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叶爱梅,号苍山,与谢枋得相交。事见清同治《弋阳县志》卷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赣州宁都人,字子实,号苍山。曾兴宗孙。博学工诗。理宗绍定间领乡荐,与从弟曾原郕俱博学工诗。避乱钟陵,从戴石屏诸贤结江湖吟社。有《选诗衍义》、《仓山诗集》。
全宋诗
曾原一,字子实,号苍山,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避乱钟陵,从戴复古等结江湖吟社。四年,领乡荐,尝与从弟原郕师杨伯子。有《选诗衍义》、《苍山诗集》,已佚。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一○有传。今录诗九首。
全宋文·卷七九三○
曾原一,字子实,号苍山,又号大初子,赣州宁都(今江西宁都)人。兴宗孙。与从弟原郕师庐陵杨伯子,俱博学工诗。绍定四年领乡荐。绍定中,避乱钟陵,与戴复古诸人结江湖吟社。著有《选诗衍义》、《苍山诗集》。见《万姓统谱》卷五七。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号苍山,黄岩人。洪武初,官济宁经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64—1849 【介绍】: 清江苏仪徵人,字伯元,号芸台。乾隆五十四年进士,授编修。道光间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傅。历官所至以提倡学术振兴文教为自任。在史馆倡修《儒林传》、《文苑传》,在浙、粤等省,设诂经学堂和学海堂。生平著述甚富,兼工书,尤精篆隶。校刊《十三经注疏》、《文选楼丛书》,撰辑《经籍纂诂》、《积古斋钟鼎款识》、《两浙金石志》等,汇刻《学海堂经解》,自著有《研经室集》。老病致仕,卒谥文达。
晚晴簃诗汇·卷一○七
阮元,字伯元,号云台,仪徵人。乾隆己酉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体仁阁大学士,重宴鹿鸣,加太傅。谥文达。有《研经室集》。
全台诗
阮元(1764~1849),清江苏仪徵人,字伯元,号芸台。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授编修。道光间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傅。历官所至以提倡学术振兴文教为己任。在史馆倡修《儒林传》、《文苑传》,在浙、粤等省,设诂经学堂、学海堂。生平著述甚丰,兼工书,尤精篆隶。校刊《十三经注疏》、《文选楼丛书》,撰辑《经籍纂诂》、《积古斋钟鼎款识》、《两浙金石志》等,汇刻《学海堂经解》,自著《研经室集》。老病致仕,卒谥文达。《清史列传》卷三六有传〖参考张撝之等主编《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  阮元有关台湾诗一首,见连横《台湾诗乘》,今据以移录。(吴福助撰)
词学图录
阮元(1764-1849) 字伯元,号芸台,又号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官至礼仁阁大学士,谥文达。工诗文,精鉴金石书画,善书。善制大理石屏为阮氏石画,号苍山画仙。著作之富甲于一时。与修《石渠宝笈》二编,所见内府秘藏书画,记其题跋,辨别真赝。有《石渠随笔》、《皇清碑版录》、《积古斋钟鼎疑识》、《两浙金石志》、《研经室集》。
《漢語大詞典》:苍山(蒼山)
青山。 唐 杜甫 《九成宫》诗:“苍山入百里,崖断如杵臼。”
分類:苍山青山
《漢語大詞典》:崇圣寺(崇聖寺)
寺名。在 云南省 大理 西北 点苍山 东麓。寺东有 千寻塔 ,方形,中空,密檐式建筑,十六层,高69.13米,建于 南诏 保和 时期;南、北各有一小塔,均八角形,实心,十层,高42.19米,建于 五代 。故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漢語大詞典》:默苍(默蒼)
静静的苍山。 清 魏源 《天台纪游·华顶归云》诗:“银盘贮默苍,时露百千嶙。”
分類:静静苍山
《漢語大詞典》:望夫云(望夫雲)
白 族民间传说。 苍山 雌龙去看望和会见其被镇在 洱海 中的丈夫孽龙所兴起的云。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望夫云》:“国朝无名氏述异记云:‘ 赵州 有 洱海 ,土人诣 大理 府,必由之,然风波甚恶。其海中有望夫云起,则不敢行。相传镇一孽龙在海中央,其雌龙在 苍山 ,每欲相会,则 苍山 云起,排如阶级,环二十里,至海中而止。是日狂风拔木,然凝视天上云,未尝稍转移,真怪事也。’”此传说已被整理并改编为长诗和戏剧。
《国语辞典》:大理县(大理县)  拼音:dà lǐ xiàn
县名。位于云南点苍山、洱海之间,为滇西名胜区,并为云南西部军事及政治上的中枢。汉置叶榆县,东汉称「楪榆」。唐时南诏都此,宋、元时为大理国,明称「太和县」,民国初年改称「大理县」。
《漢語大詞典》:蛱蝶泉(蛺蝶泉)
泉名。在 云南省 大理市 北郊 点苍山 云弄峰 下。是 洱海 边少数民族白族地区的著名胜景之一。也称 蝴蝶泉 。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其西山麓有 蛺蝶泉 之异……有树大合抱,倚崖而耸立,下有泉,东向漱根窍而出,清洌可鉴。稍东,其下又有一小树,仍有一小泉,亦漱根而出。二泉匯为方丈之沼,即所溯之上流也。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蛺蝶,鬚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千万,连鬚钩足,自树巔倒悬而下,及於泉面,繽纷络绎,五色焕然。游人俱从此月,羣而观之,过五月乃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