非法立制戒 │ │
│ 48 自坏内法戒 │ │
└────────────┴────────────────┘
(经名)大乘菩萨僧之戒律也,总名三聚净戒,别有二途,一梵网为宗之说,二瑜伽禀承之说。梵网为宗之说受戒之作法出于梵网经律藏品,其戒相为梵网经所说之十重禁四十八轻戒,是三聚戒中之摄律仪戒也。瑜伽禀承之说出于善戒经,彼经为佛初成道之说,补处之弥勒亲闻之,瑜伽论之菩萨地品也,依此说则摄律仪戒与声闻地之所说相同,与小乘比丘之二百五十戒亦同。但为菩萨利他摄诸善法饶益一切众生为菩萨戒。即三聚中之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也。故戒相所说不一定,瑜伽论持地论各有不同。
【佛学常见辞汇】
发大心修大乘法的行者所受持的戒律。依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其戒相为十重戒,四十八轻戒,这是出家菩萨戒;若依优婆塞戒经受戒品,则列六重戒,二十八轻戒,这是在家菩萨戒。请参见附表说明上述二种戒本所说的重戒和轻戒戒目。
菩 萨 重 戒 戒 目 表
┌────────────┬──────────────┐
│ 梵网经戒本 │ 菩萨优婆塞经戒本 │
├────────────┼──────────────┤
│ 条数 戒目 │ 条数 戒目 │
│ 1 杀戒 │ 1 杀戒 │
│ 2 盗戒 │ 2 盗戒 │
│ 3 淫戒 │ 3 大妄语戒 │
│ 4 妄语戒 │ 4 邪淫戒 │
│ 5 酤酒戒 │ 5 酤酒戒 │
│ 6 说四众过戒 │ 6 说四众过戒 │
│ 7 自赞毁他戒 │ │
│ 8 故悭戒 │ │
│ 9 故瞋戒 │ │
│ 10 谤三宝戒 │ │
└────────────□──────────────┘
菩 萨 轻 戒 戒 目
□────────────┬────────────────┐
│ 梵网经戒本 │ 菩萨优婆塞经戒本 │
├────────────┼────────────────┤
│ 条数 戒目 │ 条数 戒目 │
│ 1 轻慢师长戒 │ 1 不供养父母师长戒 │
│ 2 饮酒戒 │ 2 耽乐饮酒戒 │
│ 3 食肉戒 │ 3 不瞻病苦戒 │
│ 4 食五辛戒 │ 4 见乞不与戒 │
│ 5 不举教忏戒 │ 5 不承迎礼拜尊长戒 │
│ 6 不敬请法戒 │ 6 见他毁戒心生憍慢 │
│ 7 不听经律戒 │ 7 不持六斋戒 │
│ 8 背正向邪戒 │ 8 不往听法戒 │
│ 9 不瞻病苦戒 │ 9 受僧用物戒 │
│ 10 畜诸杀具戒 │ 10 饮有虫水戒 │
│ 11 通国入军戒 │ 11 险难独行戒 │
│ 12 伤慈贩卖戒 │ 12 独宿尼寺戒 │
│ 13 无根谤人戒 │ 13 为财打人戒 │
│ 14 放火损烧戒 │ 14 以残食施众戒 │
│ 15 法化违宗戒 │ 15 畜猫狸戒 │
│ 16 惜法规利戒 │ 16 畜兽不净施戒 │
│ 17 依官强乞戒 │ 17 不畜三衣钵杖戒 │
│ 18 无知为师戒 │ 18 作田不求净水陆种处戒 │
│ 19 斗谤欺贤戒 │ 19 贩卖斗秤不平戒 │
│ 20 不能救生戒 │ 20 非处非时行欲戒 │
│ 21 无慈酬怨戒 │ 21 商贾不输官税戒 │
│ 22 慢人轻法戒 │ 22 犯国制戒 │
│ 23 轻新求学戒 │ 23 得新食不先供三宝戒 │
│ 24 背大向小戒 │ 24 僧不听辄自说法戒 │
│ 25 为主失仪戒 │ 25 在五众前行戒 │
│ 26 待宾乖式戒 │ 26 僧食不公分戒 │
│ 27 受别请戒 │ 27 养蚕戒 │
│ 28 故别请僧戒 │ 28 行路见病舍去戒 │
│ 29 恶伎损生戒 │ │
│ 30 违禁行非戒 │ │
│ 31 见厄不救戒 │ │
│ 32 畜作非法戒 │ │
