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48,分50页显示  上一页  33  34  35  36  37  39  40  41  4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乐嗟苦咄
离琴苦调
伶仃孤苦
零丁孤苦
佛类词典
八大辛苦
八苦
十一苦法
十苦
三界八苦
三界苦轮
三苦
三种心苦
三种身苦
大苦海
大悲代受苦
《漢語大詞典》:乐嗟苦咄(樂嗟苦咄)
高兴时招唤,不高兴时责骂。形容对人态度恶劣。鹖冠子·博选:“博选者以五至为本者也……凭几据杖指麾而使则厮役者至,乐嗟苦咄则徒隶之人至矣。” 陆佃 注:“乐则嗟之,苦则咄之,不礼甚矣,苟非无耻之人岂所甘心哉。”
《分类字锦》:离琴苦调(离琴苦调)
钱起 送褚大落第东归诗 离琴弹苦调,美人惨向隅。
分类:离别
《國語辭典》:伶仃孤苦  拼音:líng dīng gū kǔ
孤单贫苦,无依无靠。《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至于何玉凤姑娘,一个世家千金小姐,弄得一身伶仃孤苦,有如断梗飘蓬。」也作「孤苦伶仃」。
《國語辭典》:零丁孤苦  拼音:líng dīng gū kǔ
孤单贫苦,无依无靠。《文选。李密。陈情表》:「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也作「孤苦伶仃」。
八大辛苦
【佛学大辞典】
(名数)八苦也。(参见:苦)
【佛学常见辞汇】
即八苦。(参见:八苦)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豆祛Duh!kha,逼恼身心之谓也。佛地经五曰:「逼恼身心名苦。」大乘义章二曰:「逼恼名苦。」
【三藏法数】
苦即逼迫之义,谓或遇恶缘恶境,身心受其逼迫。要览云:逼恼身心曰苦。是也。
八苦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苦)
【佛学大辞典】
(名数)前五苦中,开生老病死苦为四苦。涅槃经十二曰:「八相为苦: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盛阴苦。」
【佛学常见辞汇】
一、生苦,即出生时的痛苦;二、老苦,即年老体弱的痛苦;三、病苦,即患病时的痛苦;四、死苦,即临死时的痛苦;五、爱别离苦,即与所爱分离的痛苦;六、怨憎会苦,即与仇人见面的痛苦;七、求不得苦,即所求不遂的痛苦;八、五阴炽盛苦,即五阴的作用炽盛,盖覆真性,故死了之后,复须再生。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一、生苦〕,生苦有五种:一者,受胎。谓识托母胎之时,在母腹中,窄隘不净。二者,种子。谓识托父母遗体,其识种子,随母气息出入,不得自在。三者,增长。谓在母腹中,经十月日,内热煎煮,身形渐成,住在生脏之下,熟脏之上,间夹如狱。四者,出胎。谓初生下,有冷风、热风吹身,及衣服等物触体,肌肤柔嫩,如被物刺。五者,种类。谓人品有贵富贫贱,相貌有残缺妍丑,是名生苦。
〔二、老苦〕,老苦有二种:一者,增长。谓从少至壮,从壮至衰,气力羸少,动止不宁。二者,灭坏。谓盛去衰来,精神耗减,其命日促,渐至朽坏,是名老苦。
〔三、病苦〕,病苦有二种:一者,身病。谓四大不调,众病交攻。若地大不调,举身沉重。水大不调,举身胖肿。火大不调,举身蒸热。风大不调,举身倔强。二者,心病。谓心怀苦恼,忧切悲哀,是名病苦。
〔四、死苦〕,死苦有二种:一者,病死。谓因疾病,寿尽而死。二者,外缘。谓或遇恶缘,或遭水火等难而死,是名死苦。
〔五、爱别离苦〕,谓常所亲爱之人,乖违离散,不得共处,是名爱别离苦。
〔六、怨憎会苦〕,谓常所怨雠憎恶之人,本求远离,而反集聚,是名怨憎会苦。
〔七、求不得苦〕,谓世间一切事物,心所爱乐者,求之而不能得,是名求不得苦。
〔八、五阴盛苦〕,五阴者,色受想行识也。阴即盖覆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不令显发也。盛即盛大之义,谓前生、老、病、死等众苦聚集,故名五阴盛苦。
八苦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苦)
【佛学大辞典】
(名数)前五苦中,开生老病死苦为四苦。涅槃经十二曰:「八相为苦: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盛阴苦。」
【佛学常见辞汇】
一、生苦,即出生时的痛苦;二、老苦,即年老体弱的痛苦;三、病苦,即患病时的痛苦;四、死苦,即临死时的痛苦;五、爱别离苦,即与所爱分离的痛苦;六、怨憎会苦,即与仇人见面的痛苦;七、求不得苦,即所求不遂的痛苦;八、五阴炽盛苦,即五阴的作用炽盛,盖覆真性,故死了之后,复须再生。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一、生苦〕,生苦有五种:一者,受胎。谓识托母胎之时,在母腹中,窄隘不净。二者,种子。谓识托父母遗体,其识种子,随母气息出入,不得自在。三者,增长。谓在母腹中,经十月日,内热煎煮,身形渐成,住在生脏之下,熟脏之上,间夹如狱。四者,出胎。谓初生下,有冷风、热风吹身,及衣服等物触体,肌肤柔嫩,如被物刺。五者,种类。谓人品有贵富贫贱,相貌有残缺妍丑,是名生苦。
〔二、老苦〕,老苦有二种:一者,增长。谓从少至壮,从壮至衰,气力羸少,动止不宁。二者,灭坏。谓盛去衰来,精神耗减,其命日促,渐至朽坏,是名老苦。
