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蚕茧(蠶繭)  拼音:cán jiǎn
蚕吐丝作成的茧。《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乐羊子妻传》:「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南朝梁。萧子显〈燕歌行〉:「明珠蚕茧勉登机,郁金香蘤特香衣。」
《國語辭典》:重茧(重繭)  拼音:chóng jiǎn
1.手上或脚上所生的硬皮。《战国策。宋策》:「墨子闻之,百舍重茧,往见公输般。」
2.厚的绵衣。《左传。襄公二十一年》:「重茧衣裘,鲜食而寝。」
《漢語大詞典》:雪茧(雪繭)
雪白的蚕茧。 宋 杨万里 《谢福建茶使吴德华送东坡新集》诗:“纸如雪茧出玉盆,字如霜雁点秋云。” 元 赵孟俯 《题耕织图·织五月》诗:“老蚕成雪茧,吐丝乱纷紜。” 元 王逢 《寒机女辞》:“鸳鸯机满东西舍,雪茧繰来日相射。”
分類:雪白蚕茧
《漢語大詞典》:茧馆(繭館)
饲蚕之馆。 汉 蔡邕 《汉交趾都尉胡府君夫人黄氏神诰》:“採柔桑于蚕宫,手三盆于茧馆者,盖三十年。” 宋 梅尧臣 《和孙端叟蚕具·蚕馆》:“ 汉 仪后亲蚕,採桑来茧馆。”
《漢語大詞典》:冰茧(冰繭)
冰蚕所结的茧。常用作普通蚕茧的美称。 唐 王起 《冰蚕赋》:“蚕事登矣,必因之而剖冰茧。” 宋 范成大 《咏吴中二灯·琉璃毬》:“龙综繅冰茧,鱼文缕玉英。” 明 刘基 《琴歌赠刘元明》:“龙门独树冰茧弦,空林霜清鸣暗泉。” 清 纳兰性德 《金缕曲·再用秋水轩旧韵》:“趁皓月,光浮冰茧,恰与花神供写照,任泼来澹墨无深浅。持素障、夜中展。”
《漢語大詞典》:茧蚕(繭蠶)
吐丝做茧之蚕。 唐 杜牧 《句溪夏日送卢霈秀才归王屋山将欲赴举》诗:“野店自纷箔,茧蚕初引丝。”
分類:吐丝
《漢語大詞典》:抽茧(抽繭)
(1).抽引茧丝。 南朝 梁 陆倕 《新刻漏铭》:“微若抽茧,逝如激电。”
(2).喻引出其言论加以申述。 曼华 《同盟会时代民报始末记》:“《民报》之出,殆首在廓清反动言论,抽茧剥蕉,而后革命理论之真諦以明。”
《漢語大詞典》:丝茧(絲繭)
亦作“ 丝蠒 ”。 蚕茧。亦指养蚕缫丝等工作。《礼记·内则》:“执麻枲,治丝茧,织紝组紃。”吕氏春秋·上农:“后妃率九嬪蚕於郊,桑於公田,是以春秋冬夏皆有麻枲、丝茧之功,以力妇教也。” 汉 刘向 列女传·宋鲍女宗:“夫死不嫁,执麻枲,治丝蠒,织紝组紃,以供衣服,以事夫室。”
《骈字类编》:八茧(八茧)
唐 李贺 南园十三首 其二 长腰健妇偷攀折,将喂吴王八茧蚕。
《漢語大詞典》:春茧(春繭)
亦作“ 春蠒 ”。
(1).春季的蚕茧。 宋 范成大 《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桑蚕春茧劝,花蝶夜蛾迎。” 宋 陆游 《宿武连县驿》诗:“宦情薄似秋蝉翼,乡思多於春茧丝。”
(2).用春蚕丝织成的锦袍。 唐 皮日休 《和鲁望风人》之一:“莫言春茧薄,犹有万重思。”
(3).食品名。犹今之春卷。 宋 吴自牧 梦粱录·荤素从食店载有“子母春蠒”、“活糖沙馅诸色春蠒”、“莱萃皮春蠒”等名目。参阅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市食
《骈字类编》:野茧(野茧)
宋 朱松 记草木杂诗七首 其五 吉贝 茸茸鹅毳净,一一野茧抽。
《骈字类编》:瓮茧(瓮茧)
杨维桢 琵琶怨弦抽瓮茧五色豪 双成十指声嘈嘈。
《骈字类编》:一茧(一茧)
神异经东北有桑树高八十丈其上自冇蚕作茧长三尺缲一茧得丝一觔 王筠行路难已缲一茧催衣缕复捣百和薰衣香一范成大雪巢诗堂燕几番炎热冰蚕 茧绸缪
《分类字锦》:献茧(献茧)
礼记孟夏之月蚕事毕后妃献茧乃收茧税以桑为均郑注后妃献茧者内命妇献茧于后妃收茧税者收于外命妇正义后妃献茧者谓后妃受内命妇之献茧乃收茧税者谓既受内命妇献茧乃收外命妇茧之赋税
礼记孟夏之月蚕事毕后妃献茧
分类:德范亲蚕
《骈字类编》:双茧(双茧)
唐 韩愈 同宿联句 欲知心同乐,双茧抽作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