│ 33 观听作恶戒 │ │
│ 34 坚持守心戒 │ │
│ 35 不发大愿戒 │ │
│ 36 不自作誓戒 │ │
│ 37 故入难处戒 │ │
│ 38 众坐乖仪戒 │ │
│ 39 应讲不讲戒 │ │
│ 40 受戒非仪戒 │ │
│ 41 无德诈师戒 │ │
│ 42 非处说戒戒 │ │
│ 43 故毁禁戒戒 │ │
│ 44 不敬经律戒 │ │
│ 45 不化众生戒 │ │
│ 46 说法乖仪戒 │ │
│ 47 非法立制戒 │ │
│ 48 自坏内法戒 │ │
└────────────┴────────────────┘
菩萨戒作法
【佛学大辞典】
(修法)受菩萨戒之作法戒经天台疏上出六种:一梵网本,二地持本,三高昌本,四璎珞本,五新撰本,六制旨本。其中梵网本之受法,梵网之受法是卢舍那佛为妙海王子(莲华藏世界)授戒之法,释迦从舍那所受诵,次传与逸多菩萨,如是二十馀菩萨次第相付,而什师传来,出于律藏品(梵网经)。
(修法)受菩萨戒之作法戒经天台疏上出六种:一梵网本,二地持本,三高昌本,四璎珞本,五新撰本,六制旨本。其中梵网本之受法,梵网之受法是卢舍那佛为妙海王子(莲华藏世界)授戒之法,释迦从舍那所受诵,次传与逸多菩萨,如是二十馀菩萨次第相付,而什师传来,出于律藏品(梵网经)。
菩萨乘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乘之一。修六度之行,圆满二利,而到佛果之乘教也。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大乘,为五乘之一,即修六度万行圆满自他二利以达到佛界的教法。(参见:大乘)
【三藏法数】
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觉悟一切有情众生也。菩萨行六度行,广化众生出离生死,故以此六度为乘也。(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三藏法数】
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菩萨之人以六度万行为乘,运诸众生同出三界,故名菩萨乘。(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三藏法数】
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今称菩萨者,从略也。华言觉有情,谓觉悟一切有情众生也。以六度为乘,运诸众生,同出三界,而到涅槃彼岸,故名菩萨乘。(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术语)五乘之一。修六度之行,圆满二利,而到佛果之乘教也。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大乘,为五乘之一,即修六度万行圆满自他二利以达到佛界的教法。(参见:大乘)
【三藏法数】
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觉悟一切有情众生也。菩萨行六度行,广化众生出离生死,故以此六度为乘也。(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三藏法数】
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菩萨之人以六度万行为乘,运诸众生同出三界,故名菩萨乘。(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三藏法数】
