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莲华夫人
【佛学大辞典】
(本生)杂宝藏经一曰:「过去久远时,雪山有一仙人,名提婆延,婆罗门种。婆罗门法不生男女,不得生天。此婆罗门常于石上小便,精气流堕石宕,一雌鹿来舐小便处,便有娠。月满,诣仙人窟下生一女子。莲华裹其身,自母胎出,端正殊妙。仙人知是己子,取而蓄养。渐长大,脚蹈地处,皆出莲华。乌提延王游猎,见是女端正,乞之于仙人。便与王语言当生五百王子。王大夫人甚妒鹿女,其后鹿女不久生五百卵,盛之于箧中。大夫人取五百面段以代卵处,以此箧掷弃恒河中。王问夫人生何物?答言纯生面段。王言仙人妄语。即下夫人之职,不更见王。时萨耽菩王在下流与诸婇女游戏,见此箧来取之,于五百夫人,各与一卵。卵自开,中有童子,面目端正。养育长大,各皆有大力士力,建五百力士之幢。后萨耽菩王与乌提延王有隙,五百力士将军众伐乌提延王。王恐怖言:一力士犹不可当,况五百力士耶?又思念彼仙人能或解知。诣仙人所,乞攘却国之大难。仙人言:五百力士,莲华夫人之子,王今以莲华夫人,乘大象上,著于军阵前,彼自然服。即如仙人言:还来忏谢莲华夫人,庄严夫人,乘大白象,著于军阵前。五百力士举弓欲射,手不得自然屈伸。时仙人飞来虚空中告诸力士,慎勿举手,勿生恶心。若生恶心,皆堕地狱。此王及夫人,汝之父母也。母即按乳,一乳作二百五十流,皆入诸子口。即向父母忏悔,皆得辟支佛。二王亦自然开悟,得辟支佛。尔时之仙人即我身是也。」(取意)。
莲华太子
【佛学大辞典】
(人名)(参见:莲华王)
莲华合掌
【佛学大辞典】
(印相)竖左右十指,而指掌共合,谓为莲华合掌。凡行法最初为此印。其所以然者,古来相传,此印名为本三昧耶印。我等处胎内之位所结之印,为理智不二自證之性,故名本三昧耶印,出胎时分两手作拳。心经秘键所谓分手于金莲场者为此位也。自此已后出于化他门,作种种之事业矣。仍于行法最初,先结此印,安于理智不二之体性已,自此印开种种之印契,次第行之,为一座之行法也。然而解两手十指之标帜,则莲华即理,理之处,必有智,故以二手为理智。而合二手者,理智不二之表示也。左手静,故为理,右手办一切之事,故为智。大般若经五百二十四曰:「善现当知如人右手能作众事,如是般若波罗蜜多能引生一切殊胜。善现当知如人左手所作不便,如是前五波罗蜜多不能引生殊胜善法。」又摄无碍经曰:「左手五指名胎藏界五智,右手五指名金刚界五智。十指即十度,或名十法界,或曰十真如。」大日经三曰:「复次如身印,左手是三昧义,右手是般若义。十指是十波罗蜜满足义,亦是一切智五轮譬喻义。」配十波罗蜜于十指,有异释。依莲部心轨,则右手五指,配于檀等五度,左手五指,配于慧等五度。依略出经,则左手五指,配于椟等五度,右手五指,配于慧等五度。又十法界者,非寻常之十法界。十法是五凡五圣之十界。左手为不自在故,配于五凡之迷者,地狱畜生饿鬼人天也,自左小指次第配之。右手为自在故,配于五圣之觉者,声闻缘觉菩萨(法相三论)、权佛(天台华严)、实佛(真言)也,自右手小指次第配之。十真如为唯识论等所说。前五地所證五种之真如,配于左五指,后五地所證五种之真如,配于右五指。又缩之作行者之莲华合掌,则成一法界,开之作欢喜之莲华印,则为多法界。有无量之名。见秘藏记本,同钞六。而诸经轨之分配,种种不同。又此莲华合掌为合莲华之形,吾人之肉团心即胎藏界佛心之表示也。
莲华手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胎藏曼荼罗之北门也。是为莲华部之方,故名莲华手门。大疏六曰:「莲华手门偃月上各置商祛。」
莲华色女
【佛学大辞典】
(人名)(参见:莲华女)
莲华色尼
【佛学大辞典】
(人名)劝受戒之人。(参见:莲华女)
莲华念诵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种念诵之一。念诵之声闻于自之耳也。(参见:念诵)
