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尨茸  拼音:méng róng
杂多纷乱的样子。《左传。僖公五年》:「狐裘尨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分類:丛杂杂乱
《骈字类编》:赤茸
唐 杨炯 紫骝马 蛇弓白羽箭,鹤辔赤茸鞦。
《漢語大詞典》:濛茸
迷茫貌。 唐 无名氏 《撷芳词》:“风摇荡,雨濛茸,翠条柔软花头重。” 前蜀 贯休 《春末兰溪道中作》诗:“山花零落红与緋,汀烟濛茸江水肥。”
《國語辭典》:麋茸  拼音:mí róng
麋角初生时,细短肿起的毛茸。与鹿茸相似。
《漢語大詞典》:菶茸
茂密貌。文选·潘岳〈射雉赋〉:“稊菽藂糅,蘙薈菶茸。” 徐爰 注:“蘙薈菶茸,深穊貌。” 唐 白居易 《养竹记》:“刑餘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菶茸薈鬱,有无竹之心焉。”
《骈字类编》:沙茸
《國語辭典》:蓬茸  拼音:péng róng
草木茂盛的样子。汉。张衡〈西京赋〉:「苯䔿蓬茸,弥皋被冈。」
《國語辭典》:茏茸(蘢茸)  拼音:lóng róng
丛聚的样子。汉。司马相如〈大人赋〉:「攒罗列聚,丛以茏茸兮。」
《分类字锦》:嫩茸(嫩茸)
唐扶 和兵部郑侍郎省中四松诗 嫩茸含细粉,初叶泛新杯。
分类:
《漢語大詞典》:驼茸(駝茸)
亦作“駞茸”。 即驼绒。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比及山顶,亟挟纊两重,又加毳衲駞茸之裘。” 明 刘基 《过闽关》诗之四:“江花巧似驼茸白,山果浑如码碯般。”《金瓶梅词话》第七二回:“驼茸氊斗帐,龟背锦屏风。”参见“ 驼绒 ”。
分類:驼绒
《國語辭典》:驼绒(駝絨)  拼音:tuó róng
1.骆驼毛。
2.骆驼毛织成的毛织品。
《漢語大詞典》:茸线(茸線)
刺绣用的绒线。元史·舆服志一:“﹝玉輅﹞盖四周垂流苏八,饰以五色茸线,结网五重。”
分類:刺绣绒线
《分类字锦》:茸头(茸头)
柳宗元祭纛文惟昔沣有大特化为巨梓秦人凭神乃建茸头是为兵主
分类:旌旗
《漢語大詞典》:茸母
草名。即鼠曲草。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鼠曲草:“鼠耳,言其叶形如鼠耳,又有白毛蒙茸似之,故北人呼为茸母。” 明 杨慎 丹铅总录·诗话·茸母孟婆:“ 宋徽宗 在北虏,清明日诗曰:‘茸母初生认禁烟,无家对景倍凄然。’”
《漢語大詞典》:白茸茸
见“ 白绒绒 ”。
《漢語大詞典》:白绒绒(白絨絨)
亦作“ 白茸茸 ”。 洁白、松软的样子。 逯斐 《夜航》二:“只见碧绿碧绿的芦杆上,开过了的芦花,白绒绒的,粉色的,像是一张张小旗竖在芦顶上,迎风飘摇。” 水飞 《小杨树》诗:“然后我们紧紧地拉起手儿来,围着白茸茸杨花迎风飘飞的树,放声地唱起快乐的歌,纵情地跳起狂欢的舞!”《人民文学》1977年第3期:“在这白茸茸的道路上,清晰地印着一长串花瓣似的解放鞋的鞋印。”
分類:洁白松软
《漢語大詞典》:茸密
茂密。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盖其内木石茸密,非如外峰可以一览尽耳。”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路由夹崖中曲折上升,两岸高木蟠空,根纠垂崖外,其上竹树茸密,覆阴排幙。”
分類:茂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