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今称菩萨者,从略也。华言觉有情,谓觉悟一切有情众生也。以六度为乘,运诸众生,同出三界,而到涅槃彼岸,故名菩萨乘。(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大乘
【佛学大辞典】
(术语)Mana%ya%na,梵语摩诃衍,译言大乘。大者对小之称,乘以运载为义,以名教法,即大教也。使求灰身灭智空寂之涅槃之教。谓之小乘。此中有声闻缘觉之别,使开一切智之教,为大乘。此中有一乘三乘之别。法华经譬喻品曰:「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悯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诃萨。」十二门论曰:「摩诃衍者,于二乘为上故名大乘。诸佛最大,是乘能至故名为大,诸佛大人乘是乘故名为大。又能灭除众生大苦与大利益事故名为大。又观世音、得大势、文殊师利、弥勒菩萨等是诸大士之所乘故名为大。又以此乘能尽一切诸法边底故名为大。又如般若经中佛自说摩诃衍义无量无边。以是因缘故名为大。」宝积经二十八曰:「诸佛如来正真正觉所行之道,彼乘名为大乘、名为上乘、名为妙乘、名为胜乘、无上乘、无上上乘、无等乘、不恶乘、无等等乘。」
【佛学常见辞汇】
梵语摩诃衍,华译为大乘,即菩萨的法门,以救世利他为宗旨,最高的果位是佛果。大乘从凡夫修到成佛,立五十二个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十信是由十住中的第一发心住内,分开另立的,若将其缩入发心住内,则只有四十二位。其中十住、十行、十回向,称为三贤,仅算是资粮位,十位称为十圣,才是修习位。论时间,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
┌十住(第一发心住内,包括十信,由凡夫修十信成就,须经一万大劫)┐资
初 │十行 ├粮
僧 │十回向────────────────────────────┘位
祇─┤ 暖──────────┐四寻思观──────────────┐
劫 │ 顶──────────┘ │加
│ 忍──────────┐ ├行
└ 世 第一───────┘四如实智──────────────┘位
┌入心────────────────通达位(即见道位)
┌初地─┤住心───────────┐
│ └出心 │
│二地 │
二 │三地 │
僧─┤四地 │
祇 │五地 │
劫 │六地 ├修习位(即修道位)
└七地 │
│
三 ┌八地 │
僧─┤九地 │
祇 │十地 │
劫 └等觉───────────────┘
妙觉────────────────────────────究竟位
【佛学次第统编】
梵语摩诃衍,译作大乘。大,简小之称。乘,运载之义。灰身灭智,求空寂之涅槃之教为小乘,开一切智之教曰大乘。
(术语)Mana%ya%na,梵语摩诃衍,译言大乘。大者对小之称,乘以运载为义,以名教法,即大教也。使求灰身灭智空寂之涅槃之教。谓之小乘。此中有声闻缘觉之别,使开一切智之教,为大乘。此中有一乘三乘之别。法华经譬喻品曰:「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悯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诃萨。」十二门论曰:「摩诃衍者,于二乘为上故名大乘。诸佛最大,是乘能至故名为大,诸佛大人乘是乘故名为大。又能灭除众生大苦与大利益事故名为大。又观世音、得大势、文殊师利、弥勒菩萨等是诸大士之所乘故名为大。又以此乘能尽一切诸法边底故名为大。又如般若经中佛自说摩诃衍义无量无边。以是因缘故名为大。」宝积经二十八曰:「诸佛如来正真正觉所行之道,彼乘名为大乘、名为上乘、名为妙乘、名为胜乘、无上乘、无上上乘、无等乘、不恶乘、无等等乘。」
