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46,分64页显示  上一页  53  54  55  56  57  59  60  61  62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八分分如来舍利
舍一切善根一阐提
报身,卢舍那如来
舍相
鸟波你舍
毗舍
舍身求法
舍支
著境不舍
舍不信意
舍不净行
舍悭贪心
舍愚痴心
提舍尼配杖
由受心断坏故舍
八分分如来舍利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后分)
释迦如来于拘尸城荼毗已竟,诸国起兵夺取舍利时,有婆罗门为息相夺诤故,分作八分,八国起塔供养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拘尸,梵语具云拘尸那,华言角城,谓此城三角故也。梵语荼毗,华言焚烧。梵语舍利,华言骨身。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
〔一、拘尸城〕,拘尸城诸力士,得一分舍利,即于国中起塔供养。
〔二、波肩罗婆国〕,波肩罗婆国力士,得一分舍利,归国起塔供养。
〔三、师伽那婆国〕,师伽那婆国拘楼罗众,得一分舍利,归国起塔供养。
〔四、阿勒遮国〕,阿勒遮国诸刹帝利,得一分舍利,归国起塔供养。(梵语刹帝,华言田主。)
〔五、毗耨国〕,毗耨国诸婆罗门,得一分舍利,归国起塔供养。
〔六、毗离国〕,毗离国诸黎车,得一分舍利,归国起塔供养。
〔七、遮罗迦罗国〕,遮罗迦罗国诸释子,得一分舍利,归国起塔供养。
〔八、摩伽陀国〕,摩伽陀国阿阇世王,得一分舍利,归国起塔供养。(梵语摩伽陀,华言善胜。梵语阿阇世,华言未生怨。)
舍一切善根一阐提
【三藏法数】
舍善根者,楞伽经云:谓谤菩萨藏,及作恶言,不肯随顺经律之法,是名舍一切善根一阐提。(菩萨藏者,藏即含藏也,谓诸大乘经典含藏一切文理,是菩萨所修所證之法,故名菩萨藏。)
报身,卢舍那如来
【三藏法数】
修因感报,名之为报。然有自报、他报之别:自报即理智如如,他报即相好无尽,是名报身。梵语卢舍那,华言净满。谓诸惑净尽,众德悉圆。又云光明遍照,谓内以智光照真法界(即自报身也),外以身光照应大机(即他报身也),如来者,转法轮论云:第一义谛名如,正觉名来。是也。(第一义谛者,谓中道之理,无二无别也。)
舍相
【三藏法数】
舍即舍置,谓心不沉不散调适之时,即舍前发、制二相,故名舍相。
鸟波你舍
【三藏法数】
梵语乌波你舍,华言近说。谓从近从略,说经中要义故也。
毗舍
【三藏法数】
梵语毗舍,亦云吠奢,即商贾种也。
舍身求法
【三藏法数】
谓修菩萨行者,乐求大乘之法,其心勇猛,虽弃舍身命,亦复无所顾惜,而广集一切善根也。
舍支
【三藏法数】
离喜不悔之心为舍。谓行者欲离二禅时,以种种因缘,诃责于喜。喜既灭谢,三禅即发。若證三禅之乐,则舍二禅之喜,不生悔心,故名舍支。
【三藏法数】
离喜不悔名舍,谓行者欲离第二禅时,种种呵责二禅之喜,喜既灭谢,则发第三禅之乐。若證三禅之乐,则舍二禅之喜,不生悔心也。
【三藏法数】
离乐不悔名舍,谓行者既得第四禅不动真定,则舍第三禅难舍之乐,不生悔心也。
著境不舍
【三藏法数】
谓诸天众欲境殊胜,自然无有耽恋。衰相现时,取著不舍,是为小衰相也。
舍不信意
【三藏法数】
谓佛弟子当于如来之法,常存正信之意,则无量法门,皆可从此而入,所谓信者道之源、功德之母也。设有不信之意,悉当除去,是为舍不信意。
舍不净行
【三藏法数】
谓佛弟子当受持如来戒法,常令三业清净,则一切烦恼不能染污。设有不净之行,悉当除去,是为舍不净行。(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
舍悭贪心
【三藏法数】
谓佛弟子当以财法广施于人,盖财以资人之生,法以资人慧命,于此二者,时常乐行,则能饶益一切。设有悭贪之心,悉当除去,是为舍悭贪心。
舍愚痴心
【三藏法数】
谓佛弟子当以智慧之心照了诸法,通达无碍,不为惑业之所覆蔽;设有愚痴之心,悉当除去,是为舍愚痴心。
提舍尼配杖
【三藏法数】
梵语提舍尼,华言向彼悔,从对治境以立名。僧祇律云:此罪应发露也。盖言此罪轻于前之三罪,乃容对众发露悔过,故以杖罪配之。
由受心断坏故舍
【三藏法数】
谓心先受一切恶法,今或得戒得定,作是念言,我从今时,弃先所受,是名由受心断坏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