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踏场(踏場)  拼音:tà cháng
演员依照乐曲的节奏,在戏台上舞蹈。《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出》:「后行脚色,力齐鼓儿,饶个撺掇,末泥色饶个踏场。」
《国语辞典》:花棒  拼音:huā bàng
1.一种民间舞蹈用的彩色短棒。参见「霸王鞭」条。
2.比喻好看而没有实际武艺的棍棒招式。《水浒传》第一○二回:「王庆不觉失口笑道:『那汉子使的是花棒。』」
《国语辞典》:龙灯舞(龙灯舞)  拼音:lóng dēng wǔ
一种民俗舞蹈。用长布作成龙形,由十数人用竿支起,前行、旋转、跳跃、伏卧,随锣鼓声舞动。
《国语辞典》:兰花手(兰花手)  拼音:lán huā shǒu
一种舞蹈的手式。拇指与中指虚捻,馀三指微曲,像兰花开放时的样子。也称为「兰花指」。
《國語辭典》:演员(演員)  拼音:yǎn yuán
从事演艺工作的人员。如:「他是一个成功的演员。」
《國語辭典》:圆舞曲(圓舞曲)  拼音:yuán wǔ qǔ
Waltz
曲种名。一种每节三拍的舞曲。源于德国、奥国乡间的民俗舞曲连德勒(Ländler),十七、八世纪流行维也纳宫廷后,旋律速度加快,十九世纪以后风靡全欧洲。以史特劳斯一世(Johann Strauss Sr.I)、史特劳斯二世(Johann Strauss Sr.II) 、萧邦(Frederic Chopin)、柴科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等人的作品最有名。也称为「华尔滋舞曲」。
《漢語大詞典》:抃转(抃轉)
舞蹈回旋。 明 杨慎 升庵诗话·掘拓词:“此舞因曲为名,用二女童,帽施金铃,抃转有声。”
分類:舞蹈回旋
《漢語大詞典》:兵舞
古代祭祀时的一种舞蹈,舞者手执干戚等兵器。周礼·地官·鼓人:“凡祭祀百物之神,鼓兵舞、帗舞者。” 郑玄 注:“兵,谓干戚也;帗,列五采繒为之,有秉。皆舞者所执。”周礼·地官·舞师:“掌教兵舞,帅而舞山川之祭祀。教帗舞,帅而舞社稷之祭祀。教羽舞,帅而舞四方之祭祀。教皇舞,帅而舞旱暵之事。”
《國語辭典》:霸王鞭  拼音:bà wáng biān
1.一种民间舞蹈用的彩色短棒。棒的两端各控四、五个透空小孔,嵌入铜钱。表演时,藉摇动或碰击身体,以发出清脆声响。也称为「花棒」、「金钱棒」、「连厢棒」。
2.一种民间舞蹈,源自金时的《连厢词》。表演时舞动霸王鞭和利用霸王鞭碰击身体,以发出清脆声响。表演人数不拘,可变化排列各种队形,热闹非凡。也称为「打连厢」、「连厢舞」、「花棒舞」、「花棍舞」、「金钱棒舞」。
3.植物名。大戟科大戟属,常绿小乔木或灌木。茎多分歧,全枝含多量白色乳汁。叶具短柄,互生,倒披针状长椭圆形或篦形。大戟花序成聚伞花序状,著生于棱角的凹处。花柱连合,柱头头状。
《國語辭典》:跗蹋  拼音:fū tà
以脚蹋地。《文选。傅毅。舞赋》:「浮腾累跪,跗蹋摩跌。」
《國語辭典》:二人台(二人臺)  拼音:èr rén tái
一种戏曲曲艺。流行于内蒙中部和西部。用笛子、四胡、扬琴、四块瓦伴奏,由二人歌舞对唱表演。
《漢語大詞典》:踮步
(1).蹑手蹑脚貌。 明 汤显祖 《紫箫记·捧盒》:“有 青哥 时,免得半夜鸕鶿踮步摸鱼儿。”
(2).舞蹈动作之一。用脚尖走碎步。 凌力 《星星草》第七章:“她抬着双臂,扯开花肩,随着小锣和铙钹的节奏走着踮步,腰肢肩膀、扇面都在左右颤动。”
《國語辭典》:平衡木  拼音:píng héng mù
一种体操运动器材。是高约一公尺二十公分,五公尺长、十公分宽的长条木架,其上可可供人做各种平衡动作。
《漢語大詞典》:愉舞
欢乐地舞蹈。《淮南子·泰族训》:“员中规,方中矩,动成兽,止成文,可以愉舞而不可以陈军。”
《漢語大詞典》:艺术体操(藝術體操)
体操的一类。由舞蹈、跳跃、平衡、波浪形动作及部分技巧运动动作组成。一般在音乐伴奏下进行,富有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