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改编剧本(改编剧本)  拼音:gǎi biān jù běn
将小说等文学著作编写成剧本,以便搬上舞台表演。
《国语辞典》:开放舞台(开放舞台)  拼音:kāi fàng wǔ tái
没有边沿限制,除背后一面墙外,其馀三面都伸入观众群中的一种舞台。
《国语辞典》:圆形剧场(圆形剧场)  拼音:yuán xíng jù cháng
源自于古代希腊竞技场。舞台形式为露天、圆形或椭圆形建筑所环绕的场地,表演区置中,观众席在四周,并无舞台边框界域的区分。
《国语辞典》:走位  拼音:zǒu wèi
在球场或舞台上依有利、需要或设计好的路线移动位置。如:「排练时导演亲自下场示范,指导演员走位。」
《国语辞典》:官座儿(官座儿)  拼音:guān zuò ér
旧时戏院中,在下场门的舞台旁所隔出的较好席位,是专为政府官员或富人所预备的,故称为「官座儿」,今通称为包厢。《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这些事全在行,进去定要佔下场门儿的两间官座儿楼。」
《国语辞典》:登场口(登场口)  拼音:dēng cháng kǒu
指舞台上场的地方。
《国语辞典》:费雯丽(费雯丽)  拼音:fèi wén lì
Vivien Leigh
人名。(西元1913~1967)英国女演员。早年活跃于伦敦舞台,西元一九三九年前往好莱坞主演乱世佳人一片中的郝思嘉角色,而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她不仅以美貌著称,而且演技精湛。一九六七年死于肺结核。
《国语辞典》:剧幕(剧幕)  拼音:jù mù
演出时,挂于舞台上的布幕。可开合,以表示演出的开始或结束。
《国语辞典》:灯控(灯控)  拼音:dēng kòng
控制灯光的颜色及明暗,以达到特殊舞台效果的技术。如:「这出舞台剧的灯控,是经过专业人员精心设计的。」
《国语辞典》:西蒙逊(西蒙逊)  拼音:xī méng xùn
Simonson Lee
人名。(西元1888~1967)美国舞台设计家。最初为纽约市华盛顿广场剧院设计布景,后任戏剧公会理事。其设计摆脱传统现实主义,曾为《梅斯菲尔德的信徒》一剧,使用日本的帷幕,为萧伯纳的《回到马修斯拉时代》一剧设计幻灯。是位积极的艺术批评家、画家、杂志编辑和剧院顾问。著有《舞台装饰》、《舞台设计美术》,及自传毕生的职责等书。
《国语辞典》:舞台剧(舞台剧)  拼音:wǔ tái jù
演员在舞台现场演出的戏剧。如:「舞台剧的演员直接面对观众,演出时尤当聚精会神,把演技发挥得淋漓尽致。」
《国语辞典》:舞台秀(舞台秀)  拼音:wǔ tái xiù
在舞台上所作的表演。
《国语辞典》:提示人  拼音:tí shì rén
提示演员台词的人。在西洋各国舞台的前面中央,有箱子可供提示人藏身。当演员忘词时,他便轻声提示。今之提示人多半藏身幕后或布景后。
《漢語大詞典》:福字履
又称夫子履。戏曲舞台上所用的一种鞋子。厚底,缎面,面上绣层云。
《國語辭典》:古门道(古門道)  拼音:gǔ mén dào
戏台上通往后台的左右门。如:「舞台剧中的女主角往右边古门道下场了。」也称为「古门」、「古道」、「古道门」、「鬼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