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荆枝茂
 
荆树


《艺文类聚》卷八十九
周景式《孝子传》:古有兄弟,忽欲分异,出门见三荆同株,接叶连阴。叹曰:『木犹欣然聚,况我而殊哉』,遂还为雍和。

例句

虚说古贤龙虎盛,谁攀荆树上金台。 黄滔 贺清源仆射新命

到日荆枝应便茂,别时珠泪不须流。 黄滔 送人往苏州觐其兄

典故 
三荆树
 

《艺文类聚》卷八十九〈木部下·荆〉~548~
《孝子传》曰。古有兄弟。忽欲分异。出门见三荆同株。接叶连阴。叹曰。木犹欣聚。况我而殊哉。还为雍和。
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
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赀,皆平均,惟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欲破三片。明日,就截之,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然。真往见之,大惊,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问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不复解树,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合财宝,遂为孝门。真仕至太中大夫。

简释

三荆:喻指兄弟。晋陆机《豫章行》:“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


例句

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 陆机 豫章行

《漢語大詞典》:荆枝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紫荆树:“京兆 田真 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貲皆平均;惟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破三片,明日就截之。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然。 真 往见之,大惊,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顦顇,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不復解树。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合财宝,遂为孝门。”后因以“荆枝”喻兄弟骨肉同气连枝。 唐 杨炯 《恒州刺史王公神道碑》:“兄 国卬 , 穀州 刺史;弟 国稀 , 仁州 刺史:荆枝擢秀,棣萼生光。” 唐 黄滔 《送人往苏州觐其兄》诗:“到日荆枝应便茂,别时珠泪不须流。”
《漢語大詞典》:荆钗(荆釵)
(1).荆枝制作的髻钗。古代贫家妇女常用之。 唐 李山甫 《贫女》诗:“平生不识绣衣裳,閒把荆釵亦自伤。” 明 潘绂 《老女吟》:“无端忽听邻家语,笑整荆釵独闭门。”参见“ 荆釵布裙 ”。
(2).借指贫家妇女。 宋 范成大 《腊月村田乐府,分岁词》:“荆釵劝酒仍祝愿:‘但愿尊前且强健!’” 元 房皞 《贫家女》诗:“持身但如冰雪清,德耀荆釵有令名。” 清 陈维嵩 《减字木兰花·岁暮灯下》词:“零落而今,累汝荆釵伴藁砧。”
(3).指《荆钗记》。 元 柯丹丘 作。现今流传者多为 明 人改本。写 宋 王十朋 与妻 钱玉莲 双双拒绝权贵威逼,夫妻忠贞相爱的故事。 清 李渔 《比目鱼·发端》:“ 刘旦 生来饶艷质, 谭生 一见钟情极,默订鸞凰人不识。遭母逼……演《荆釵》,双双沉溺。”按,此谓重演《荆钗记》故事,形容双方爱情真挚。
《國語辭典》:荆钗布裙(荊釵布裙)  拼音:jīng chāi bù qún
用荆枝为钗,用粗布为裙。指贫穷或节俭妇女粗劣的服饰。南朝宋。虞通之〈为江教让尚公主表〉:「荆钗布裙,足得成礼。」《浮生六记。卷三。坎坷记愁》:「况锦衣玉食者,未必能安于荆钗布裙也。」也作「布裙荆钗」、「荆钗布袄」、「荆钗裙布」、「裙布荆钗」。
《漢語大詞典》:钗荆(釵荆)
荆枝代作之钗。贫苦妇女的饰物。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五娘剪发卖发》:“裙布釵荆今已竭,萱花椿树连摧折。”参见“ 釵荆裙布 ”。
《漢語大詞典》:钗荆裙布(釵荆裙布)
以荆代钗,以布作裙。比喻贫困。语出太平御览卷七一八引 汉 刘向 列女传:“ 梁鸿 妻 孟光 ,荆釵布裙。”红楼梦第五七回:“因 薛姨妈 看见 邢岫烟 生得端雅稳重,且家道贫寒,是个釵荆裙布的女儿,便欲説给 薛蟠 为妻。”
分類:贫困
《漢語大詞典》:焍黄
古代龟卜的祓龟之法。烧荆枝灼龟占卜之前,先持龟甲以黄绢裹粱米、鸡蛋周环而祝之。史记·龟策列传:“祝曰:‘今日吉,谨以粱卵焍黄祓去玉灵之不祥。’” 司马贞 索隐:“焍,灼龟木也,音‘次第’之‘第’。言烧荆枝更递而灼,故有焍名。一音梯,言灼之以渐,如有阶梯也。黄者,以黄绢裹粱卵以祓龟也。”
《漢語大詞典》:荆笄
用荆枝制成的发簪。借指贫妇。 宋 苏轼 《西山戏题武昌王居士》诗:“荆笄供膾愧搅聒,乾锅更戛甘瓜羹。”
分類:荆枝
《漢語大詞典》:灼钻(灼鑽)
灼龟之钻木。钻木取生荆枝或生坚木为之。烧热钻木灼龟甲以占卜。史记·龟策列传:“卜先以造灼钻,钻中已,又灼龟首,各三。”
《国语辞典》:荆钗布袄(荆钗布袄)  拼音:jīng chāi bù ǎo
以荆枝为钗,以粗布为袄。指妇女朴素的服饰。元。汪元亨〈沉醉东风。快结果钱山邓通〉曲:「妻从俭荆钗布袄,子甘贫陋巷箪瓢。」也作「荆钗布裙」。
《國語辭典》:荆钗布裙(荊釵布裙)  拼音:jīng chāi bù qún
用荆枝为钗,用粗布为裙。指贫穷或节俭妇女粗劣的服饰。南朝宋。虞通之〈为江教让尚公主表〉:「荆钗布裙,足得成礼。」《浮生六记。卷三。坎坷记愁》:「况锦衣玉食者,未必能安于荆钗布裙也。」也作「布裙荆钗」、「荆钗布袄」、「荆钗裙布」、「裙布荆钗」。
《国语辞典》:荆钗裙布(荆钗裙布)  拼音:jīng chāi qún bù
以荆枝为发钗,以粗布制裙。指妇女朴素的服饰。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妾身荆钗裙布,愿同甘苦。」明。无名氏《寻亲记》第二一出:「荆钗裙布,还有甚妖娆?」也作「荆钗布裙」。
《國語辭典》:三荆(三荊)  拼音:sān jīng
1.地名。后魏时置荆州于穰县(今河南省邓县),置南荆州于安昌(今河南省确山县),置东荆州于沘阳(今河南省沘阳县),合称为「三荆」。
2.一棵有三分枝的荆树。比喻同胞手足。晋。陆机〈豫章行〉:「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