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69,分38页显示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3 24 25 26 下一页
菩萨睒经
菩萨低眉
菩萨戒本
菩萨戒经
菩萨藏经
菩萨比丘
菩萨马头
菩萨大士
菩萨逝经
菩萨净戒
菩萨种性
菩萨圣众
菩萨地持经
菩萨道树经
佛类词典(续上)
菩萨十住菩萨睒经
菩萨低眉
菩萨戒本
菩萨戒经
菩萨藏经
菩萨比丘
菩萨马头
菩萨大士
菩萨逝经
菩萨净戒
菩萨种性
菩萨圣众
菩萨地持经
菩萨道树经
菩萨十住
【佛学大辞典】
(名数)新作十地,旧作十住。菩萨见谛以上之修行地也。又五十二位中十信之次位有十住位。(参见:十住)
(名数)新作十地,旧作十住。菩萨见谛以上之修行地也。又五十二位中十信之次位有十住位。(参见:十住)
十住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亦名十地。入理般若名为住。住生功德名为地。谓既得信后进而住于佛地之位也。一、发心住,以真方便发起十住心,涉入十信之用,圆成一心之位也。二、治地住,心之明净,如琉璃内现精金,以前之妙心履治为地也。三、修行住,涉知前地俱已明了,故游履十方而无留碍也。四、生贵住,与佛同受佛之气分,彼此冥通,入于如来种也。五、方便具足住,自利利他,方便具足,相貌无所缺也。六、正心住,非仅相貌,而心相亦与佛同也。七、不退住,身心合成,日日长增也。八、童真住,佛之十身灵相一时具足也。九、法王子住,由初发心至第四生贵皆名入圣胎,由第五至第八,名为长养圣胎。而于此第九则相形具足,而出胎也。十、灌顶住,菩萨既为佛子,堪行佛事,则佛以智水灌顶,如刹利王子之受职灌顶也。(参见:五十二位)
【佛学常见辞汇】
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第二个十位名十住,因信心既立,能住佛地也。又因发起大心,趣入妙道,故又名十发趣。一、发心住。以真方便,假十信之用,圆成一心,名发心住。二、治地住。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则一切皆治,名治地住。三、修行住。心所涉知,俱得明了,遍修诸行,皆无留碍,名修行住。四、生贵住。冥契妙理,行与佛同,气分感通,成如来种,名生贵住。五、方便具足住。自利利他,方便具足,名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心念同佛,惟得其正,名正心住。七、不退住。身心增长,无有退缺,名不退住。八、童真住。佛之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如童真之可贵,名童真住。九、法王子住。长养圣胎,绍隆佛种,堪作法王之子,名法王子住。十、灌顶住。菩萨既为佛子,佛以智水灌顶,藉表成人,名灌顶住。
【三藏法数】
(出楞严经)
谓菩萨约位进修,以妙觉为本,此觉由信而入,入则能住,故自发心住至灌顶住,通为十种也。
〔一、发心住〕,谓由前十信,相蹑进修,作真方便,显发十住之心,此心真精,发本明耀,令彼十信之用,于明耀中,遍互涉入,圆成一心之德。经云:以真方便,发此十心,心精发辉,十用涉入,圆成一心,名发心住。(十用,即十信之用也。)
〔二、治地住〕,谓由前所发之心,净如琉璃;所證之理,显若精金。因此妙心,契于理地。经云:心中发明,如净琉璃,内现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梵语琉璃,华言青色宝。履,即治也,亦造入之义。)
〔三、修行住〕,修行者,起行造心也。谓前发心、治地二住之智,俱已明了;由明了故,遍修诸行,皆无留碍。经云:心地涉知,俱得明了,游履十方,得无留碍,名修行住。(十方者,四方四维上下也。)
〔四、生贵住〕,谓由前妙行,冥契妙理,将生佛家,为法王子。故曰生贵。经云:行与佛同,受佛气分;如中阴身,自求父母,阴信冥通,入如来种,名生贵住。(中阴者,谓现身已谢,后身未生,于此之中,识未托胎之时也。)
〔五、方便具足住〕,谓由前妙行,既与佛同,则自行利他,善巧方便,具足不缺。经云:既游道胎,亲奉觉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道胎者,谓道果之胎,以喻菩萨之入圣道也。觉胤者,觉即是佛,谓佛之胤嗣也。)