【佛学常见辞汇】
梵语摩诃衍,华译为大乘,即菩萨的法门,以救世利他为宗旨,最高的果位是佛果。大乘从凡夫修到成佛,立五十二个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十信是由十住中的第一发心住内,分开另立的,若将其缩入发心住内,则只有四十二位。其中十住、十行、十回向,称为三贤,仅算是资粮位,十位称为十圣,才是修习位。论时间,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
┌十住(第一发心住内,包括十信,由凡夫修十信成就,须经一万大劫)┐资
初 │十行 ├粮
僧 │十回向────────────────────────────┘位
祇─┤ 暖──────────┐四寻思观──────────────┐
劫 │ 顶──────────┘ │加
│ 忍──────────┐ ├行
└ 世 第一───────┘四如实智──────────────┘位
┌入心────────────────通达位(即见道位)
┌初地─┤住心───────────┐
│ └出心 │
│二地 │
二 │三地 │
僧─┤四地 │
祇 │五地 │
劫 │六地 ├修习位(即修道位)
└七地 │
│
三 ┌八地 │
僧─┤九地 │
祇 │十地 │
劫 └等觉───────────────┘
妙觉────────────────────────────究竟位
【佛学次第统编】
梵语摩诃衍,译作大乘。大,简小之称。乘,运载之义。灰身灭智,求空寂之涅槃之教为小乘,开一切智之教曰大乘。
菩萨道
【佛学大辞典】
(术语)圆满自利利他二利而成佛果之菩萨道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曰:「汝等所行是菩萨道。」
【佛学常见辞汇】
菩萨所修之道,亦即自利利他。
(术语)圆满自利利他二利而成佛果之菩萨道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曰:「汝等所行是菩萨道。」
【佛学常见辞汇】
菩萨所修之道,亦即自利利他。
菩萨藏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藏之一。大乘经之都名。法华华严等诸大乘经,含藏大乘菩萨修因證果之法,故名菩萨藏。
【佛学常见辞汇】
大乘经的总称,为二藏之一。法华华严等一切大乘经中,含藏大乘菩萨修因證果的方法,故名菩萨藏。智度论说:佛灭后,文殊弥勒等诸大菩萨,请阿难于铁围山结集三藏,谓之菩萨藏,这也是大乘佛法的结集。
【三藏法数】
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佛说华严、法华等经,含藏大乘菩萨修因證果之法,是名菩萨藏。
【三藏法数】
菩萨藏者,谓佛所说大乘诸经,明诸菩萨修因證果之法。是也。
(术语)二藏之一。大乘经之都名。法华华严等诸大乘经,含藏大乘菩萨修因證果之法,故名菩萨藏。
【佛学常见辞汇】
大乘经的总称,为二藏之一。法华华严等一切大乘经中,含藏大乘菩萨修因證果的方法,故名菩萨藏。智度论说:佛灭后,文殊弥勒等诸大菩萨,请阿难于铁围山结集三藏,谓之菩萨藏,这也是大乘佛法的结集。
【三藏法数】
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佛说华严、法华等经,含藏大乘菩萨修因證果之法,是名菩萨藏。
【三藏法数】
菩萨藏者,谓佛所说大乘诸经,明诸菩萨修因證果之法。是也。
菩萨性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性之一。满二利之行而当成佛之大乘菩萨种性也。(参见:五性)
