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红线(紅線)  拼音:hóng xiàn
1.红色的丝线。唐。白居易新乐府。红线毯〉:「拣丝练线红蓝染,染为红线红于蓝。」
2.俗谓男女婚姻关系的发生,是命中注定的,好像冥冥之中有条红线牵系著。
3.唐袁郊传奇小说《红线传》中的人物。为潞州节度使薛嵩家婢女,通经史。
《漢語大詞典》:轻素(輕素)
(1).轻而薄的白色丝织品。 元 赵孟俯 《题商德符学士〈桃源春晓图〉》诗:“ 瀛洲 仙客知仙路,点染丹青寄轻素。”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腰机式:“凡织杭西、罗地等绢,轻素等绸,银条、巾帽等纱,不必用花机,只用小机。”
(2).借指用轻薄的白色丝织品做的衣服。 唐 徐彦伯 《孤烛叹》诗:“煖手缝轻素,嚬蛾续断弦。” 宋 杨万里 《雨后晓登碧落堂》诗:“天衣异人世,一色製轻素。”
(3).简约,简单朴素。南史·王珍国传:“罢任还都,路经 江州 ,刺史 柳世隆 临渚饯别,见 珍国 还装轻素,叹曰:‘此真良二千石也。’”
《國語辭典》:玺绶(璽綬)  拼音:xǐ shòu
天子的印章及组绶。借指印玺。《后汉书。卷二○。王霸传》:「霸追斩王郎,得其玺绶。」《三国演义》第四回:「李儒读策毕,卓叱左右扶帝下殿,解其玺绶。」
《漢語大詞典》:朱英
(1). 用红色丝线缠在矛上的装饰物。一说,装饰在矛上的红色羽毛。《诗·鲁颂·閟宫》:“公车千乘,朱英緑縢,二矛重弓。” 毛 传:“朱英,矛饰也。” 孔颖达 疏:“盖丝缠而朱染之,以为矛之英饰也。” 朱熹 集传:“以朱羽为矛饰也。”
(2). 朱草。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饮则玉醴金浆,食则翠芝朱英。”《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天瑞降,地符升,泽马来,器车出,紫脱华,朱英秀。” 李善 注引《瑞应图》:“朱草亦曰朱英。”参见“ 朱草 ”。
(3). 红花。 南朝 梁 江淹 《金灯草赋》:“炎蕚耀天,朱英乱日。” 唐 王绩 《石竹咏》:“萋萋结緑枝,曄曄垂朱英。”
(4). 战国 楚 人。曾劝说 春申君 杀蓄谋不规的 李园 , 春申君 不从,后被 李园 “斩其头,投之 棘门 外。”事见战国策·楚策四。后遂称 朱英 为有远见的谋士。 林百华 《悲愤》诗之二:“ 朱英 莫救 春申 死,白凤羣謳 新莽 朝。”
《漢語大詞典》:朱草
一种红色的草。古人以为祥瑞之物。鹖冠子·度万:“膏露降,白丹发,醴泉出,朱草生,众祥具。”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又和以朱草,一服之能乘虚而行云。朱草状似小枣,栽长三四尺,枝叶皆赤,茎如珊瑚。” 唐 独孤及 《贺栎阳县醴泉表》:“彼丹井、朱草、白麟、赤雁,徒称太平之瑞,未闻功施于人。” 清 唐孙华 《进呈御览诗一百韵》:“黄星腾瑞靄,朱草茁休禎。”
《漢語大詞典》:朱绳(朱繩)
(1).弦乐器上的红色丝弦。 唐中宗 《授李承嘉户部尚书制》:“坚同白玉,直若朱绳。” 宋 范仲淹 《移苏州谢两府》:“佩黄裳之文,庶扬於易教;咏朱绳之直,无忝於诗人。”参见“ 朱丝绳 ”。
(2).红色的帘绳。 宋 梅尧臣 《和谢希深会圣宫》:“丛楹琢文石,连网络朱绳。”参见“ 朱网 ”。
《漢語大詞典》:朱丝绳(朱絲繩)
指琴瑟上的丝弦。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参见“ 朱丝 ”。
《漢語大詞典》:朱网(朱網)
如网络的红色帘幕。古时挂于殿阁或车箱中,用以装饰或防护。《文选·谢朓〈直中书省〉诗》:“玲瓏结綺钱,深沉映朱网。” 吕延济 注:“綺钱、朱网,并宫殿之饰也。” 唐 贾彦璋 《宿香山阁》诗:“朱网防栖鸽,纱灯护夕虫。” 唐 温庭筠 《台城晓朝曲》:“朱网龕鬖丞相车,晓随叠鼓朝天去。”
《漢語大詞典》:彩丝(綵絲)
(1).彩色丝线。 唐 白居易 《红绣毯》诗:“綵丝茸茸香拂拂,练软花虚不胜物。”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母曰:‘是必土偶为妖也。’授以綵丝,於来时阴繫其足。”
(2).旧俗以綵丝为端午日应节之物。据 汉 应劭 《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可辟邪崇,又名“长命缕”、“续命缕”。 唐 代故事,宫中常于端午日以彩丝所结长命缕赐诸臣。 唐 刘禹锡 《代谢端午日赐物表》:“中使 刘元弼 至,奉宣圣旨,慰劳臣及将佐、官吏、僧道。耆寿、百姓等,兼赐臣墨詔,并衣壹副、金花银器参事、綵丝壹轴,大将衣肆副、綵丝伍轴。”
