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一笑端须问花借
  
巡檐一笑
 
巡檐共笑
 
巡檐索笑
 
巡索
 
梅奴索笑
 
梅花索巡檐笑
 
疏枝冷蕊
 
索檐花笑
 
索尽梅花笑
 
索笑梅花
 
索笑画檐


《全唐诗》卷二百三十一〈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
〈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其二:「马度秦关雪正深【马度秦山雪正深】【马瘦秦关雪正深】【马瘦秦山雪正深】,北来肌骨苦寒侵。他乡就我生春色,故国移居见客心。剩欲提携如意舞【欢剧提携如意舞】,喜多行坐白头吟。巡檐索共梅花笑【巡檐索近梅花笑】,冷蕊疏枝半不禁【冷落疏枝半不禁】。」
典故
梨花雪


《全唐诗》卷一百九十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然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将军雕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瀚海阑干百丈冰【瀚海阑干千尺冰】,愁云黪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典故
槿花
 

《说文解字》一篇下《草部》
蕣,木菫。朝华暮落者。

例句

小人槿花心,朝在夕不存。 孟郊 审交

莫遣同篱槿,朝荣暮化尘。 柳公绰 赠毛仙翁

典故
莲花十丈


《法苑珠林》卷三十六〈华香篇·感应缘·兼又杂俗出香处〉~574~
《真人关尹传》:真人游时,各各坐莲花之上。华径十丈,有反生灵香,逆风闻三十里。

例句

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 韩愈 古意

典故

《岁时广记》一卷之一〈春景·花信风〉~20~
《东皋杂录》:江南自初春至初夏,五日一番风候,谓之花信风。梅花风最先,楝花风最后,凡二十四番,以为寒绝也。后唐人诗云:「楝花开后风光好,梅子黄时雨意浓。」徐师川诗云:「一百五日寒食雨,二十四番花信风。」又古诗云:「早禾秧雨初晴后,苦楝花风吹日长。」
典故
梦续师雄
 
师雄月下
 
师雄遇梅
 
林下美人
  
罗浮美人
 
罗隔罗浮
 
赵师雄梅花下开樽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东坡五〉
〈龙城录〉云:「隋开皇中,赵师雄迁罗浮,一日天寒,日暮,于松竹林间见美人,淡妆素服出游,时已昏黑,残雪末消,月色微明,师雄与语,言极清丽,芳香袭人,因与之叩酒家共饮;少顷,一绿衣童来歌舞,师雄醉寝,但觉风寒袭人;久之,东方已白,起视,乃在梅花树下,上有翠羽,啾嘈相顾,月落参横,但惆怅而已。」
典故
榴花开欲然


《全唐诗》卷一百七十二〈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
南船正东风,北船来自缓。江上相逢借问君,语笑未了风吹断。闻君携伎访情人,应为尚书不顾身。堂上三千珠履客,瓮中百斛金陵春。恨我阻此乐,淹留楚江滨。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然。春风狂杀人,一日剧三年。乘兴嫌太迟,焚却子猷船。梦见五柳枝,已堪挂马鞭。何日到彭泽,长歌陶令前。
典故
柳边
 
柳边花底


《杜诗集详注》卷六〈晚出左掖〉
昼刻传呼浅,春旗簇仗齐。退朝花底散,归院柳边迷。楼雪融城湿,宫云去殿低。避人焚谏草,骑马欲鸡栖。清·仇兆鳌注引《文昌杂录》:「唐殿庭多种花柳,本朝唯有树槐楸。」

《全唐诗》卷五百三十九〈二月二日〉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新滩莫悟游人意【新春莫讶游人意】【新滩莫讶游人意】【新春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更作风檐雨夜声】。
典故
六花如席
 
雪花如席


《全唐诗》卷一百六十二〈北风行〉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纹金鞞?【遗此虎纹金髀钗】。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典故
乱插繁花


《全唐诗》卷二百一十七〈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
文章有神交有道,端复得之名誉早。爱客满堂尽豪翰【爱客满堂尽豪杰】,开筵上日思芳草【开筵上月思芳草】。安得健步移远梅,乱插繁花向晴昊。千里犹残旧冰雪,百壶且试开怀抱。垂老恶闻战鼓悲,急觞为缓忧心捣【羽觞为缓忧心捣】。少年努力纵谈笑,看我形容已枯槁。坐中薛华善醉歌【坐中薛华能醉歌】,歌辞自作风格老。近来海内为长句【近来海内无长句】,汝与山东李白好。何【案:逊。】刘【案:孝绰。】沈【案:约。】谢【案:朓。】力未工,才兼鲍昭愁绝倒。诸生颇尽新知乐,万事终伤不自保。气酣日落西风来,愿吹野水添金杯【愿吹野水注金杯】。如渑之酒常快意,亦知穷愁安在哉【不知穷愁安在哉】【未知穷达安在哉】。忽忆雨时秋井塌,古人白骨生青苔,如何不饮令心哀。
典故
落灯花