【三藏法数】
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菩萨悲智双运,冤亲等观,广利众生,證菩提果,是名菩萨性也。
(术语)五性之一。满二利之行而当成佛之大乘菩萨种性也。(参见:五性)
【三藏法数】
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菩萨悲智双运,冤亲等观,广利众生,證菩提果,是名菩萨性也。
五性
【佛学大辞典】
(名数)法相宗所立。一切众生之机类,分为五性,而定成佛不成佛:一、定性声闻,有可开阿罗汉果之无漏种子者。二、定性缘觉,有可开辟支佛果之无漏种子者。三、定性菩萨,有可开佛果之无漏种子者。四、不定性,有二种三种之无漏种子者。此中有四种:一、菩萨声闻不定,有佛果与罗汉果之二种子者。二、菩萨缘觉不定,有佛果与辟支佛之二种子者。三、声闻缘觉不定,有罗汉果与辟支佛之二种子者。四、声闻缘觉菩萨不定,有罗汉果与辟支佛与佛果之三种子者。五、无性,无三乘之无漏种子,但有可开人天果之有漏种子者。如此五性各别,故谓之为三无二有。以配于法华经之三草二木。(参见:三草二木)。三无者:谓定性声闻与定性缘觉与无性之三种,无佛种子而毕竟无成佛也。二有者:言定性菩萨与不定性之一分,以有佛种子而必可成佛也。此五性各别之法门,为一宗之眼目,与华严天台之一乘家对抗者。玄奘慈恩于此,最为尽力。宋僧传四(窥基传)曰:「奘曰:五性宗法,唯汝流通,他人则否。」见唯识枢要上本,义林章一末诸乘章,法华玄赞一,同学钞一之二。
【佛学常见辞汇】
法相宗将一切众生的根机,分为五类,叫做五性。一、有可修成阿罗汉果的无漏种子者,名定性声闻。二、有可修成辟支佛的无漏种子者,名定性缘觉。三、有可修成佛果的无漏种子者,名定性菩萨。四、兼有以上二种或三种的无漏种子,则将来所證之位,遇缘成熟,并不一定證何种果者,名不定性。五、并无以上三乘的无漏种子,但有可修成人天果的有漏种子者,名为无性。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定性声闻〕,因果不易,名曰定性,闻佛声教而得觉悟名曰声闻,谓惟习声闻之因,而證声闻之果,更不进求佛道,是名定性声闻也。
〔二、定性缘觉〕,谓观因缘生灭之法,觉悟真空之理,故曰缘觉。谓唯习缘觉之因,而證缘觉之果,更不进求佛道,是名定性缘觉也。
〔三、菩萨性〕,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菩萨悲智双运,冤亲等观,广利众生,證菩提果,是名菩萨性也。
〔四、不定性〕,谓遇缘熏习,修行不定,若近声闻而习声闻法,若近缘觉而习缘觉法,若近菩萨而习菩萨法,各随所习而成其性,是名不定性也。
〔五、无种性〕,无种者,无善种也。谓人拨无因果,不受化度,甘溺生死,不求解脱,是名无种性也。(拨者,绝也。)
(名数)法相宗所立。一切众生之机类,分为五性,而定成佛不成佛:一、定性声闻,有可开阿罗汉果之无漏种子者。二、定性缘觉,有可开辟支佛果之无漏种子者。三、定性菩萨,有可开佛果之无漏种子者。四、不定性,有二种三种之无漏种子者。此中有四种:一、菩萨声闻不定,有佛果与罗汉果之二种子者。二、菩萨缘觉不定,有佛果与辟支佛之二种子者。三、声闻缘觉不定,有罗汉果与辟支佛之二种子者。四、声闻缘觉菩萨不定,有罗汉果与辟支佛与佛果之三种子者。五、无性,无三乘之无漏种子,但有可开人天果之有漏种子者。如此五性各别,故谓之为三无二有。以配于法华经之三草二木。(参见:三草二木)。三无者:谓定性声闻与定性缘觉与无性之三种,无佛种子而毕竟无成佛也。二有者:言定性菩萨与不定性之一分,以有佛种子而必可成佛也。此五性各别之法门,为一宗之眼目,与华严天台之一乘家对抗者。玄奘慈恩于此,最为尽力。宋僧传四(窥基传)曰:「奘曰:五性宗法,唯汝流通,他人则否。」见唯识枢要上本,义林章一末诸乘章,法华玄赞一,同学钞一之二。
