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7 【介绍】: 唐时突骑施哥舒部人,世居安西。年四十余,仗剑之河西,补为衙将。迁左卫郎将。玄宗天宝六载,充陇右节度副使。后以军功拜特进。天宝十二载,进封凉国公,加河西节度使,寻封西平郡王。好饮酒,喜声色,因风疾归京师。安禄山反,翰拜先锋兵马元帅,率兵二十万守潼关,相持半年。后因杨国忠谮,诏促战,不得已出关决战,大败,被俘,囚洛阳。后杀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57 突厥突骑施哥舒部落之裔,世居安西(今新疆库车)。家富于财,性任侠,好读史书,知谋略。40岁始发愤折节,从军河西。以军功升迁颇速。官至陇右节度使、兼河西节度,封凉国公,又进西平郡王。安史乱起,受命将兵20万守潼关。兵败被俘,受伪职为司空。后为安庆绪所杀。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敦煌遗书伯三六一九及《记纂渊海》存诗1首,断句2。《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全唐文·卷四百六
翰。安西副都护道元子。以军功积累迁陇右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天宝八载。以破石堡城功拜特进鸿胪员外卿。进封凉国公。拜太子太保。以风疾废于家。禄山之乱。起为皇太子先锋兵马元帅。讨禄山。加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兵败。为禄山所擒。伪署为司空。寻杀之。
薛舒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8—775 【介绍】: 唐河中宝鼎人,字仲和。薛邕兄。年十九,授华州司士参军。累转大理寺丞,以忤权臣贬青州司户参军,改金州司马。玄宗天宝末,拜夷州刺史。肃宗至德初,迁渝州刺史。又任巫、溪二州刺史。代宗宝应初,拜黔中经略使。封河东县伯。守黔十余年,卒于任。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曲阜(今属山东)人。天宝时登制举。事迹见《登科记考》卷二七。《全唐诗》存诗1首。
全唐文·卷四百八
舒。曲阜人。天宝时制科登进士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5 【介绍】: 唐时突骑施哥舒部人。哥舒翰子。代宗大历八年,为循州刺史,举兵反,杀岭南节度使吕崇贲。入据广州及循、潮等州。从者有诗人苏涣等,广州商舶亦多卷入。唐廷遣江西观察使往讨之。至十年,始攻入广州。晃出奔,被杀于泔溪。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陇西狄道人,字仲舒。李希言子。性通达,善恢谐,以放达蕴藉称。初拜秘书省校书郎,大历初改中书舍人。德宗时,由礼部侍郎选为同州刺史,擢兵部侍郎、高邑伯。进吏部侍郎,年六十二卒,赠礼部尚书。奉诏为《兴元纪功述》及郊庙乐章,论撰甚多。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31—792 字仲舒,排行十七,赵州(今河北赵县)人。李纵之弟。玄宗天宝末任校书郎,肃宗至德初避地苏州。代宗广德元年(763)任左补阙,大历中累迁中书舍人。德宗建中元年(780)任虢州刺史,三年任礼部侍郎,四年知贡举。兴元元年(784)任兵部侍郎,封高邑伯。贞元六年(790)改吏部侍郎,八年卒。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纾有文名,为李华所知,与包佶并称“包李”。贞元四年(788)德宗与群臣唱和,纾诗列为上等。刘禹锡称其诗为“高韵”(《董氏武陵集序》)。《全唐诗》存诗13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05 【介绍】: 唐宗室。本名谟。李邈子,德宗取为己子。初封舒王,拜泾原节度使。李希烈反,拜谊为扬州大都督、荆襄江西沔鄂节度使、诸军行营兵马都元帅讨之,未及行而泾原军叛,遂从帝出奉天。
郑伸 朝代:中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748—约806 【介绍】: 唐郑州开封人,字君舒。初仕试太子典设郎。屡辟使府。德宗贞元中,为曹王皋山南东道节度参谋。后为鄂岳观察使从事,以本官权刺蕲州。十八年,授鄂州刺史、鄂岳观察使。征入为国子祭酒。
哥舒曜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时突骑施哥舒部人,字子明。哥舒翰子。累迁光禄卿。李光弼讨河北,为光弼副。以降安太清、救宋州有功,为东都镇守兵马使。德宗立,召为左龙武大将军。李希烈叛,擢东都、汝州行营节度使。后母丧,夺职。迁河南尹。曜拙于统御,而锐于杀戮,士畏而不怀。德宗贞元初,召入为鸿胪卿。官终右骁卫上将军。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五百九十四