〔六、正心住〕,谓前行相,虽与佛同,心相有异,未名正心。至此,则心相不异,方名为正。经云: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七、不退住〕,谓前心行二相,既与佛同,则佛身、佛心,二种合成,日以滋益,渐渐增长,唯进无退。经云:身心合成,日益增长,名不退住。
〔八、童真住〕,体微曰童,谓其体虽微,已具佛十身灵妙之真相矣。经云: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名童真住。(十身者,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也。)
〔九、法王子住〕,谓自发心至生贵,名入圣胎;自方便具足至童真,名长养圣胎;至此长养功成,名出圣胎。既出胎已,则为佛之真子,而继绍佛种也。经云:形成出胎,亲为佛子,名法王子住。
〔十、灌顶住〕,谓表菩萨既成佛子,堪行佛事。佛以智水而灌其顶,犹如刹利、转轮王之子受职,而父王以大海水灌其顶也。经云:表以成人,如国大王,以诸国事,分委太子。彼刹利王世子长成,陈列灌顶,名灌顶住。(刹利,梵语具云刹帝利,华言田主。)
【三藏法数】
会理之心,安住不动,名之为住。一发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贵住、五具足方便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顶住。
(术语)亦名十地。入理般若名为住。住生功德名为地。谓既得信后进而住于佛地之位也。一、发心住,以真方便发起十住心,涉入十信之用,圆成一心之位也。二、治地住,心之明净,如琉璃内现精金,以前之妙心履治为地也。三、修行住,涉知前地俱已明了,故游履十方而无留碍也。四、生贵住,与佛同受佛之气分,彼此冥通,入于如来种也。五、方便具足住,自利利他,方便具足,相貌无所缺也。六、正心住,非仅相貌,而心相亦与佛同也。七、不退住,身心合成,日日长增也。八、童真住,佛之十身灵相一时具足也。九、法王子住,由初发心至第四生贵皆名入圣胎,由第五至第八,名为长养圣胎。而于此第九则相形具足,而出胎也。十、灌顶住,菩萨既为佛子,堪行佛事,则佛以智水灌顶,如刹利王子之受职灌顶也。(参见:五十二位)
【佛学常见辞汇】
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第二个十位名十住,因信心既立,能住佛地也。又因发起大心,趣入妙道,故又名十发趣。一、发心住。以真方便,假十信之用,圆成一心,名发心住。二、治地住。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则一切皆治,名治地住。三、修行住。心所涉知,俱得明了,遍修诸行,皆无留碍,名修行住。四、生贵住。冥契妙理,行与佛同,气分感通,成如来种,名生贵住。五、方便具足住。自利利他,方便具足,名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心念同佛,惟得其正,名正心住。七、不退住。身心增长,无有退缺,名不退住。八、童真住。佛之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如童真之可贵,名童真住。九、法王子住。长养圣胎,绍隆佛种,堪作法王之子,名法王子住。十、灌顶住。菩萨既为佛子,佛以智水灌顶,藉表成人,名灌顶住。
【三藏法数】
(出楞严经)
谓菩萨约位进修,以妙觉为本,此觉由信而入,入则能住,故自发心住至灌顶住,通为十种也。
〔一、发心住〕,谓由前十信,相蹑进修,作真方便,显发十住之心,此心真精,发本明耀,令彼十信之用,于明耀中,遍互涉入,圆成一心之德。经云:以真方便,发此十心,心精发辉,十用涉入,圆成一心,名发心住。(十用,即十信之用也。)
〔二、治地住〕,谓由前所发之心,净如琉璃;所證之理,显若精金。因此妙心,契于理地。经云:心中发明,如净琉璃,内现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梵语琉璃,华言青色宝。履,即治也,亦造入之义。)
〔三、修行住〕,修行者,起行造心也。谓前发心、治地二住之智,俱已明了;由明了故,遍修诸行,皆无留碍。经云:心地涉知,俱得明了,游履十方,得无留碍,名修行住。(十方者,四方四维上下也。)
〔四、生贵住〕,谓由前妙行,冥契妙理,将生佛家,为法王子。故曰生贵。经云:行与佛同,受佛气分;如中阴身,自求父母,阴信冥通,入如来种,名生贵住。(中阴者,谓现身已谢,后身未生,于此之中,识未托胎之时也。)