【佛学常见辞汇】
法相宗将一切众生的根机,分为五类,叫做五性。一、有可修成阿罗汉果的无漏种子者,名定性声闻。二、有可修成辟支佛的无漏种子者,名定性缘觉。三、有可修成佛果的无漏种子者,名定性菩萨。四、兼有以上二种或三种的无漏种子,则将来所證之位,遇缘成熟,并不一定證何种果者,名不定性。五、并无以上三乘的无漏种子,但有可修成人天果的有漏种子者,名为无性。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定性声闻〕,因果不易,名曰定性,闻佛声教而得觉悟名曰声闻,谓惟习声闻之因,而證声闻之果,更不进求佛道,是名定性声闻也。
〔二、定性缘觉〕,谓观因缘生灭之法,觉悟真空之理,故曰缘觉。谓唯习缘觉之因,而證缘觉之果,更不进求佛道,是名定性缘觉也。
〔三、菩萨性〕,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菩萨悲智双运,冤亲等观,广利众生,證菩提果,是名菩萨性也。
〔四、不定性〕,谓遇缘熏习,修行不定,若近声闻而习声闻法,若近缘觉而习缘觉法,若近菩萨而习菩萨法,各随所习而成其性,是名不定性也。
〔五、无种性〕,无种者,无善种也。谓人拨无因果,不受化度,甘溺生死,不求解脱,是名无种性也。(拨者,绝也。)
菩萨签
【佛学大辞典】
(物名)(参见:观音签)
(物名)(参见:观音签)
菩萨舞
【佛学大辞典】
(譬喻)菩萨之行,能投人情,令人欢喜,故譬以舞曲。大日经五曰:「一切如来神力之所加持,善解正遍知道菩萨行舞。」
(譬喻)菩萨之行,能投人情,令人欢喜,故譬以舞曲。大日经五曰:「一切如来神力之所加持,善解正遍知道菩萨行舞。」
菩萨僧
【佛学大辞典】
(菩萨)出家菩萨僧与声闻僧其受戒及外形等之异同颇有诤论,以梵网为宗者,谓声闻僧之外有菩萨僧,外相虽与声闻僧为一、而其戒法别有梵网所说之菩萨戒,大异于声闻僧之小乘戒,引心地观经报恩品所说之三种僧为其的證。禀承瑜伽者,以智度论之文为的證,谓馀佛虽于三乘之僧,各异其戒,以别其位,而我释迦法中,声闻僧之外,别无菩萨僧,出家之菩萨,与声闻僧同受比丘戒,依其腊次,列次于声闻僧之中,如法华经所谓常不轻菩萨比丘是也。论三十四曰:「诸佛多以声闻为僧。无别菩萨僧。如弥勒菩萨文殊师利菩萨等。以释迦文佛无别菩萨僧,故入声闻僧中次第坐。有佛为一乘说法纯以菩萨为僧。有佛声闻菩萨杂以为僧。如阿弥陀佛国菩萨多,声闻僧少。」愚案从戒法言之,则显教中声闻菩萨之二僧别异,从其形相言之,则显教中所说之圣弟子,不论声闻菩萨,皆为出家沙门之相,其蓄发戴冠挂璎珞之在家庄严形相,仅限于密教,且如心地观经,非纯显教,显密合部之经也。故舍律衣,用素绢等官衣,或戴宝冠,为密教之菩萨僧,尚有其说,若为释迦法中显教之菩萨僧,则甚不可。支那于后周之世,始有菩萨僧。僧史略下曰:后周太武皇帝坏毁佛道二教,寻武帝崩,宣帝立,渐欲兴佛教,即敕曰:太武皇帝嫌浊秽,故废而不立,朕简耆旧学业僧二百二十人,勿剪发毁形。令于东西二京陟岵寺为国行道,所资公给。时高僧智藏,建德二年隐于终南紫峰阁,至宣帝时出谒,敕令长发为菩萨僧为陟岵寺主。大象二年,隋文为丞相,藏谒之,因得落发,又释彦琮不肯为菩萨僧,以其戴花冠被璎珞像菩萨之相,恶作此形。谓非佛制也。
【佛学常见辞汇】
受持菩萨戒的出家人。