仲舒。贞元五年进士。为雄武军使张仲武从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2—823 【介绍】: 唐并州祁人,字弘中。少孤贫,以孝闻,嗜学工文,结交均知名之士。德宗贞元中,登贤良方正高第。拜左拾遗,累迁礼部考功员外郎。坐事贬荆南节度参谋。宪宗元和初,召为吏部员外郎,知制诰。文思温雅,所制诰文,人皆传写。历婺州、苏州刺史。穆宗时召为中书舍人。终江西观察使。卒谥成。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2—823 字弘中,排行十,并州祁(今山西祁县)人。少客江南。德宗贞元十年(794)中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累迁吏部员外郎。十九年贬连州司户参军。宪宗元和初召为吏部员外郎,五年(810)迁职方郎中知制诰。坐事贬峡州刺史,徙婺、苏二州刺史。十五年召拜中书舍人,六月出任江西观察使。穆宗长庆三年(823)卒,谥成。生平见韩愈《太原王公墓志铭》、《太原王公神道碑铭》、新、旧《唐书》本传。有文名,长于制诰。《全唐诗》存诗1首。
全唐文·卷五百四十五
仲舒字宏中。太原人。贞元十年策试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等科。登乙第。超拜右拾遗。累转尚书郎。元和中自职方郎中知制诰贬硖州刺史。迁苏州。穆宗立。召为中书舍人。出为江西道观察使。长庆三年卒。
舒元褒 朝代:中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5前 【介绍】: 唐婺州东阳人。舒元舆弟。登进士第。敬宗宝历元年,中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文宗大和三年,官左拾遗,上疏论中丞温造凌辱供奉官事。官至司封员外郎。
全唐文·卷七百四十五
元褒。宰相元舆之弟。登进士。又擢贤良方正。终司封员外郎。
哥舒恒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七百四十
恒。敬宗时擢书判拔萃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5 【介绍】: 唐婺州东阳人。宪宗元和八年进士。文宗大和初拜监察御史,再迁刑部员外郎。自负奇才,锐于进取。五年,献文阙下,为宰相李宗闵所抑,改著作郎,分司东都。与李训善,训为文宗宠遇,召为尚书郎,后为同平章事。甘露之变,宦官仇士良率兵诛宰相王涯、李训等,元舆亦为左军族诛。有《牡丹赋》,时称其工。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89—835 排行三。郡望江州(今江西九江),婺州东阳(今浙江东阳)人。宪宗元和八年(813)登进士第,授鄠县尉。穆宗长庆中为裴度幕僚,以文檄豪健见推。文宗大和中为著作郎分司东都,与李训相结。八年(834)李训用事,引为尚书郎。九年九月迁御史中丞,兼判刑部侍郎,旋以本官同平章事。与李训谋诛宦官。十一月死于“甘露之变”。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诗1卷。《寄李翱》诗赞扬潭州刺史李翱脱韦夏卿之女于乐籍,为传诵之作。
唐诗汇评
舒元舆(?-835),婺州东阳(今浙江东阳)人。元和八年(813),登进士第,调鄠县尉。长庆中,裴度表兴元节度掌书记。大和初,召拜监察御史,再迁刑部员外郎。为宰相李宗闵所抑,五年,改著作郎,分司东都,复入为尚书郎。九年,李训用事,骤迁右司郎中、御之中丞、刑部侍郎,遂为相。其年冬,与李训谋诛宦官,事败,被杀。元舆能诗善文,名盛于时。有《舒元舆集》一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
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七
元舆。婺州东阳人。元和八年进士。大和时累官御史中丞兼刑部侍郎。以本官同平章事。与李训谋诛宦官事败。为内兵所擒。族诛。

作品评论

杜阳杂编
大和九年,诛王涯、郑注后,仇七良专权恣意,上颇恶之,或登临游幸,虽百戏骈罗,未尝为乐。……上于内殿前看牡丹,翘足凭栏,忽吟舒元舆《牡丹赋》云:“俯者如愁,仰者如语,含者如咽。”吟罢,方省元舆同,不觉叹息良久,泣下沾瞋。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自号华阴子,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唐末赤松山道士。能诗,工篆书。僖宗广明乱前,与诗僧贯休结识。乱后,二人又曾相逢。约卒于昭宗时,贯休有诗伤之。事迹见《禅月集》卷一一、卷一六及《金华赤松山志》。《全唐诗》存诗2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人。仕南汉。刘䶮时为谏议大夫。雅有风采,文辞占对,观者倾竦。会宰相赵光裔言楚本婚姻之国,不可忘旧好,且荐纾为使。乃遣纾奉使于楚,遂复二国之好。虽谋出光裔,而纾实有以成之。
全唐文·卷三百九十五
纾字仲舒。礼部侍郎希言子。天宝末拜秘书省校书郎。大历初为左补阙。累迁司封员外郎知制诰。改中书舍人。寻自虢州刺史徵拜礼部侍郎。德宗居奉天。择为同州刺史。寻弃州诣行在。拜兵部侍郎。反正。兼知选事。移礼部。卒年六十二。赠礼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