《全宋词》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约客不来过夜半,閒敲棋子落灯花。
典故
落花人独立


《全唐诗》卷七百六十二〈春残〉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
典故
卖杏花


《全宋词》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典故
满地梨花雪


《玉台新咏》卷九〈燕歌行〉
风光迟舞出青蘋,兰条翠鸟鸣发春。洛阳梨花落如雪,河边细草细如茵。桐生井底叶交枝,今看无端双燕离。五重飞楼入河汉,九华阁道暗清池。遥看白马津上吏,传道黄龙征戍儿。明月金光徒照妾,浮云玉叶君不知。思君昔去柳依依,至今八月避暑归。明珠蚕茧勉登机,郁金香为特香衣。洛阳城头鸡欲曙,丞相府中乌未飞,夜梦征人缝狐貉,私怜织妇裁锦绯。吴刀郑绵络,寒闺夜被薄。芳年海上水中凫,日暮寒夜空城雀。
《漢語大詞典》:冷蕊
寒天的花。多指梅花。 唐 杜甫 《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诗之二:“巡檐索共梅花笑,冷蕊疎枝半不禁。” 宋 张元干 《十月桃》词:“撩人冷蕊,浑似当时,无语低鬟。” 明 张祥鸢 《水边梅》诗:“暗香稍稍能相媚,冷蕊娟娟不自持。”
《漢語大詞典》:篱槿(籬槿)
篱边的木槿花。 唐 卢纶 《和太常王卿立秋日即事》:“篱槿花无色,阶桐叶有声。” 宋 晏殊 《中园赋》:“篱槿彫暮,宫槐合昏。”
《國語辭典》:楝花风(楝花風)  拼音:liàn huā fēng
谷雨节气前最后的花信风。自小寒到谷雨历时四个月,共有八个节气,每个节气各约十五天,约每五天为一候,每候以花的风信相应。二十四番花信风依序为梅花、山茶、水仙、瑞香、兰花、山矾、迎春、樱桃、望春、菜花、杏花、李花、桃花、棣棠、蔷薇、海棠、梨花、木兰、桐花、麦花、柳花、牡丹、酴糜、楝花。以梅花风最早,楝花风最后。宋。何梦桂 再和昭德孙燕子韵:「处处社时茅屋雨,年年春后楝花风。」
《漢語大詞典》:二十四番花信风(二十四番花信風)
即花信风。应花期而来的风。自小寒至谷雨,凡四月,共八个节气,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一候,计二十四候,每侯应以一种花的信风。每气三番。小寒:梅花、山茶、水仙;大寒:瑞香、兰花、山矾;立春:迎春、樱桃、望春;雨水:菜花、杏花、李花;惊蛰:桃花、棣棠、蔷薇;春分:海棠、梨花、木兰;清明:桐花、麦花、柳花;谷雨:牡丹、酴釄、楝花。参阅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 宋 程大昌 演繁露·花信风、 宋 王逵 蠡海集·气候类。一说,每月有两番花的信风,一年有二十四番花信风。见 明 杨慎 《二十四番花信风》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
《國語辭典》:罗浮梦(羅浮夢)  拼音:luó fú mèng
隋文帝开皇年间,赵师雄迁罗浮,日暮天寒,醉憩于松林酒店旁,见一素妆女子,共入酒家相谈甚欢。翌日酒醒,竟卧于梅花树下。典出唐。柳宗元《龙城录。赵师雄醉憩梅花下》。唐。殷尧藩 友人山中梅花诗:「好风吹醒罗浮梦,莫听空林翠羽声。」
《漢語大詞典》:柳眼花须(柳眼花鬚)
形容春天柳抽叶,花吐蕊。 宋 周邦彦 《荔枝香近》词:“细思别后,柳眼花鬚更谁翦,此怀何处消遣。”参见“ 柳眼 ”。
分類:春天
《國語辭典》:柳眼  拼音:liǔ yǎn
1.形容初生的柳叶细长柔嫩,如人睡眼初展。唐。元稹 生春诗二○首之九:「何处生春早,春生柳眼中。」唐。李商隐 二月二日诗:「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2.形容美人的眼睛。如:「柳眼桃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