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38,分56页显示  上一页  49  50  51  52  53  55  56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茶末
茶堂
茶汤
茶汤会
茶毗
茶鼓
茶头
普茶
奠茶
沩山摘茶
点茶汤
点茶
劝茶
茶禅一味
茶字门
茶末
【佛学大辞典】
(饮食)禅林之语。茶之为细末者,所谓末茶是也。见象器笺十七。
茶堂
【佛学大辞典】
(堂塔)禅林中,在法堂后,寝堂前,住持行礼之处,即方丈也。见象器笺二。
茶汤
【佛学大辞典】
(仪式)茶与汤也。凡禅家之法,每日于佛前祖前灵前供茶汤为恒例。又新住持晋山时等,有点茶点汤之礼。先点茶后点汤。【又】有称观音等诸佛为茶汤日者,与缘日相类,其日参诣者,谓有特别之利益。
茶汤会
【佛学大辞典】
(行事)以茶汤开筵也。俗以茶会谓为「茶汤。」松源岳禅师录有茶汤会之颂。
茶毗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此云焚烧。旧译阇维。讹也。见翻译名义集。正字通曰:「梵言阇维即茶毗,僧死而焚之也。」或作阇毗,亦作荼毗,译音字本无定,荼茶古本一字,尤易混也。
茶鼓
【佛学大辞典】
(物名)于祖忌献茶汤时,或茶礼汤礼时所鸣之鼓也。见象器笺十八。
茶头
【佛学大辞典】
(职位)禅林司煎点茶者。在诸寮舍。
普茶
【佛学大辞典】
(仪式)广飨一般大众以茶也。
奠茶
【佛学大辞典】
(仪式)供茶于佛前祖前灵前也。凡禅规以奠茶奠汤为恒例。又葬式据棺于龛堂后,有奠茶奠汤之佛事。茶与汤之前后,午后先汤后茶,午后先茶后汤。必并供。
沩山摘茶
【佛学大辞典】
(公案)「沩山与仰山摘茶次。沩云:终日祇闻子声,不见子形。仰遂撼茶树。沩云:子祇得其用,不得其体。仰云:和尚祇得其体,不得其用。沩云:放子三十棒。」见宗门葛藤集上。
点茶汤
【佛学大辞典】
(仪式)与点茶同。又言点茶点汤。
点茶
【佛学大辞典】
(仪式)点者以茶筅点汤,又点冷水于汤也。文公家礼曰:「主妇执茶筅,执事者执汤瓶随之,点茶。盖以神主椟前先设盏托,至是乃注汤于盏,用茶筅点之耳。古人饮茶用末。所谓点茶者,先置末茶于器中,然后投以滚汤,点以冷水。而用茶筅调之,今人烧汤煎叶茶,而此犹云点茶者,存旧也。」
劝茶
【佛学大辞典】
(杂语)劝吃茶也。禅苑于食后,有向人劝茶之礼。见象器笺十。
茶禅一味
【俗语佛源】
意指禅味与茶味是同一种兴味。语出于《日本禅师录》。利休居士曾说:茶室品茗是修行得道的最好办法。打水取薪,煮水沏茶,供于佛、施于人,自己也喝上一口,室内有花有香,人人都可以从这里寻找到佛祖的胜迹。茶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唐代陆羽曾著《茶经》,对于茶的种植、采摘、焙制、饮用等都作过详细记述。形成独特的茶文化。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荣西和尚将茶叶带到日本,并著《吃茶养生记》,将饮茶与修禅结合起来,在饮茶过程中体味清虚淡远的禅意,后在日本逐渐形成有详细仪规的「茶道」。日本山上宗二之茶书《山上宗二记》曰:「茶道是从禅宗而来的,同时以禅宗为依归」。泽庵宗彭《茶禅同一味》曰:「茶意即禅意,舍禅意即无茶意。不知禅味,亦不知茶味。」「茶禅一味」即源于这种独特的茶文化。(亦西)
茶字门
【三藏法数】
(茶,徒解切),茶,梵语具云茶阇他,华言不热。谓知一切法,无热恼相。故经云:唱茶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曰普轮。疏云:悟一切法,离热恼秽,得清凉故,是普摧义,谓轮能摧碾一切烦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