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07,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俗艳
凡艳
艳蕊
秋艳
艳女
富艳
逞艳
艳魄
流艳
杏艳
艳称
寒艳
发艳
哀艳
艳体
《漢語大詞典》:俗艳(俗艷)
俗气的艳丽色彩。 清 陈维嵩 《念奴娇·和于皇梅花片茶词即次原韵》:“点染天香,芟除俗艷,小泛真珠色。”
《漢語大詞典》:凡艳(凡豔)
亦作“ 凡艷 ”。 指寻常女子。《花月痕》第七回:“昨夜东风似虎狂,只愁枝上卸浓妆; 天台 毕竟无凡艳,莫把流红误 阮郎 。” 苏曼殊 《天涯红泪记》第一章:“忽尔,老人擕其女入,修臂下垂,与生为礼。生正视之,密髮虚鬟,非同凡艷。”
分類:寻常女子
《漢語大詞典》:艳蕊(豔蘂)
艳丽的花朵。 唐 杜甫 《陪诸公上白帝城头宴越公堂之作》诗:“坐接春盃气,心伤艳蘂梢。” 清 宫鸿历 《李木庵先生壁上观李松岚画松歌》:“艳蘂浓花世所尚,吾徒冷落知谁向。”
分類:艳丽花朵
《分类字锦》:秋艳(秋艳)
晏殊 霜华满树,兰凋蕙惨,秋艳入芙蓉。
分类:木芙蓉
《漢語大詞典》:艳女(豔女)
美艳的女子。多指歌女、舞女。 唐 孟郊 《静女吟》:“艳女皆妬色,静女独检踪。” 宋 梅尧臣 《击瓯赋》:“善则善矣,未若艳女之歌喉。”
《漢語大詞典》:富艳(富豔)
亦作“ 富艷 ”。 美盛;华丽。三国志·魏志·任城陈萧王传赞:“ 陈思 文才富艳,足以自通后叶。” 唐 刘禹锡 《唐故衡州刺史吕君集纪》:“﹝公﹞始学 左 氏书,故其文微为富艳。” 金 元好问 《荆棘中杏花》诗:“天真不到铅粉笔,富艳自是宫闈花。”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故《三都》《两京赋》,言木则若干,言鸟则若干,必待搜辑羣书,广採风土,然后成文。果能才藻富艷,便倾动一时。”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三章第十一节:“ 曹植 文才富艳,思若有神,被 曹丕 逼迫,满怀忧愤,发为诗文,情采并茂。”
分類:美盛华丽
《漢語大詞典》:逞艳(逞豔)
亦作“ 逞艷 ”。 犹争艳。炫耀色彩艳丽。 唐 王贞白 《太湖石》诗:“不同花逞艳,多愧竹垂阴。”
《漢語大詞典》:艳魄(豔魄)
(1).美女的魂魄。 唐 皮日休 《太湖诗·练渎》:“艳魄逐波涛,荒宫养麋鹿。” 明 高启 《吴女愤》诗:“渔灯照艳魄,夜冷珠衣薄。”
(2).喻梅花。 清 贺裳《腊梅花赋》:“分寒枝於 陇 上,空染啼痕;传艳魄於 罗浮 ,惟霑醉腻。”
《漢語大詞典》:流艳(流豔)
亦作“ 流艳 ”。
(1).闪动的美丽光彩。 唐 李商隐 《曲池》诗:“日下繁香不自持,月中流艷与谁期?”
(2).流畅而华美。 清 洪亮吉 北江诗话卷三:“诗词之界甚严, 北宋 人之词,类可入诗,以清新雅正故也; 南宋 人之诗,类可入词,以流艳巧侧故也。”
见“ 流艷 ”。
《骈字类编》:杏艳(杏艳)
陈樵垂丝海棠赋见梅蘤下下唐彦谦曲江春望诗见桃娇
《漢語大詞典》:艳称(豔稱)
(1).谓以容色艳美著称。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刑部·叛臣妻女没官:“近年平 播州 , 杨应龙 媳 田氏 当没官, 田 亦有艳称,诸勋戚争先求恳。” 明 沈德符 野获编·果报·守土吏狎妓:“ 刘 素有艳称,对簿日呼之上,諦视之,果光丽照人。”
(2).称羡。 清 余怀 板桥杂记·轶事:“先是 嘉兴 沈雨若 ,费千金定花案, 江 南艳称之。” 清 陈天华 《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地方自治,西人所艳称者也。”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篇:“《金瓶梅》《玉娇李》等既为世所艳称,学步者纷起。”
《漢語大詞典》:寒艳(寒豔)
亦作“ 寒艳 ”。 犹冷艳。 隋 侯夫人 《春日看梅》诗之二:“香清寒艷好,谁惜是天真。” 唐 鲍溶 《和王璠侍御酬友人赠白角冠》:“芙蓉寒艳鏤冰姿,天朗灯深拔豸时。” 宋 陈师道 《楝花》诗:“幽香不自好,寒艳未多知。”
见“ 寒艷 ”。
《漢語大詞典》:发艳(發豔)
显现出艳丽的容貌或色彩。 南朝 梁武帝 《东飞伯劳歌》:“谁家儿女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閭。” 唐 李德裕 《鸳鸯篇》:“菖花发艳无人识,江柳逶迤空自春。” 宋 梅尧臣 《观王氏书》诗:“先观雍姬舞《六么》,妍葩发艳春风摇。”
《國語辭典》:哀艳(哀豔)  拼音:āi yàn
1.文词悱恻绮丽。唐。柳冕 与徐给事论文书:「自屈宋已降,为文者本于哀艳,务于恢诞,亡于比兴,失古义矣。」
2.哀婉凄艳的情思。清。沈起凤《谐铎。卷四。南部》:「如金德辉之寻梦、孙柏龄之别祠,彷佛江采蘋楼东独步,冷淡处别饶一种哀艳。」
《漢語大詞典》:艳体(豔體)
指文词华美的诗歌。多指情诗。 元 张宇 《采莲》诗:“隔岸谁家贵公子,调笑新词歌艳体。” 苏曼殊 《燕子龛随笔》:“﹝ 曹海园 ﹞十四岁工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