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伏苓芝
唐 代书法家 李邕 伪托的刻工名字。海录碎事卷十九引 宋 周越 《法书苑》:“ 唐 李邕 善书,仍自刻,多假立刻字人名, 伏苓芝 仙鹤 之类是也。”
《漢語大詞典》:苓龟(苓龜)
即茯苓。因其状似龟,故名。 宋 苏轼 《和陶〈桃花源〉》:“苓龟亦晨吸,杞狗或夜吠,耘樵得甘芳,齕啮谢炮製。”参见“ 伏灵 ”。
分類:茯苓
《漢語大詞典》:伏灵(伏靈)
(1).亦作“ 伏苓 ”。即茯苓。菌类植物名。寄生于山林松根,状如块球。中医用以入药。史记·龟策列传:“传曰:‘下有伏灵,上有兔丝;上有擣蓍,下有神龟。’所谓伏灵者,在兔丝之下,状似飞鸟之形……伏灵者,千岁松根也,食之不死。” 黄质 《贵池坞渡湖北垞古松歌为汪鞠友题》:“且向松根劚伏苓,服之可驻童颜老。”
(2).彗星的一种。晋书·天文志中河图云:“太白散为天杵、天柎、伏灵、大败、司姦、天狗、天残、卒起、白彗。”
《骈字类编》:二苓
唐 王绩 采药 龟蛇采二苓,赤白寻双朮。
《骈字类编》:苓草
诗山有榛隰有苓疏山之有榛木隰之有苓草各得其所释草云蘦大苦孙炎曰本草云蘦今甘草是也
《国语辞典》:茯苓糕  拼音:fú líng gāo
一种含有茯苓的糕饼。《儒林外史》第二五回:「门口挑了一担茯苓糕来,鲍文卿买了半斤,同倪老爹吃了,彼此告别。」清。宣鼎《夜雨秋灯录三集。卷四。虎阜名姝与榕城生逸事》:「一夕,忽谓生曰:『妾甚思食茯苓糕,君明日可向市中购来,然须亲交妾手,毋令他人知也。』」
《骈字类编》:桂苓
葛长庚麻姑赋霜畦老芝术烟苑多桂苓
《漢語大詞典》:苓耳
草名。卷耳。尔雅·释草:“卷耳,苓耳。” 郭璞 注:“广雅云:枲耳也。亦云胡枲, 江 东呼为常枲,或曰苓耳。形似鼠耳,丛生如盘。”诗·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毛 传:“卷耳,苓耳也。”
《漢語大詞典》:苓落
(1).凋零衰败。苓,通“ 零 ”。管子·宙合:“奋盛苓落也。盛而不落者,未之有也。”汉书·叙传上:“得气者蕃滋,失时者苓落。” 颜师古 注:“苓与零同。”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四篇:“ 曹雪芹 实生于荣华,终于苓落。”
(2).乐名。尚书大传卷一下:“秋伯之乐,舞蔡俶,其歌声比小謡,名曰《苓落》。” 郑玄 注:“秋伯,秋官士也……蔡犹衰也。俶,始也。言象物之始衰也。”
《骈字类编》:苓叶(苓叶)
鹖冠子苓叶遇霜朝露遭日注苓如零落也 杜牧诗苓叶翻红万树霜
《漢語大詞典》:竹苓
雷丸的别称。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四·雷丸:“此物生土中,无苗叶而杀虫逐邪,犹雷之丸也,竹之餘气所结,故曰竹苓。”
《漢語大詞典》:土茯苓
又称“光菝葜”、“仙遗粮”。百合科,多年生攀援灌木。生于山坡林下,广布于 亚洲 东南部及我国南部和东南部。根状茎可提取淀粉和栲胶,用作工业原料;中医学上以根状茎入药,能解毒、清热利湿,主治痈肿、疔疮、关节痛、梅毒等症。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土茯苓:“其根状如菝葜而圆,其大若鸭子,连缀而生……其肉软可生啖,有赤白二种,入药用白者良。”
《骈字类编》:萱苓
皎然和阳明府早秋游法华寺诗碧峰委合沓香蔓垂萱苓
《国语辞典》:龟苓膏(龟苓膏)  拼音:guī líng gāo
一种依传统的食疗配方所制成的滋养食品。主要药材有龟板、土茯苓、生地黄、金银花、蒲公英、甘草等。具有滋阴润燥、解热等功效。
《国语辞典》:茯苓菜  拼音:fú líng cài
植物名。菊科茯苓菜属,一年生草本。高十二至五十公分,茎直立,叶互生,大头羽状分裂,顶裂片宽大,侧裂片一至二对。头状花序为球形,中央部分呈淡黄绿色,周围呈白色,多于夏日开花。其嫩叶、芽可食用,全株入药,有止血、解毒的功效。也称为「鱼眼草」。
《国语辞典》:茯苓霜  拼音:fú líng shuāng
一种含有茯苓的补药。《红楼梦》第六○回:「只有昨儿有粤东的官儿来拜,送了上头两小篓子茯苓霜,馀外给了门上人一篓作门礼,你哥哥分了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