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撙用
节约用度。 清 枕榜 《宛署杂记·宣谕》:“八月,説与百姓每:将成熟子粒入仓撙用,毋延。”
分類:节约用度
《漢語大詞典》:节油
节约用油(多指节约汽油等机械用油)例如:三千多辆重型汽车将在今年年内全部完成节油技术改造。
《漢語大詞典》:六食
(1).六谷所作的食物。周礼·天官·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 王引之 经义述闻·周官上:“稌、黍、稷、粱、麦、苽,所谓六食也。”
(2).古代军事家为长期坚守城池所提出的一种节约粮食的措施:一斗粮食分为六份,每天吃两份,为一人三天的限量。墨子·杂守:“六食,终岁十二石。斗食食五升,参食食参升小半,四食食二升半,五食食二升,六食食一升大半,日再食。” 孙诒让 间诂:“ 俞 ( 俞樾 )云:‘六食者,六分斗而食其二也,故岁终十二石也。’ 苏 ( 苏时学 )云:‘下言六食一升大半,是每日食三升有奇,以终岁计之,当得十二石也。’”
《國語辭典》:节馀(節餘)  拼音:jié yú
节省积存。如:「这个月节馀的钱不多,必须节省一点才行。」
《漢語大詞典》:减约(減約)
俭省节约。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以连遭大忧,百姓苦役, 殤帝 康陵 方中祕藏及诸工作,事事减约,十分居一。”
分類:俭省节约
《國語辭典》:因陋就简(因陋就簡)  拼音:yīn lòu jiù jiǎn
迁就简陋的条件而不求完美。《元史。卷一九九。隐逸传。杜瑛传》:「若夫簿书期会,文法末节,汉唐犹不屑也,执事者因陋就简,此焉是务,良可惜哉!」《文明小史》第四九回:「再说安徽省虽是个中等省分,然而风气未开,诸事因陋就简,还照著从前的那个老样子。」
《漢語大詞典》:增收节支(增收節支)
增加收入,节约开支。《人民日报》1983.12.16:“二十二个省、市、自治区超额完成税收任务,但总的财政收入增加不多,各地还要努力增收节支。”
《国语辞典》:居不重席  拼音:jū bù chóng xí
坐卧处不铺设两重垫子。比喻生活非常的节约。《左传。哀公元年》:「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也作「居不重茵」。
《国语辞典》:厉行节约(厉行节约)  拼音:lì xíng jié yuē
严格的执行节约,避免浪费。如:「在能源不足的威胁下,全民应当厉行节约,共体时艰。」
《国语辞典》:节俭力行(节俭力行)  拼音:jié jiǎn lì xíng
生活节约,做事努力。《史记。卷六二。管晏传》:「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也作「节俭躬行」。
《国语辞典》:节用厚生(节用厚生)  拼音:jié yòng hòu shēng
节约用度,润泽生民。唐。杨烱〈梓州官僚赞。参军中山张曼伯赞〉:「谦谦曼伯,不逾规矩,节用厚生,保家之主。」
《漢語大詞典》:撙度
节约用度。 清 沈榜 《宛署杂记·宣谕》:“闰八月,説与百姓每:田禾收了,都要撙度,毋得浪费。”
分類:节约用度
《国语辞典》:病不拘礼(病不拘礼)  拼音:bìng bù jū lǐ
卧病在床的人,不受礼节约束。如:「病不拘礼,你躺著休息,不用起来。」《儒林外史》第一二回:「古人云:『老不拘礼,病不拘礼。』」
《漢語大詞典》:黜衣缩食(黜衣縮食)
节衣缩食。指在生活上省穿省吃,力求节约。 明 宋濂 《重建龙德大雄殿碑》:“於是黜衣缩食,重剙大雄殿五楹间。”
《漢語大詞典》:强本节用(强本節用)
亦作“彊本节用”。 谓加强农业生产,节约支出。荀子·天论:“彊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史记·太史公自序:“ 墨 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徧循;然其彊本节用,不可废也。”隋书·经籍志三:“ 墨 者,强本节用之术也。” 宋 苏轼 《贺时宰启》:“强本节用,则货可使若流泉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