(菩萨)出家菩萨僧与声闻僧其受戒及外形等之异同颇有诤论,以梵网为宗者,谓声闻僧之外有菩萨僧,外相虽与声闻僧为一、而其戒法别有梵网所说之菩萨戒,大异于声闻僧之小乘戒,引心地观经报恩品所说之三种僧为其的證。禀承瑜伽者,以智度论之文为的證,谓馀佛虽于三乘之僧,各异其戒,以别其位,而我释迦法中,声闻僧之外,别无菩萨僧,出家之菩萨,与声闻僧同受比丘戒,依其腊次,列次于声闻僧之中,如法华经所谓常不轻菩萨比丘是也。论三十四曰:「诸佛多以声闻为僧。无别菩萨僧。如弥勒菩萨文殊师利菩萨等。以释迦文佛无别菩萨僧,故入声闻僧中次第坐。有佛为一乘说法纯以菩萨为僧。有佛声闻菩萨杂以为僧。如阿弥陀佛国菩萨多,声闻僧少。」愚案从戒法言之,则显教中声闻菩萨之二僧别异,从其形相言之,则显教中所说之圣弟子,不论声闻菩萨,皆为出家沙门之相,其蓄发戴冠挂璎珞之在家庄严形相,仅限于密教,且如心地观经,非纯显教,显密合部之经也。故舍律衣,用素绢等官衣,或戴宝冠,为密教之菩萨僧,尚有其说,若为释迦法中显教之菩萨僧,则甚不可。支那于后周之世,始有菩萨僧。僧史略下曰:后周太武皇帝坏毁佛道二教,寻武帝崩,宣帝立,渐欲兴佛教,即敕曰:太武皇帝嫌浊秽,故废而不立,朕简耆旧学业僧二百二十人,勿剪发毁形。令于东西二京陟岵寺为国行道,所资公给。时高僧智藏,建德二年隐于终南紫峰阁,至宣帝时出谒,敕令长发为菩萨僧为陟岵寺主。大象二年,隋文为丞相,藏谒之,因得落发,又释彦琮不肯为菩萨僧,以其戴花冠被璎珞像菩萨之相,恶作此形。谓非佛制也。
【佛学常见辞汇】
受持菩萨戒的出家人。
菩萨巾
【佛学大辞典】
(物名)俗谓观音兜。
(物名)俗谓观音兜。
菩萨身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融三世间十身之一。(参见:十身)
【三藏法数】
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菩萨于有情众生之中,既自觉悟,亦能觉他,有情所證菩萨身也。菩萨随彼心之所乐,即以自身现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
(经名)佛融三世间十身之一。(参见:十身)
【三藏法数】
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菩萨于有情众生之中,既自觉悟,亦能觉他,有情所證菩萨身也。菩萨随彼心之所乐,即以自身现众生身,乃至虚空身也。
十身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佛身)
【佛学常见辞汇】
1。华严经所说融三世间的十身,即众生身、国土身、业报身、一闻身、独觉身、菩萨身、如来身、智身、法身、虚空身。此十身中的第二国土身,即国土世间,第一的众生身与第三业报身乃至第六菩萨身,即众生世间,后四身即智正觉世间,因此十身融摄三世间之诸法而为毗卢正觉之体,故名融三世间之十身。2。华严经所说佛具之十身,乃从前面十身中第七如来身上立此十身,不过经中三处所说的名字略有不同,一说是:菩提身、愿身、化身、住持身、相好庄严身、势力身、如意身、福德身、智身、法身。一说是:正觉佛、愿佛、业报佛、住持佛、化佛、法界佛、心佛、三昧佛、性佛、如意佛。一说是:无著佛、愿佛、业报佛、住持佛、涅槃佛、法界佛、心佛、三昧佛、性佛、如意佛。
(名数)(参见:佛身)
【佛学常见辞汇】
1。华严经所说融三世间的十身,即众生身、国土身、业报身、一闻身、独觉身、菩萨身、如来身、智身、法身、虚空身。此十身中的第二国土身,即国土世间,第一的众生身与第三业报身乃至第六菩萨身,即众生世间,后四身即智正觉世间,因此十身融摄三世间之诸法而为毗卢正觉之体,故名融三世间之十身。2。华严经所说佛具之十身,乃从前面十身中第七如来身上立此十身,不过经中三处所说的名字略有不同,一说是:菩提身、愿身、化身、住持身、相好庄严身、势力身、如意身、福德身、智身、法身。一说是:正觉佛、愿佛、业报佛、住持佛、化佛、法界佛、心佛、三昧佛、性佛、如意佛。一说是:无著佛、愿佛、业报佛、住持佛、涅槃佛、法界佛、心佛、三昧佛、性佛、如意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