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酥油草
多年生草本。秆直立,稠密丛生,外稃具短芒。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西南和华中等地。为羊最喜食的牧草。秆可作造纸原料。也称羊茅。 碧野 《天山景物记》:“在这直径三四丈宽的一圈沁绿的酥油草丛里,发现像夏天夜空里的繁星似的蘑菇。”
《漢語大詞典》:铁钱蕨(鐵錢蕨)
厥类植物,铁线厥科。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根茎匍匐。叶柄细弱,紫黑色,有光泽。小叶片扇形,外缘斜圆形,浅裂。生溪边和石上。为钙质土的指示植物。可供观赏和药用。
《漢語大詞典》:通泉草
玄参科植物名。一年生草本,春季开花。生于路旁荒野湿地和水稻田边。全草供药用,有清热、解毒、调经的功效。
《漢語大詞典》:甜叶菊(甜葉菊)
菊料植物。多年生草本。一年生植株高1米左右。叶含有“甜叶菊苷”,味极甜,是良好的天然甜味剂,用于食品工业或供糖尿病患者食用。
《國語辭典》:洋地黄(洋地黃)  拼音:yáng dì huáng
玄参科「毛地黄」的别名。参见「毛地黄」条。
《国语辞典》:叶甜菜(叶甜菜)  拼音:yè tián cài
植物名。藜科甜菜属,甜菜之变种,二年生草本。根部不肥厚,叶大型,叶柄长,叶面滑而有光泽,叶肉很厚。胞果褐色。嫩叶略带甜味,可食用。也称为「牛皮菜」、「厚皮菜」。
《漢語大詞典》:杏叶沙参(杏葉沙參)
亦称“ 杏参 ”。 多年生草本。或名荠苨。根入药,称南沙参。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荠苨:“﹝薺苨﹞其根如沙参,而叶如杏,故 河 南人呼为杏叶沙参。 苏颂 《图经》杏参即此也。”
《國語辭典》:续随子(續隨子)  拼音:xù suí zǐ
植物名。大戟科大戟属,二年生草本。茎高五十至七十公分,上部分枝成伞状,叶对生,在枝端为轮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叶柄不存。夏季开花,大戟花序顶生,花序梗二至四枝,再叉状分枝,苞片二枚,对生,总苞钟状,腺体四枚,黄紫色。蒴果扁三棱状球形。种子为利尿及峻下剂。原产欧洲地中海地区,广泛驯化于热带、亚热带。也称为「千金子」。
《漢語大詞典》:玄胡索
草名,延胡索的别称。多年生草本,有球状块茎。初夏开花,花紫红色。块茎入药,功能活血、利气、止痛。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延胡索﹝释名﹞引 好古 曰:“本名玄胡索,避 宋真宗 讳,改玄为延也。”
《國語辭典》:小蓟(小薊)  拼音:xiǎo jì
植物名,菊科蓟属:(1)多年生宿根草,茎高二、三尺。叶长椭圆,波状锯齿缘至缺刻缘,齿尖刺状。初夏开紫红色顶生头状花序,花冠筒状,瘦果长椭圆形。可入药,性味甘苦,具凉血、止血功效。也称为「刻叶刺儿菜」、「刺儿菜」。(2)「蓟」、「南国小蓟」、「绿蓟」之俗称。与前种之区分在本群之小花全为两性花,「刺儿菜」小花单性,雌雄异株。
《國語辭典》:小茴香  拼音:xiǎo huí xiāng
1.伞形科「茴香」、「怀香」的别名。参见「茴香」条。
2.伞形科「莳萝」、「野茴香」的别名。参见「莳萝」条。
《国语辞典》:小白菜  拼音:xiǎo bái cài
植物名。十字花科芸薹属,二年生草本。基生叶及下部茎生叶之叶柄肥厚,白色。可食用,亦可入药,具有却热、止咳、利肠胃等疗效。也称为「青菜」。
《国语辞典》:瓶尔小草(瓶尔小草)  拼音:píng ěr xiǎo cǎo
植物名。瓶尔小草科瓶尔小草属,多年生草本。高十至二十公分。茎圆柱形,短而直立,根匐匍地中如走茎状。共同柄长二至八公分,向上分出营养叶及孢子叶。营养叶为单叶,卵圆形,基部心形或楔形,叶端钝或小突尖,网状脉,全缘。孢子叶自营养叶伸出,线形穗状,较营养叶长。孢子囊穗长三至四公分,线形,孢子囊有三十至五十对,二列并排。
《国语辞典》:牻牛儿苗(牻牛儿苗)  拼音:máng niú ér miáo
植物名。香叶草科牻牛儿苗属,多年生草本。茎细长匍匐,叶对生、掌状三至五裂,叶柄长。夏日开花,色白或粉红、紫红。蒴果圆柱形,五瓣裂,开裂时裂瓣沿主轴由基部向上反卷。茎可作中药。
《国语辞典》:十字花科  拼音:shí zì huā kē
双子叶植物的一科。多为草本,少部分为木本。单叶或羽状复叶,互生,无托叶。花两性,总状花序;花瓣四枚,雄蕊六枚,子房上位,二室。果为角果。因花瓣呈十字形排列,故称为十字花科。常见的蔬菜和油料作物,如白菜、甘蓝、萝卜、花椰菜、大头菜等,均属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