〔五、方便具足住〕,谓由前妙行,既与佛同,则自行利他,善巧方便,具足不缺。经云:既游道胎,亲奉觉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道胎者,谓道果之胎,以喻菩萨之入圣道也。觉胤者,觉即是佛,谓佛之胤嗣也。)
〔六、正心住〕,谓前行相,虽与佛同,心相有异,未名正心。至此,则心相不异,方名为正。经云: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七、不退住〕,谓前心行二相,既与佛同,则佛身、佛心,二种合成,日以滋益,渐渐增长,唯进无退。经云:身心合成,日益增长,名不退住。
〔八、童真住〕,体微曰童,谓其体虽微,已具佛十身灵妙之真相矣。经云: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名童真住。(十身者,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也。)
〔九、法王子住〕,谓自发心至生贵,名入圣胎;自方便具足至童真,名长养圣胎;至此长养功成,名出圣胎。既出胎已,则为佛之真子,而继绍佛种也。经云:形成出胎,亲为佛子,名法王子住。
〔十、灌顶住〕,谓表菩萨既成佛子,堪行佛事。佛以智水而灌其顶,犹如刹利、转轮王之子受职,而父王以大海水灌其顶也。经云:表以成人,如国大王,以诸国事,分委太子。彼刹利王世子长成,陈列灌顶,名灌顶住。(刹利,梵语具云刹帝利,华言田主。)
【三藏法数】
会理之心,安住不动,名之为住。一发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贵住、五具足方便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顶住。
菩萨睒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睒子经之异名。
(经名)睒子经之异名。
菩萨低眉
【佛学大辞典】
(杂语)状人慈善之语。参看金刚努目条。
【俗语佛源】
此语常用来形象、生动地描绘人的慈善之态。就像用「菩萨心肠」来说明人的心地善良一样。我们在佛教寺庙中可以见到众多的菩萨塑像,它们眉宇低垂,俯视群生,显得十分端庄慈祥。《太平广记》卷一七四引《谈薮》谓:「薛道衡游钟山开善寺,谓小僧曰:『金刚何为怒目?菩萨何为低眉?』答曰:『金刚怒目,所以降服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以后也引申为优待、另眼相看的意思。如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五回说:「若是再高等的呢,结识得几位有体面的洋大人,那就任凭老佛爷见著你,也只好菩萨低眉了。」(无名氏)
(杂语)状人慈善之语。参看金刚努目条。
【俗语佛源】
此语常用来形象、生动地描绘人的慈善之态。就像用「菩萨心肠」来说明人的心地善良一样。我们在佛教寺庙中可以见到众多的菩萨塑像,它们眉宇低垂,俯视群生,显得十分端庄慈祥。《太平广记》卷一七四引《谈薮》谓:「薛道衡游钟山开善寺,谓小僧曰:『金刚何为怒目?菩萨何为低眉?』答曰:『金刚怒目,所以降服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以后也引申为优待、另眼相看的意思。如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五回说:「若是再高等的呢,结识得几位有体面的洋大人,那就任凭老佛爷见著你,也只好菩萨低眉了。」(无名氏)
菩萨戒本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唐玄奘译。与昙无谶译之菩萨戒本经同本,但中有开性罪之八条,瑜伽禀承宗之戒本也。
(书名)一卷,唐玄奘译。与昙无谶译之菩萨戒本经同本,但中有开性罪之八条,瑜伽禀承宗之戒本也。
