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0—? 【介绍】: 宋卫城人,字承之,号苇溪翁。哲宗元祐六年进士。绍圣二年复举博学弘词科。徽宗宣和中,以右文殿修撰知邓州,官终太府卿。工诗,与苏轼、王安石诸人相酬和。有《竹隐畸士集》。
全宋诗
赵鼎臣,字承之,自号苇溪翁,韦城(今河南滑县东南)人。生于神宗熙宁初(一○六八?)。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进士,调真定府户曹参军,以亲老不赴。绍圣中,复举宏词科,曾官越州。李邦直帅真定,辟为僚属。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官度支员外郎。宣和三年(一一二一),出知邓州。未几召为太府卿。有《竹隐畸士集》四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赵鼎臣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二九七四
赵鼎臣(一○七○——?),字承之,自号苇溪翁,滑州韦城(今河南滑县东南)人,《四库提要》考其为赵称子。元祐六年登进士甲科,绍圣二年以真定府户曹参军举博学宏词科。元符中官于定州。尝为太学博士,以事贬为山阴从事。政和末官朝请大夫、行户部度支员外郎。后以右文殿修撰知邓州,召为太府卿,卒。著《竹隐畸士集》。事迹散见文集中有关墓志铭,以及《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等。今人姜亮夫撰有《赵鼎臣疑年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太原清源人,字希圣,号苇航。以进士历官县令。不久罢归,浪迹以终。有《苇航漫游稿》。
全宋诗
胡仲弓,字希圣,号苇航,清源(今福建泉州)人。仲参兄。生平不见记载,据集中诗知其二赴春闱始中进士,初官县令,未几即以言事被黜。继为绍兴府掾、粮料院官(《心泉学诗稿》卷四《寄胡苇航料院》),时间约在理宗宝祐六年(一二五八)前后(《戊午天基节口号》)。后弃官,以诗游士大夫间。有《苇航漫游稿》,已佚。《江湖后集》卷一二收其诗一百六十馀首。清四库馆臣又据《永乐大典》辑为《苇航漫游稿》四卷。 胡仲弓诗,前四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江湖后集》中之诗,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编为第五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末明初苏州府人,字本初。读书博雅。有船号“一苇杭”,图书古玩,罗列左右,浮游江湖,日哦诗其中,自号苇杭子。每过顾德辉溪上,必系舟柳下,终日谈笑。其诗见顾瑛编《草堂雅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僧。浙江嘉兴人,字苇如,号秋潭。居秀水金明寺。晚于西郊建黄叶庵,自称黄叶老人。庵有修竹百竿,晨夕手自拂拭。有《黄叶庵诗集》。
槜李诗系·卷三十二
智艇,字苇如,号秋潭。嘉兴梅溪人。居秀水金明寺。晚构黄叶庵于西郊,自称黄叶老人。修竹百竿,手自拂拭。客至,拾落叶煮茶,移时,无寒暄语。工诗,擅行草。吴越士大夫慕谒者接踵。与沈纯甫、吴少君、陈眉公、殷方叔交善。陈赠诗云:“人与寒云淡,身如秋叶轻。非关住禅寂,兼欲遣诗名。”群称为僧中黄叔度。行脚三十馀年,道价隆重,诸方礼为耆宿,而不说法领众,不立侍者。书记诗名满东南而无专集。日煨品字柴,支折脚铛,咿唔黄叶堆中。发为词章,实足迈今轶古。同郡谭梁生、休宁叶熙时辈,各梓其稿名《黄叶庵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苇如,秀水金明寺僧。嘉兴梅溪人。有《黄叶庵诗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32—1499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元禹,号苇庵,别号梦苏道人。少读书于妇翁刘草窗,得其议论为多。隐居荻溪,以著述自娱。有《寓圃杂记》。
《漢語大詞典》:负芒披苇(負芒披葦)
犹言披荆斩棘。 清 陈梦雷 《解介士传》:“王有事於 越 , 敖 子弟出死力,负芒披苇,入海望潮,拨棹,蒙虎皮以冒锋鏑。”
《分类字锦》:萑苇竹萧(萑苇竹萧)
汉书晁错传萑苇竹萧草木蒙茏枝叶茂接此矛鋋之地也长戟二不当一
分类:偶字
《漢語大詞典》:黄茅白苇(黄茅白葦)
连片生长的黄色茅草或白色芦苇。形容齐一而单调的情景。 宋 苏轼 《答张文潜县丞书》:“ 王氏 欲以其学同天下,地之美者,同於生物,不同於所生。惟荒瘠斥卤之地,弥望皆黄茅白苇,此则 王氏 之同也。” 宋 陈亮 《送王仲德序》:“最后 章 蔡 诸人以 王氏 之説一之,而天下靡然,一望如黄茅白苇之连错矣。” 王闿运 《〈湘雨楼词〉序》:“然观其所选,汗漫如黄茅白苇,其所作乃如嚼蜡。” 柳亚子 《胡寄尘诗序》:“后生小子,目不见先正之典型,耳不闻大雅之绪论,氓之蚩蚩,惟捫盘逐臭者是听;而黄茅白苇之诗派,遂遍天下矣。”
《高级汉语词典》:初入芦苇
比喻初入仕途
《漢語大詞典》:初入芦苇,不知深浅(初入蘆葦,不知深淺)
比喻阅历不深,不知利害。《金瓶梅词话》第七一回:“我家做官的,初入芦苇,不知深浅,望乞大人,凡事扶持一二。”
《分类字锦》:轻于杭苇(轻于杭苇)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分类:
《漢語大詞典》:皮苇(皮葦)
芦苇的皮叶。 汉 班固 《白虎通·号》:“飢即求食,饱即弃餘,茹毛饮血,而衣皮苇。”
分類:芦苇
《漢語大詞典》:上不得芦苇(上不得蘆葦)
“芦苇”是制席的原料,用作“席”的代名词。“上不得芦苇”即“上不得席面”。谓不善于在正式场合应酬。《醒世姻缘传》第二十回:“再説 晁 家没有甚么近族,不多几个远房的人,因都平日上不得芦苇,所以不大上门。”
竹苇
【佛学大辞典】
(譬喻)譬数之多也。维摩经法供养品曰:「三千大千世界如来满中,譬如竹苇稻麻丛林。」
稻麻竹苇
【佛学大辞典】
(譬喻)譬物之多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如稻麻竹苇,充满十方刹。」维摩经法供养品曰:「甘蔗竹苇,稻麻丛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