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刻论(刻論)
苛刻地评论。 清 周亮工 《与吴冠五书》:“论既正,又足以痛快人心,似不当刻论之矣。”
分類:苛刻评论
《漢語大詞典》:苛文
苛刻的法令。 汉 刘向 列女传·齐宿瘤女:“ 桀 紂 不自饰以仁义,习为苛文。造为高臺深池;后宫蹈綺縠,弄珠玉,意非有饜时也。”
分類:苛刻法令
《國語辭典》:陡峻  拼音:dǒu jùn
地势高而陡。《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再行过去,有陡峻高山遮在面前,绕山走去,多是深林。」
《漢語大詞典》:残苛(殘苛)
残酷苛刻。 唐 周昙 《傅昭》诗:“为政残苛兽亦飢,除飢机在养疲羸。”
分類:残酷苛刻
《漢語大詞典》:清刻
清严苛刻。史记·货殖列传:“ 徐 、 僮 、 取虑 ,则清刻,矜己诺。”北史·郦道元传:“以 道元 执法清刻,自太傅掾引为侍御史。”南史·毛惠素传:“ 惠素 吏才强济,而临事清刻。”
分類:严苛苛刻
《國語辭典》:峻刻  拼音:jùn kè
严峻苛刻。《宋书。卷五三。谢方明传》:「江东民户殷盛,风俗峻刻,强弱相陵,奸吏蜂起,符书一下,文摄相续。」也作「严刻」。
《漢語大詞典》:苛峻
苛刻严厉。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 东坡 守 杭 ……时治党籍方苛峻。”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三·指摘科场:“ 北京 兆主试一差,皆目为苦海。戊子指摘尤苦,至覆试而犹未定。 饶比部 疏更苛峻。”
分類:苛刻严厉
《漢語大詞典》:刻虐
(1).苛刻凶残。南史·恩倖传·戴明宝:“ 显度 刻虐为百姓疾,比当除之。” 宋 苏轼 《乞罢税务岁终赏格状》:“臣至 淮南 ,体访得诸处税务,自数年来,刻虐日甚,商旅为之不行。”
(2).侵害。明史·云南土司传二·麓川:“ 陇川 致乱,皆由 恭项 暴杀无辜,刻虐 蛮 人。”
《漢語大詞典》:刻切
苛刻严厉;尖刻。资治通鉴·汉哀帝建平四年:“ 宣 语虽刻切,上以 宣 名儒,优容之。” 宋 王安石 《张刑部诗序》:“刑部 张君 诗若干篇,明而不华,喜讽道而不刻切。”
《漢語大詞典》:苛重
苛刻繁重。例如:苛重的租税。
《漢語大詞典》:暴苛
残暴苛刻。宋史·陈希亮传:“ 徐州 守暴苛,以细过籍民产数十家,获小盗,使必自诬抵死。”
分類:残暴苛刻
《國語辭典》:严苛(嚴苛)  拼音:yán kē
严厉刻酷。《晋书。卷三六。卫瓘传》:「弱冠为魏尚书郎,时魏法严苛,母陈氏忧之。」《明史。卷一二八。章溢传》:「时廷臣伺帝意,多严苛,溢独持大体。」
《國語辭典》:冷酷  拼音:lěng kù
对人苛刻、毫无感情。如:「他真是个冷酷无情的人。」《孽海花》第二七回:「清帝一脚跨进宫门,抬头一看,倒吃了一惊,祇见太后满面怒容,脸色似岩石一般的冷酷,端坐在宝座上。」
《漢語大詞典》:刻法
(1).苛刻的法律。 汉 陆贾 新语·至德:“岂恃坚甲利兵,深刑刻法,朝夕切切,而后行哉?”
(2).雕、刻的技法。 鲁迅 《书信集·致陈铁耕》:“十五张连环图画,我是看得懂的,因为我们那里也有这故事,但构图和刻法,却诚如来信所说,有些草率。”
《國語辭典》:苛切  拼音:kē qiè
苛刻严峻。《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论曰》:「章帝素知人厌明帝苛切,事从宽厚。」
分類:苛刻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