菩萨戒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姚秦罗什最后译出梵网经中之菩萨心地戒品第十,为二卷,题曰梵网经卢遮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后别录此下卷中偈颂已后所说之戒相为一卷,以便诵持。台祖智者名之曰菩萨戒经,弟子章安,记智者之说作义疏二卷。又华严之法藏,题曰梵网经卢舍那佛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今刊本略称梵网经戒本),作疏五卷。菩萨戒经与咸疏上曰:「隋仁寿目录有梵网经二卷。什师所译。又有菩萨戒本一卷。亦云什师在阙本目中。译经图记与隋录同。大周刊定录亦有菩萨戒本一卷。乃云十八纸。各家之注述如下:菩萨戒义疏二卷,隋智顗说。门人灌顶记。菩萨戒经义疏会本二卷,隋智顗说,灌顶记,日本徵隐分会。菩萨戒经疏删补三卷,唐明旷删补。菩萨戒经疏注八卷,宋与咸入疏笺经加注释疏。菩萨戒经义疏发隐五卷,明袾宏发隐。菩萨戒经义疏发隐事义一卷,明袾宏述。菩萨戒经义疏发隐问辨附事义一卷,明袾宏述。
(经名)姚秦罗什最后译出梵网经中之菩萨心地戒品第十,为二卷,题曰梵网经卢遮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后别录此下卷中偈颂已后所说之戒相为一卷,以便诵持。台祖智者名之曰菩萨戒经,弟子章安,记智者之说作义疏二卷。又华严之法藏,题曰梵网经卢舍那佛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今刊本略称梵网经戒本),作疏五卷。菩萨戒经与咸疏上曰:「隋仁寿目录有梵网经二卷。什师所译。又有菩萨戒本一卷。亦云什师在阙本目中。译经图记与隋录同。大周刊定录亦有菩萨戒本一卷。乃云十八纸。各家之注述如下:菩萨戒义疏二卷,隋智顗说。门人灌顶记。菩萨戒经义疏会本二卷,隋智顗说,灌顶记,日本徵隐分会。菩萨戒经疏删补三卷,唐明旷删补。菩萨戒经疏注八卷,宋与咸入疏笺经加注释疏。菩萨戒经义疏发隐五卷,明袾宏发隐。菩萨戒经义疏发隐事义一卷,明袾宏述。菩萨戒经义疏发隐问辨附事义一卷,明袾宏述。
菩萨藏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梁僧伽婆罗译。舍利弗问忏悔随喜劝请回向,佛具答之,初明十世界之十佛,使结坛受持,后明过去大光明聚如来时,世尊为竭伽陀天女受持此经即转女身。
(经名)一卷,梁僧伽婆罗译。舍利弗问忏悔随喜劝请回向,佛具答之,初明十世界之十佛,使结坛受持,后明过去大光明聚如来时,世尊为竭伽陀天女受持此经即转女身。
菩萨比丘
【佛学大辞典】
(术语)内證为菩萨,外现声闻比丘之形者。法华经常不轻品曰:「有一菩萨比丘,名常不轻。」
(术语)内證为菩萨,外现声闻比丘之形者。法华经常不轻品曰:「有一菩萨比丘,名常不轻。」
菩萨马头
【佛学大辞典】
(菩萨)马头观音也。
(菩萨)马头观音也。
菩萨大士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大士者梵语摩诃萨埵Maha%sattva之译。为菩萨之尊称。
(术语)大士者梵语摩诃萨埵Maha%sattva之译。为菩萨之尊称。
菩萨逝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西晋白法祖译。逝童子经之异译。逝者,梵语童子之名。
(经名)一卷,西晋白法祖译。逝童子经之异译。逝者,梵语童子之名。
菩萨净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菩萨受持之清净戒法也。
【佛学常见辞汇】
菩萨所受持的清净戒法。
(术语)菩萨受持之清净戒法也。
【佛学常见辞汇】
菩萨所受持的清净戒法。
菩萨种性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五性之一。(参见:五性)
(名数)五性之一。(参见:五性)
五性
【佛学大辞典】
(名数)法相宗所立。一切众生之机类,分为五性,而定成佛不成佛:一、定性声闻,有可开阿罗汉果之无漏种子者。二、定性缘觉,有可开辟支佛果之无漏种子者。三、定性菩萨,有可开佛果之无漏种子者。四、不定性,有二种三种之无漏种子者。此中有四种:一、菩萨声闻不定,有佛果与罗汉果之二种子者。二、菩萨缘觉不定,有佛果与辟支佛之二种子者。三、声闻缘觉不定,有罗汉果与辟支佛之二种子者。四、声闻缘觉菩萨不定,有罗汉果与辟支佛与佛果之三种子者。五、无性,无三乘之无漏种子,但有可开人天果之有漏种子者。如此五性各别,故谓之为三无二有。以配于法华经之三草二木。(参见:三草二木)。三无者:谓定性声闻与定性缘觉与无性之三种,无佛种子而毕竟无成佛也。二有者:言定性菩萨与不定性之一分,以有佛种子而必可成佛也。此五性各别之法门,为一宗之眼目,与华严天台之一乘家对抗者。玄奘慈恩于此,最为尽力。宋僧传四(窥基传)曰:「奘曰:五性宗法,唯汝流通,他人则否。」见唯识枢要上本,义林章一末诸乘章,法华玄赞一,同学钞一之二。
