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戆头戆脑(戆头戆脑)  拼音:gàng tóu gàng nǎo
吴语。形容人傻里傻气、莽撞冒失。如:「他这个人有点戆头戆脑的,很容易受骗。」
《漢語大詞典》:浑楞
1.愚鲁莽撞的人。
《漢語大詞典》:浑愣(渾愣)
愚鲁莽撞的人。《三侠五义》第四十回:“ 徐庆 为人粗鲁,是个浑愣。他这一去,不但不能找回五弟--巧咧,倒要闹出事来。”
《國語辭典》:不管不顾(不管不顧)  拼音:bù guǎn bù gù
1.不看顾、不照料。如:「这么大的产业,他却都不管不顾,真叫人担心。」
2.莽撞。如:「尽管有外人在,他还是不管不顾的撞进来。」
《國語辭典》:草包  拼音:cǎo bāo
装著杂草的袋子。讥笑没有学识能力的人。如:「他是个大草包。你怎么跟他解释,他都不会懂。」
《漢語大詞典》:触石决木(觸石決木)
比喻莽撞蛮干。 汉 扬雄 《太玄·难》:“次八,触石决木,维折角。测曰:触石决木,非所治也。” 范望 注:“以弱治刚,故非所任也。”
分類:莽撞蛮干
《國語辭典》:冒撞  拼音:mào zhuàng
冒失莽撞。《红楼梦》第一二回:「今日晚上,你别在那里了,你在我这房后小过道子里那间空屋里等我。可别冒撞了。」《红楼梦》第六○回:「薛蟠见妹妹哭了,便知自己冒撞了,便赌气走到自己房里安歇不提。」
分類:冒失莽撞
《漢語大詞典》:撂蹶子
骡马乱踢后脚。喻人着急时的莽撞行动。 老舍 《骆驼祥子》十六:“她颇得用点心思才能拢得住这个急了也会撂蹶子的大人,或是大东西。”
《漢語大詞典》:楞子
棱角。儿女英雄传第四回:“﹝ 李四 ﹞上去向那石头楞子上当的就是一脚,那石头风丝儿也没动。”
指粗鲁莽撞的人。如:这个楞子,三句话没说完,就发起火来。
《漢語大詞典》:楞人
冒失莽撞的人。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三回:“算啦,算啦,那种楞人,不会说话,不怪他,他已经走啦!”
分類:冒失莽撞
《漢語大詞典》:楞头货(楞頭貨)
指粗鲁莽撞的人。 张麟 《一位抗联将军的故事》:“越往上送越好,最好送到最高司令部。因为和士兵打交道,他们不让你说话,有理说不出,再碰上个楞头货,生命都危险。”
《漢語大詞典》:鲁莽灭裂(魯莽滅裂)
形容做事莽撞轻率。 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五章第三节:“ 江西 第五次反‘围剿’,我军全然不讲退却,原因在于对局部形势和整个形势都不注意,实在是一种鲁莽灭裂的干法。”参见“ 卤莽灭裂 ”。
《國語辭典》:卤莽灭裂(鹵莽滅裂)  拼音:lǔ mǎng miè liè
语本《庄子。则阳》:「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裂。昔予为禾,耕而卤莽之,则其实亦卤莽而报予;芸而灭裂之,其实亦灭裂而报予。」形容做事粗鲁莽撞、草率随便。《三侠五义》第九八回:「虽则是失了征战的规矩,却正是侠客的行藏,一味的巧妙灵活,决不是卤莽灭裂、好勇斗狠那一番的行为。」也作「鲁莽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