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荷屋
传说中用荷叶做屋顶的房子。亦指隐者之屋。《楚辞·九歌·湘夫人》:“芷葺兮荷屋,繚之兮杜衡。” 明 何景明 《明山草堂赋》:“山有枫兮江有竹,构蓀楣兮葺荷屋。”
《國語辭典》:楚服  拼音:chǔ fú
盛服,盛大妆饰的美丽服饰。《战国策。秦策五》:「异人至,不韦使楚服而见。」汉。高诱。注:「楚服,盛服。」
《漢語大詞典》:碧筒杯
亦作“ 碧筒杯 ”。亦作“ 碧桐杯 ”。 一种用荷叶制成的饮酒器。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酒食:“ 歷城 北有 使君林 , 魏正始 中, 郑 公 慤 三伏之际,每率宾僚避暑於此。取大莲叶置砚格上,盛酒三升,以簪刺叶,令与柄通,屈茎上轮菌如象鼻,传噏之,名为碧筩杯。” 宋 窦革 《酒谱·酒之事三》引作“碧筒杯”。 明 杨慎 《碧桐杯》:“ 唐 人《碧桐杯》诗:‘酒味杂莲气,香冷胜於冰。轮囷如象鼻,瀟洒絶青蝇。’” 清 赵翼 《小北门下看荷花》诗:“带得餘香晚归去,月明更醉碧筩杯。”亦省作“碧筩”、“碧筒”。 宋 苏轼 《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之三:“碧筩时作象鼻弯,白酒微带荷心苦。” 明 冯惟敏 《此景亭雨酌》词:“碧筒纵饮,清商朗謳,海天一雨彩虹收。” 明 高明 《琵琶记·琴诉荷池》:“金缕唱,碧筒劝,向冰山雪巘排佳宴。”
《漢語大詞典》:钿扇(鈿扇)
(1).镶嵌金、银、玉、贝等物的团扇。 清 吴伟业 《画兰曲》:“度曲佳人遮鈿扇,知书侍女下琼钩。”
(2).多比喻荷叶。 唐 白居易 《六年秋重题白莲》诗:“素房含露玉冠鲜,紺叶摇风鈿扇圆。” 宋 杨亿 《荷花》诗:“玉杯承露重,鈿扇起风多。”
《漢語大詞典》:裹鲊(裹鮓)
(1).经过腌制并用荷叶包裹而成的便于贮藏的鱼食品。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鱼鲊:“作裹鮓法:臠鱼,洗讫,则盐和糝。十臠为裹,以荷叶裹之,唯厚为佳,穿破则虫入。不復须水浸、镇迮之事。只三二日便熟,名曰‘曝鮓’。荷叶别有一种香,奇相发起香气,又胜凡鮓,有茱萸、橘皮则用;无亦无嫌也。”参见“ 裹鮓帖 ”。
(2). 晋 王羲之 《裹鲊帖》的省称。 元 赵孟頫 《论书》诗:“《裹鮓》若能长住世, 子鸞 未必可惊人。”
《漢語大詞典》:裹鲊帖(裹鮓帖)
晋 王羲之 《王右军集》卷二:“裹鮓味佳,今致君,所须可示,弗难。”世称《裹鮓帖》
《国语辞典》:团荷(团荷)  拼音:tuán hé
荷叶形略圆,故称为「团荷」。唐。李珣〈南乡子。乘䌽舫〉词:「带香游女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分类:荷叶叶形
《漢語大詞典》:荷叶杯(荷葉杯)
(1).本为 唐 教坊曲名。取 隋 殷英童 《采莲曲》中“荷叶捧成杯”句以为名。后用作词牌。分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三字,双调五十字,皆平韵仄韵互用。
(2).荷叶中心凹处下连茎,可刺穿茎作酒器饮用。 唐 白居易 《酒熟忆皇甫十》诗:“疎索柳花盌,寂寥荷叶杯。”按, 宋 王谠 唐语林·雅量载:“﹝ 李宗閔 ﹞喜饮酒,暑月临池,以荷为盃,满酌酒密繫,持近口,以筯刺而饮。”
《漢語大詞典》:獭伞(獺繖)
亦作“ 獭伞 ”。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八:“﹝ 丁初 ﹞出行塘,日暮迴,顾有一妇人,上下青衣,戴青繖,追后呼:‘ 初 掾待地。’…… 初 因急行,走之转远,顾视妇人,乃自投陂中,氾然作声,衣盖飞散,视之是大苍獭,衣繖皆荷叶也。”后因称荷叶为“獭伞”。繖,同“ 伞 ”。 元 杨维桢 《玉莲曲》:“波寒沉獭伞,愁杀野鸳鸯。”
分類:荷叶
《漢語大詞典》:碧芰
绿荷叶。《剪灯馀话·田洙遇薛涛联句记》:“黑铅铸剑难为锋,碧芰製衣寧御风?”
分類:绿荷荷叶
《漢語大詞典》:荷鼻
荷叶的蒂。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果六·莲藕:“﹝荷叶﹞出水者芰荷,蒂名荷鼻。”
分類:荷叶
《国语辞典》:太师交椅(太师交椅)  拼音:tài shī jiāo yǐ
靠背为荷叶花样的交椅。古时交椅只有栲栳样,宋人吴渊始制荷叶花样的靠背,因是特别为当时太师秦桧所制,故称为「太师交椅」。见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下》。后泛指座位宽大,有靠背和扶手的椅子。简称为「太师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