【佛学常见辞汇】
法相宗将一切众生的根机,分为五类,叫做五性。一、有可修成阿罗汉果的无漏种子者,名定性声闻。二、有可修成辟支佛的无漏种子者,名定性缘觉。三、有可修成佛果的无漏种子者,名定性菩萨。四、兼有以上二种或三种的无漏种子,则将来所證之位,遇缘成熟,并不一定證何种果者,名不定性。五、并无以上三乘的无漏种子,但有可修成人天果的有漏种子者,名为无性。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定性声闻〕,因果不易,名曰定性,闻佛声教而得觉悟名曰声闻,谓惟习声闻之因,而證声闻之果,更不进求佛道,是名定性声闻也。
〔二、定性缘觉〕,谓观因缘生灭之法,觉悟真空之理,故曰缘觉。谓唯习缘觉之因,而證缘觉之果,更不进求佛道,是名定性缘觉也。
〔三、菩萨性〕,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菩萨悲智双运,冤亲等观,广利众生,證菩提果,是名菩萨性也。
〔四、不定性〕,谓遇缘熏习,修行不定,若近声闻而习声闻法,若近缘觉而习缘觉法,若近菩萨而习菩萨法,各随所习而成其性,是名不定性也。
〔五、无种性〕,无种者,无善种也。谓人拨无因果,不受化度,甘溺生死,不求解脱,是名无种性也。(拨者,绝也。)
(名数)法相宗所立。一切众生之机类,分为五性,而定成佛不成佛:一、定性声闻,有可开阿罗汉果之无漏种子者。二、定性缘觉,有可开辟支佛果之无漏种子者。三、定性菩萨,有可开佛果之无漏种子者。四、不定性,有二种三种之无漏种子者。此中有四种:一、菩萨声闻不定,有佛果与罗汉果之二种子者。二、菩萨缘觉不定,有佛果与辟支佛之二种子者。三、声闻缘觉不定,有罗汉果与辟支佛之二种子者。四、声闻缘觉菩萨不定,有罗汉果与辟支佛与佛果之三种子者。五、无性,无三乘之无漏种子,但有可开人天果之有漏种子者。如此五性各别,故谓之为三无二有。以配于法华经之三草二木。(参见:三草二木)。三无者:谓定性声闻与定性缘觉与无性之三种,无佛种子而毕竟无成佛也。二有者:言定性菩萨与不定性之一分,以有佛种子而必可成佛也。此五性各别之法门,为一宗之眼目,与华严天台之一乘家对抗者。玄奘慈恩于此,最为尽力。宋僧传四(窥基传)曰:「奘曰:五性宗法,唯汝流通,他人则否。」见唯识枢要上本,义林章一末诸乘章,法华玄赞一,同学钞一之二。
【佛学常见辞汇】
法相宗将一切众生的根机,分为五类,叫做五性。一、有可修成阿罗汉果的无漏种子者,名定性声闻。二、有可修成辟支佛的无漏种子者,名定性缘觉。三、有可修成佛果的无漏种子者,名定性菩萨。四、兼有以上二种或三种的无漏种子,则将来所證之位,遇缘成熟,并不一定證何种果者,名不定性。五、并无以上三乘的无漏种子,但有可修成人天果的有漏种子者,名为无性。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定性声闻〕,因果不易,名曰定性,闻佛声教而得觉悟名曰声闻,谓惟习声闻之因,而證声闻之果,更不进求佛道,是名定性声闻也。
〔二、定性缘觉〕,谓观因缘生灭之法,觉悟真空之理,故曰缘觉。谓唯习缘觉之因,而證缘觉之果,更不进求佛道,是名定性缘觉也。
〔三、菩萨性〕,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菩萨悲智双运,冤亲等观,广利众生,證菩提果,是名菩萨性也。
〔四、不定性〕,谓遇缘熏习,修行不定,若近声闻而习声闻法,若近缘觉而习缘觉法,若近菩萨而习菩萨法,各随所习而成其性,是名不定性也。
〔五、无种性〕,无种者,无善种也。谓人拨无因果,不受化度,甘溺生死,不求解脱,是名无种性也。(拨者,绝也。)
菩萨圣众
【佛学大辞典】
(术语)菩萨有未断惑者,是凡夫之菩萨,初地以上断几分之惑者,是圣众也。
(术语)菩萨有未断惑者,是凡夫之菩萨,初地以上断几分之惑者,是圣众也。
菩萨地持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八卷,北凉昙无谶译。瑜伽论本地分中第十五菩萨地之异译。但缺第四持。
(经名)八卷,北凉昙无谶译。瑜伽论本地分中第十五菩萨地之异译。但缺第四持。
菩萨道树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又名私诃昧经。一卷,吴支谦译。佛在竹园答长者子私呵昧之问:说菩萨之法。
(经名)又名私诃昧经。一卷,吴支谦译。佛在竹园答长者子私呵昧之问:说菩萨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