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07,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秾艳
妖艳
艳曲
艳说
浓艳
素艳
娇艳
国艳
吐艳
光艳
幽艳
斗艳
斗艳
争艳
艳福
《國語辭典》:秾艳(穠豔)  拼音:nóng yàn
形容花的鲜艳盛丽。亦比喻女子的美丽。唐。李白清平调〉三首之一:「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唐。沈既济《任氏传》:「是时吴王之女有第六者,则崟之内妹,秾艳如神仙,中表素推第一。」
《國語辭典》:妖艳(妖豔)  拼音:yāo yàn
1.美丽而不庄重。三国魏。钟会〈菊花赋〉:「妍姿妖艳,一顾倾城。」
2.美女。唐。韦应物〈杂体诗〉五首之三:「长安贵豪家,妖艳不可数。」
《漢語大詞典》:艳曲(豔曲)
(1).爱情歌曲。《艺文类聚》卷四四引 晋 陶融 妻 陈氏 《筝赋》:“尔乃秘艳曲,卓砾殊异,周旋去留,千变万态。” 唐 李峤 《春日侍宴幸芙蓉园应制》诗:“飞花随蝶舞,艳曲伴鸎娇。”
(2).指内容和曲调淫荡的歌曲。 唐 李商隐 《杂纂·恶模样》:“对丈人丈母唱艳曲。”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凡艳曲淫词,皆不宜作。”
《漢語大詞典》:艳说(艶説,豔説)
(1).文辞绮丽的辩说。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綺丽以艳説,藻饰以辩雕,文辞之变,於斯极矣。”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屈平 联藻於日月, 宋玉 交彩於风云。观其艳説,则笼罩《雅》《颂》。”
(2).艳羡地评说。 清 洪亮吉 《漫赋截句》之三:“才人艳説 李深之 ,束髮能题七字诗。” 郭沫若 《题三江程阳桥》诗:“艳説林溪风雨桥,桥长廿尺四寻高。”
《國語辭典》:浓艳(濃豔)  拼音:nóng yàn
华丽鲜艳。如:「她一反常态的浓艳妆扮果然在会场引起一阵骚动。」清。徐珂《清稗类钞。戏剧类。陈半山喜串风月之剧》:「喜串风月之剧,脂粉满面,衣极浓艳。每登场,辄栩栩自得,观者无不掩口,而半山恬不为怪。」
《漢語大詞典》:素艳(素艷)
(1).素净而美丽。 唐 杜甫 《丁香》诗:“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艷。” 唐 皮日休 《〈九讽系述〉》序:“至若 宋玉 之《九辩》……其为清怨素艷,幽抉古秀,皆得芝兰之芬芳,鸞凤之毛羽也。” 戴望舒 《霜花》诗:“雾的娇女,来替我簪你素艳的花。”
(2).指白色的花。 唐 李群玉 《人日梅花病中作》诗:“玉鳞寂寂飞斜月,素艷亭亭对夕阳。”
《國語辭典》:娇艳(嬌豔)  拼音:jiāo yàn
娇柔且艳丽。唐。张泌〈满宫花〉诗:「娇艳轻盈香雪腻,细雨黄莺双起。」《金瓶梅》第一七回:「妇人粉妆玉琢,娇艳惊人。」
《國語辭典》:国艳(國豔)  拼音:guó yàn
牡丹花中的极品。为绯红色及黄色的牡丹,即今称为「醉贵妃」和「御袍黄」两种。宋。苏轼 雨中花。今岁花时深院词:「有国艳带酒,天香染袂,为我留连。」
《漢語大詞典》:吐艳(吐豔)
发出艳丽色彩。亦谓放射光辉。 南朝 梁简文帝 《梅花赋》:“吐艳四照之林,舒荣五衢之路。” 前蜀 韦庄 《捣练篇》:“月华吐艳明烛烛,青楼妇唱擣衣曲。” 宋 苏轼 《夜泛西湖五绝》之一:“今夜吐艳如半璧,游人得向三更看。”如:百花吐艳。
《國語辭典》:光艳(光豔)  拼音:guāng yàn
光彩艳丽。《聊斋志异。卷七。邵女》:「偶会友人之葬,见二八女郎,光艳溢目,停睇神驰。」《红楼梦》第一四回:「那一应执事陈设皆系现赶著新做出来的,一色光艳夺目。」
《漢語大詞典》:幽艳(幽艷)
(1).文静秀美。 唐 刘言史 《买花谣》:“幽艷凝华春景曙,採夫移得将何处。” 宋 王安石 《次韵答平甫》:“长树老阴欺夏日,晚花幽艷敌春阳。”
(2).引申为美好。 叶圣陶 《一个青年》:“一迭的书翰藏在口袋里,手按着时就觉得前途颇有把握,教他不能不兴起一种迷幻幽艳的遐想了。”
《漢語大詞典》:斗艳(鬥豔)
亦作“ 斗艷 ”。亦作“鬭艳”。 比赛艳丽。 唐 孙鲂 《主人司空后庭牡丹》诗:“鬭艳何惭 蜀 ,矜繁未让 秦 。” 宋 晏殊 《渔家傲》词之十:“人貌与花相鬭艳,流水慢,时时照影看妆面。” 宋 吴自牧 梦粱录·五月:“其日正是葵榴鬭艷,梔艾争香,角黍包金,菖蒲切玉,以酧佳景。” 叶圣陶 《秋》:“竞新斗艳的盛况再也不会在这里出现了,因为别房的女人根本就不来,只男人来了算数。”
分類:比赛艳丽
《漢語大詞典》:斗艳(鬥艶)
亦作“鬭艷”。 见“ 斗艳 ”。
《國語辭典》:争艳(爭豔)  拼音:zhēng yàn
争相表现美丽的姿态。如:「与会的女士,一个个衣著光鲜,相互争艳。」
分類:争艳美艳
《國語辭典》:艳福(豔福)  拼音:yàn fú
受到美女喜爱的福分。《文明小史》第一九回:「学深兄,你这艳福真不知是几生修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