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荒落
(1).荒村。 宋 秦观 《游汤泉记》:“故墟荒落,晨汲暝舂。” 元 胡助 《怀来道中》诗:“荒落久寧静,富庶或成市。”
(2).荒芜冷落。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六:“下二里,过 补虚菴 。亦稍荒落,恐日暮不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喷水:“ 莱阳 宋玉叔 先生为部曹时,所僦第,甚荒落。” 陈毅 《过黄泛区书所见》诗:“三过 黄 泛区,走蹌踉。川原水洗,城社荒落,满目凄凉。”
(3).荒疏;衰退。资治通鉴·唐僖宗光启二年:“﹝ 朱玫 ﹞使 萧遘 为册文, 遘 辞以文思荒落。” 明 高启 《送徐以文序》:“顾余乃浮沉閭里间,卒荒落而无所成。” 清 戴名世 《〈庆历文读本〉序》:“余虽学殖荒落,而文章之事,与有责焉。”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劳劳独躯壳之事是图,而精神日就於荒落,新潮来袭,遂以不支。”
(4).即大荒落。岁阴名。 唐 卢照邻 《对蜀父老问》:“龙集荒落,律纪蕤宾,余自 丰镐 归於 五津 ,从王事也。”参见“ 大荒落 ”。
《漢語大詞典》:大荒落
亦作“ 大荒骆 ”。亦作“ 大芒落 ”。亦作“ 大芒骆 ”。 太岁运行到地支“巳”的方位,这一年称大荒落。尔雅·释天:“﹝ 太岁 ﹞在巳曰大荒落。”史记·天官书:“大荒骆岁:岁阴在巳,星居戌。”因以为十二地支中“巳”的别称。史记·历书:“祝犂大芒落四年。” 裴駰 集解:“芒,一作‘荒’。” 张守节 正义引 姚察 曰:“言万物皆炽盛而大出,霍然落之,故云荒落也。”史记·历书“彊梧大荒落四年” 唐 司马贞 索隐:“强梧,丁也。大芒骆,巳也。”
《漢語大詞典》:荒庭
荒芜的庭院。 唐 杜甫 《禹庙》诗:“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
分類:荒芜庭院
《漢語大詞典》:旷土(曠土)
荒芜的土地。礼记·王制:“无旷土,无游民,食节事时,民咸安其居。”旧五代史·晋书·高祖纪六:“ 邓 、 唐 、 随 、 郢 诸州,多有旷土。” 明 唐顺之 《救荒渰记》:“渰在邑西北十餘里,潦溢旱缩,不障不陂,弃为旷土,久不可艾。” 刘师培 《悲佃篇》:“收田之策有六:一曰清官地,二曰辟旷土……六曰买田。”
分類:荒芜土地
《漢語大詞典》:故墟
(1).遣址;废墟。后汉书·冯衍传下:“忠臣过故墟而歔欷,孝子入旧室而哀嘆。” 宋 陈师道 《秦少游字序》:“顾今二虏有可胜之势,愿効至计,以行天诛,回 幽夏 之故墟,弔 唐 晋 之遗人,流声无穷,为计不朽,岂不伟哉!” 清 刘大櫆 《吴君墓志铭》:“经 子推 之故墟,吊 公孙杵臼 之遗躅。”
(2).荒芜的田地;休闲地。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麻:“麻欲得良田,不用故墟。” 石声汉 注:“本书所谓‘故墟’,是指种植过而现在休闲的地。”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葵:“地不厌良,故墟弥善。”
《漢語大詞典》:榛荆
犹荆棘。形容荒芜。 唐 柳宗元 《首春逢耕者》诗:“故池想芜没,遗亩当榛荆。” 明 刘基 《醒斋铭》:“ 楚国 皆醉, 鄢 郢 榛荆。” 清 纳兰性德 《菩萨蛮·宿滦河》词:“榛荆满眼山城路,征鸿不为愁人住。”
分類:荆棘荒芜
《國語辭典》:疏芜(疏蕪)  拼音:shū wú
稀疏荒芜。《文选。谢朓。始出尚书省诗》:「邑里向疏芜,寒流自清泚。」
《漢語大詞典》:空院
荒芜冷寂的庭院。 唐 岑参 《故工部尚书苏公挽歌》之二:“旧堂阶草长,空院砌花开。” 唐 张祜 《题杭州孤山寺》诗:“断桥荒蘚涩,空院落花深。”
《國語辭典》:抛荒(拋荒)  拼音:pāo huāng
荒废。宋。无名氏〈一剪梅。宰相巍巍〉词:「山东、湖北又抛荒,好去经量!胡不经量?」
《漢語大詞典》:废斥(廢斥)
(1).废黜屏斥。 宋 苏轼 《与蔡景繁书》之一:“又念以重罪废斥,不敢復自比数於士友间。”明史·高攀龙传:“国家需才甚亟,废斥如此,后将焉继?”
(2).荒芜废弃。 清 恽敬 《重修松窦庵记》:“﹝ 悟增 ﹞闻 敬 游 松竇 ,请復住持,而田屋皆已废斥。”
《漢語大詞典》:荒畴(荒疇)
荒芜的田地。 三国 魏 曹植 《藉田论》之二:“夫农者,始於种,终於穫,泽既时矣,苗既美矣,弃而不耘,则故为荒畴。” 三国 魏 曹植 《送应氏》诗之一:“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復田。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
分類:荒芜田地
《漢語大詞典》:野荒
谓田亩荒芜。《汉书·武帝纪》:“详问隐处亡位,及寃失职,姦猾为害,野荒治苛者,举奏。” 颜师古 注:“野荒,言田亩不闢也。”三国志·魏志·杜袭传:“野荒民困,仓庾空虚。”
分類:田亩荒芜
《漢語大詞典》:芜绝(蕪絶)
废弃隔绝;荒芜断绝。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絶兮异域。” 唐 杜甫 《故右仆射相国曲江张公九龄》诗:“波涛良史笔,芜絶 大庾岭 。” 明 陈恭尹 《送李巷水兼寄相如》诗:“古道今芜絶,吾乡尚有人。”
《國語辭典》:荒瘠  拼音:huāng jí
土地荒芜、不肥沃。宋。苏轼〈答张文潜书〉:「惟荒瘠斥卤之地,弥望皆黄茅白苇。」
分類:荒芜肥沃
《漢語大詞典》:虚荒
虚妄荒诞。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李长吉》:“ 元和 中, 韩吏部 颇道其诗,云:‘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清也……鲸呿鰲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 金 元好问 《论诗》诗之二三:“曲学虚荒小説欺,俳谐怒駡岂诗宜?今人含笑古人拙,除却雅言都不知。”
荒芜,荒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阴沟水:“ 边韶 《老子碑》文云:‘ 老子 , 楚 相县 人也。’ 相县 虚荒,今属 苦 ,故城犹存,在 赖游乡 之东。”
《漢語大詞典》:麇鼯
亦作“麏鼯”。 獐子与鼯鼠。这两种动物活动于荒芜之地,故用以形容荒芜。 南朝 宋 鲍照 《芜城赋》:“坛罗虺蜮,阶鬭麏鼯。” 宋 苏轼 《到黄州谢表》:“投畀麏鼯之野,保全樗櫟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