【佛学常见辞汇】
五种念诵之一。(参见:五种念诵)
莲华时分
【佛学大辞典】
(杂语)以莲华之开合计时分之昼夜。须夜摩天之事也。大集经曰:「此天用莲华开合以明昼夜。又云:赤莲华开为昼,白莲华开为夜,故云时分也。」案时分天即须夜摩天。
莲华言音
【佛学大辞典】
(术语)莲华念诵也。
莲华面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二卷,隋那连提黎耶舍译。佛将入涅槃,敕使阿难谛观金身,为说舍利弗所作之佛事。又为现将来坏法之恶事,使生厌离。次至菩提树下,诸天哀叹,佛为悬记莲华面破佛钵。
莲华胎藏
【佛学大辞典】
(术语)胎藏界之曼陀罗也,胎藏界之大悲门,以莲华为标帜,故曰莲华胎藏,母胎于子含藏保持,如莲华之于莲种,故曰莲华胎藏。(参见:胎藏界)
胎藏界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檗缚俱舍Garbha-kos/a(dha%tu)。有二义:一隐覆之义。如人在母胎而隐覆其胎也,理体隐于烦恼中而不显现,故云胎藏。二含藏之义。如母胎内含藏子体而覆育之也,理体能具足一切功德而不失之,故名胎藏。而此含藏有执持与出生之二义,其所譬之法有三:一譬本具之理性。密教以地等之五大或清净之菩提心为本具之理性,此理性摄一切诸法,犹如母之胎内摄持吾子,故云胎藏。秘藏记上曰:「胎藏者理也,金刚者智也。」二譬众生之肉团心。此肉团心,本是八叶之莲华,以摄持曼荼罗之诸尊故也。大日经义释四曰:「内心妙白莲者,此是众生本心。妙法芬陀利华秘密标帜,华基八叶,圆满均等,如正开敷之形。此莲华台是实相自然智慧,莲华叶是大悲方便也。正以此藏为大悲胎藏曼荼罗之体,其馀三重是从此自證功德流出诸善知识入法界门耳。」秘藏记钞三曰:「经说曼荼罗来处,一切众生心中有八瓣肉团,是八叶莲华形也。于是处建立曼荼茶罗云胎藏界也。」三曼荼罗中,中台八叶院也。以从大日之胎藏出生三重之曼荼罗一切之诸尊故也。而谓之为胎藏者,佛之大悲慈护,爱育众生,犹如母于胎内之子,故云胎藏也。申言之,即欲以众生本具之胎藏之理,开示一切众生,而由佛之大悲胎藏而流出化他之法门,是胎藏界之曼荼罗也。因之对金刚界而言,金者智也,胎者理也,金者始觉也,胎者本觉也,金者从因向果也,胎者从果向因也,金者自利也,胎者利他也。大日经疏一曰:「次说修真言行大悲胎藏生大曼荼罗王,为满足彼诸未来世无量众生为救护安乐故。」同疏三曰:「以如来加持故,从佛菩提自證之德现八叶中胎藏身,从金刚密印现第一重金刚手等诸内眷属,从大悲万行现第二重摩诃萨埵诸大眷属,从普门方便现第三重一切众生喜见随类之身。」同疏四曰:「若行人自见中胎藏身时,即知一切众生悉有成佛因缘。」同五曰:「其中胎藏即是毗卢遮那自心八叶华也。」
【佛学常见辞汇】
众生本有的性德,摄持含藏一切如来的功德,如母胎摄藏婴儿,故称胎藏界。
莲华胜会
【佛学大辞典】
(杂名)行念佛之集会也。即莲社之类。空华丛谈一曰:「莲社始于东晋之慧远,莲华胜会始于赵宋之宗颐。」
【佛学常见辞汇】
修行念佛的集会。
莲华藏印
【佛学大辞典】
(印相)八秘密印之第三。梵Padma%sana。
莲华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莲华眼陀罗尼经之略名。
莲华部母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部五部,各有部主与部母,部主如国王,部母如王夫人。莲华部以白处观音为部母。又以法波罗蜜为部母。大日经疏五曰:「多罗之右置半拿啰嚩悉宁,译云白处。以此尊常在白莲中,故以为名。亦载天发髻冠,袭纯素衣,左手持开敷莲华,从此最白净处出生普眼,故此三昧名为莲华部母也。」秘藏记曰:「无量寿莲华部主,法波罗蜜为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