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熊白  拼音:xióng bái
熊背上的脂肪。色白如玉,味甚美。《北齐书。卷三三。徐之才传》:「德正径造坐席,连索熊白。」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五一。兽部。熊》:「释名:熊白。弘景曰:『脂即熊白,乃背上肪。色白如玉,味甚美,寒月则有,夏月则无。』」
《漢語大詞典》:芦雪(蘆雪)
即芦花。因芦花色白如雪,故称。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吴中言情见寄次韵》:“菰烟芦雪是儂乡,钓线随身好坐忘。” 金 王良臣 《九月七日饮》诗:“风雁飞来更瀟洒,一枝芦雪印波心。”
《漢語大詞典》:玉脍(玉膾)
亦作“ 玉鱠 ”。 鲈鱼脍,因色白如玉,故名。常借指东南佳味。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卷十引《南部烟花记》:“ 吴都 献 松江 鱸鱼, 煬帝 曰:‘所谓金虀玉膾,东南佳味也。’” 宋 陆游 《洞庭春色》词:“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鱠丝蒓。” 明 朱鼎《玉镜台记·成婚》:“珍庖调玉膾,仙府飫琼浆。” 清 朱鹤龄 《与吴汉槎书》:“鱸鱼玉鱠,进甘旨於盘餐,此真人间之大欢极乐也。”
《漢語大詞典》:虫蛆(蟲蛆)
(1).蛆虫之类。后汉书·缪肜传:“掠考苦毒,至乃体生虫蛆。” 宋 邵雍 《观十六国吟》:“衣到敝时多蟣蝨,瓜当烂后足虫蛆。” 元 刘致 《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见如今虚其府库,好教他鞭背出虫蛆。” 鲁迅 《朝花夕拾·〈狗·猫·鼠〉》:“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鸣清高。”
(2).蛆虫体肥色白,常以喻美人面庞的丰腴白净。 唐 张鷟 游仙窟:“虫蛆面子,妬杀 阳城 ;蚕贼容仪,迷伤 下蔡 。”
《漢語大詞典》:雪芽
(1).白芽茶。产于 峨眉 。 宋 苏轼 《西江月》词:“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 北苑 。” 宋 陆游 《同何元立蔡肩吾至东丁院汲泉煮茶》诗之二:“雪芽近自 峨嵋 得,不减红囊 顾渚 春。” 钱仲联 校注:“《宋史》卷一八四《食货志》:‘ 蜀 茶之细者,其品视南方已下。惟 广汉 之赵坡, 合州 之水南, 峨眉 之白牙, 雅安 之蒙顶,土人亦珍之。’” 元 耶律楚材 《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之七:“黄金小碾飞琼屑,碧玉深甌点雪芽。”
(2).指芹菜接近根部的那一段。因色白,故称。 宋 苏轼 《东坡》诗之三:“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独在。雪芽何时动,春鳩行可膾。”自注:“ 蜀 人贵芹芽膾,杂鳩肉为之。”
《漢語大詞典》:桃花马(桃花馬)
名马。毛色白中有红点的马。 唐 杜审言 《戏赠赵使君美人》诗:“红粉青娥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 元 张可久 《水仙子·次韵还京乐》曲:“桃花马柞木鞍,娇客 长安 。”
《漢語大詞典》:白玉蟾
民间传说指月中的三足蟾蜍,因明月色白,故称。 清 曹寅 《游仙诗和汪萝山》之二九:“笑傲人间白玉蟾,千年一住跡长淹。”
《漢語大詞典》:鹅翎(鵝翎)
亦作“鵞翎”。
(1).鹅的羽毛,色白。 清 查慎行 《窳轩燕乳六雏中有一白翎者喜赋八韵》:“高比鵞翎洁,轻嫌鹤骨肥。”
(2).比喻洁白的手腕。 明 唐寅 《娇女赋》:“体修长而酥凝脂结,袵微倾而鹅翎半擘。”
《漢語大詞典》:白坟(白墳)
色白而隆起。书·禹贡:“厥土白坟,海滨广斥。”
分類:色白隆起
《國語辭典》:蝇虎(蠅虎)  拼音:yíng hǔ
动物名。一种蜘蛛。节肢动物门蛛形纲真蜘蛛目。大三四分,白色或灰色,善跳跃,不结网,徘徊墙间,以尾端之丝黏附于壁,伺蝇而捕之。
《国语辞典》:羊羔酒  拼音:yáng gāo jiǔ
一种美酒。产于汾州,色白莹,饶风味。元。陈以仁《存孝打虎》第一折:「渴饮羊羔酒,饥餐鹿脯乾。」也称为「羊羔」。
《漢語大詞典》:雪毬
(1).杨花。杨花色白,团状,故称。 宋 张先 《浪淘沙》词:“肠断送韶华。为惜杨花。雪毬摇曳逐风斜。” 宋 张孝祥 《天仙子》词:“雪毬轻颺弄精神,扑不住。留不住,常繫柔肠千万缕。”
(2).绣球花的别名。《广群芳谱·花谱十七·雪毬》:“《药圃同春》:雪毬、玉团,俱在三月开,雪毬色白喜阴,常浇以腴,鲜秀异常花,大如斗,近觉微香,玉团即小雪毬。”
《國語辭典》:练实(練實)  拼音:liàn shí
竹实。《庄子。秋水》:「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分類:竹实色白
《國語辭典》:葱白(蔥白)  拼音:cōng bái
葱近根部的茎。如:「吃荷叶饼的时候,常用葱白切段,蘸酱包著吃。」
《漢語大詞典》:展衣
古代王后六服之一,色白。又为世妇及卿大夫妻之命服。展,通“ 襢 ”。周礼·天官·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禕衣、揄狄、闕狄、鞠衣、展衣、缘衣,素沙。” 郑玄 注:“ 郑司农 云:‘展衣,白衣也。’……以礼见王及宾客之服。”一说展衣色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