〔三、病苦〕,病苦有二种:一者,身病。谓四大不调,众病交攻。若地大不调,举身沉重。水大不调,举身胖肿。火大不调,举身蒸热。风大不调,举身倔强。二者,心病。谓心怀苦恼,忧切悲哀,是名病苦。
〔四、死苦〕,死苦有二种:一者,病死。谓因疾病,寿尽而死。二者,外缘。谓或遇恶缘,或遭水火等难而死,是名死苦。
〔五、爱别离苦〕,谓常所亲爱之人,乖违离散,不得共处,是名爱别离苦。
〔六、怨憎会苦〕,谓常所怨雠憎恶之人,本求远离,而反集聚,是名怨憎会苦。
〔七、求不得苦〕,谓世间一切事物,心所爱乐者,求之而不能得,是名求不得苦。
〔八、五阴盛苦〕,五阴者,色受想行识也。阴即盖覆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不令显发也。盛即盛大之义,谓前生、老、病、死等众苦聚集,故名五阴盛苦。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豆祛Duh!kha,逼恼身心之谓也。佛地经五曰:「逼恼身心名苦。」大乘义章二曰:「逼恼名苦。」
【三藏法数】
苦即逼迫之义,谓或遇恶缘恶境,身心受其逼迫。要览云:逼恼身心曰苦。是也。
十一苦法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阿练若,二乞食,三一处坐,四一时食,五正中食,六不择家食,七守三衣,八坐树下,九露坐闲静处,十著补衲衣,十一在冢间。若有人于十一年中,学此苦法,即于现身成阿那含,转身即成阿罗汉。见增一阿含经四十六。
【佛学常见辞汇】
阿练若、乞食、一处坐、一时食、正中食、不择家食、守三衣、坐树下、露坐闲静处、著补衲衣、在冢间住。若有人能于十一年中学习此苦法,则此生可得阿那含果,再生可得阿罗汉果。
十苦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苦)
【佛学大辞典】
(名数)菩萨藏经云:人有十苦逼迫,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愁苦,六怨苦,七苦受,是三受中之苦受也,八忧苦,九病恼苦,十流转大苦。见释氏要览一。
【佛学常见辞汇】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愁苦、怨苦、苦受苦、忧苦、病恼苦、生死流转苦。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豆祛Duh!kha,逼恼身心之谓也。佛地经五曰:「逼恼身心名苦。」大乘义章二曰:「逼恼名苦。」
【三藏法数】
苦即逼迫之义,谓或遇恶缘恶境,身心受其逼迫。要览云:逼恼身心曰苦。是也。
三界八苦
【佛学大辞典】
(术语)在迷界之八苦。即生老病死之四苦与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之四苦也。(参见:苦)
【佛学常见辞汇】
生活在三界中的人们有八种的痛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豆祛Duh!kha,逼恼身心之谓也。佛地经五曰:「逼恼身心名苦。」大乘义章二曰:「逼恼名苦。」
【三藏法数】
苦即逼迫之义,谓或遇恶缘恶境,身心受其逼迫。要览云:逼恼身心曰苦。是也。
三界苦轮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界之迷苦界,为有罪恶众生生死轮回之境界。故名。
三苦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苦苦,由苦事之成而生苦恼者。二、坏苦,由乐事之去而生苦恼者。三、行苦,行者迁流之义,由一切法之迁流无常而生苦恼者。欲界有三苦。色界有坏苦行苦。无色界有行苦。无量寿经上曰:「以诸法药救疗三苦。」法华经信解品曰:「以三苦故,于生死中,受诸热恼。」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苦苦,自寒热饥渴等苦缘所生之苦。二坏苦,乐境坏时所生之苦。三行苦,为一切有为法无常迁动之苦。见俱舍论二十二,三藏法数十二。【又】数论三苦,依内,依外,依天也。依内者,身心之苦。依外者,由人物害来之苦。依天者,由风雪等来之苦。见金七十论上。
【佛学常见辞汇】
苦苦、坏苦、行苦。苦苦是心身受苦时所生的苦;坏苦是偶现之乐境失去时所感受的苦;行苦是诸行无常迁流不息不得安定的苦。欲界三苦俱全,色界只有坏行二苦,无色界则只有行苦。
【三藏法数】
(出析玄记)
〔一、苦苦〕,谓有漏五阴之身,性常逼迫,名苦。又与苦受相应,即苦上加苦,故名苦苦。(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二、坏苦〕,谓乐相坏时,苦相即至,名为坏苦。即乐极悲生是也。
〔三、行苦〕,行苦者,即有漏之法,四相迁流,常不安隐故也。(四相者,生相、住相、异相、灭相也。)
三种心苦
【佛学大辞典】
(名数)谓贪,瞋,痴,之三毒烦恼也。
三种身苦
【佛学大辞典】
(名数)言老,病,死,之三苦也。
【佛学常见辞汇】
老、病、死。
大苦海
【佛学大辞典】
(譬喻)谓六道生死之苦也。智度论五曰:「没大苦海不自觉知。」
大悲代受苦
【佛学大辞典】
(术语)言菩萨之大悲心代众生受地狱之苦也。请观音经曰:「众生若闻名,离苦得解脱,亦游戏地狱,大悲代受苦。」智度论四十九曰:「佛自说,本愿大心为众生故,所谓为一一人故于无量劫代受地狱苦,乃至令是人集行功德作佛入无馀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