《漢語大詞典》:命缕(命縷)
长命缕的简称。长命缕为五色丝,旧俗于端午节系臂,传说可祈福消灾。见 汉 应劭 《风俗通·佚文十四》。 南朝 梁 王筠 《五日望采拾》诗:“长丝表良节,命缕应嘉辰。” 唐 玄宗 《端午三殿宴群臣》诗序:“柏枕桃门,验方术於经纪;綵花命缕,观问遗於风俗。”
《漢語大詞典》:青纶(青綸)
即纶布、昆布。海藻类植物。文选·郭璞〈江赋〉:“青纶竞纠,縟组争映。” 李善 注引尔雅:“纶,似纶;组,似组。 东海 有之。” 刘良 注:“青纶、縟组,二草名,皆有彩色。” 南朝 梁 萧子云 《玄圃园讲赋》:“漂青纶之蓑折,荡碧组之鬖髿。”
《漢語大詞典》:青绶(青綬)
(1).佩系官印的青色丝带。亦借指官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御史大夫, 秦 官,位上卿,银印青綬,掌副丞相。”后汉书·舆服志下:“九卿、中二千石、二千石青綬。” 刘昭 注:“﹝青綬,﹞一号青緺綬。” 唐 刘禹锡 《南海马大夫远示著述兼酬拙诗》:“身在絳纱传六艺,腰悬青綬亚三台。”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印章制度:“ 建武 元年,詔诸侯王金印綟綬,公侯金印紫綬,中二千石以上银印青綬。” 清 方文 《送杜于皇北上廷试》诗:“旧交强半拖青綬,政府谁当坏白麻。”
(2).借指高级官吏。三国志·吴志·孙坚传“ 卓 兵见 坚 士众甚整,不敢攻城” 裴松之 注引 汉 王粲 《英雄记》:“ 陈郡 太守 胡軫 ……预宣言曰:‘今此行也,要当斩一青綬,乃整齐耳。’”
(3).喻植物藤蔓。 清 谭嗣同 《怪石歌七古》:“石兮石兮何痀僂,女萝纷披带青綬。”
《漢語大詞典》:绣毬(繡毬)
(1).花名。一名“粉团”、“八仙花”。落叶灌木,叶青色。夏季开花,成五瓣,簇聚呈球形,色白或淡红,甚美丽,为著名观赏植物。见《广群芳谱·花谱十七·雪毬》。 唐 元稹 《六年春遣怀》诗之七:“童稚痴狂撩乱走,绣毬花仗满堂前。”《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玫瑰杜鹃,烂如云锦,绣毬郁李,点缀风光。”
(2).用五色丝绸扎成的球状物。古代宫廷乐队舞蹈用的道具。亦用作女子居室或床上的装饰品。宋史·乐志十七:“三曰抛毬乐队,衣四色绣罗宽衫,繫银带,奉绣毬。”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二:“余少从 李慎言 希古 学,自言昔梦中至一宫殿,有仪卫,中数百妓抛毬,人唱一诗:‘……朝来自觉承恩最,笑倩傍人认绣毬。’又云:‘ 隋 家宫殿锁清秋,曾见嬋娟颺绣毬。’” 清 沈廷桂 《虞美人传》:“内设合欢之牀,剪春罗以为帷,悬绣毬以为綵。”
(3).菊花名。 宋 范成大 菊谱:“绣毬出 西京 ,开以九月中,千叶紫花,花叶尖阔,相次聚生,如金铃菊中铃叶之状。”
《漢語大詞典》:青丝鞚(青絲鞚)
(1).青色丝绳的马络头。 南朝 梁元帝 《紫骝马》诗:“宛转青丝鞚,照耀珊瑚鞭。” 宋 陆游 《怀成都十韵》:“竹叶村醪碧玉壶,桃花骏马青丝鞚。”
(2).借指坐骑。 唐 杜甫 《官亭夕坐戏简颜十少府》诗:“不返青丝鞚,虚烧夜烛花。” 宋 王廷圭 《别葛德裕》诗:“凭君少缓青丝鞚,为我聊倾碧玉巵。”
《漢語大詞典》:黄绵(黄緜)
黄色丝绵。后汉书·礼仪志下:“黄緜、緹繒、金缕、玉柙如故事。”隋书·礼仪志七:“六等之冕,皆有黈纊,黄緜为之,其大如橘。”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闷杀连朝雨雪天,教人何处觅黄緜。”
《漢語大詞典》:朱绶(朱綬)
红色丝带。古代用以系印章、玉佩和帷幕之类。 唐 钱起 《送丁著作佐台郡》诗:“佐郡紫书下,过门朱綬新。” 唐 钱起 《送河南陆少府》诗:“ 云间 陆生 美且奇,银章朱綬映金羈。” 宋 陆游 《草堂拜少陵遗像》诗:“至今壁间像,朱綬意萧散。”
《漢語大詞典》:蓝绶(藍綬)
系印纽的蓝色丝带。古代常用丝带的不同颜色,标识官吏的身份和等级。蓝绶表示等级较低的官吏。 五代 齐己 《送司空学士》诗:“蓝綬乍称新学士,白衫初脱旧神仙。” 宋 苏舜钦 《送家静及第后赴官清水》诗:“白头佐邑非为晚,蓝綬还乡亦可夸。”
《國語辭典》:百索  拼音:bǎi suǒ
1.各种需求的物品。《荀子。王制》:「修火宪,养山林薮泽草木鱼鳖百索。」清。郝懿行。注:「索者、求也。百物供民求索皆是。」
2.汉朝一种风俗。以为五月五日用五色彩丝绳装饰门户,可以避邪;后来便戴在小儿的头颈或系在臂上,以避不祥。见明。王三聘《古今事物考。卷一。百索》。也称为「避兵缯」、「长命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