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下舂
称日落之时。《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 渊虞 ,是谓高舂。至于 连石 ,是谓下舂。” 高诱 注:“ 连石 ,西北山。言将欲冥,下象息舂,故曰下舂。” 隋 卢思道 《春夕经行留侯墓》诗:“夕风吟宰树,迟光落下舂。”
分類:日落
《骈字类编》:夜舂
唐 张乔 江村 况是渔家宿,疏篱响夜舂。
唐 子兰 华严寺望樊川 雪碛回寒雁,村灯促夜舂。
《韵府拾遗 冬韵》:李频诗是处通春棹无村不夜舂刘诜诗地碓夜舂松节火
《漢語大詞典》:舂粮(舂糧)
庄子·逍遥游:“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原指隔宿捣米备粮。后也以“舂粮”作百里的代称。 宋 苏轼 《王郑州挽词》:“那知聚散舂粮外,便有悲欢过隙中!”
《国语辞典》:舂米  拼音:chōng mǐ
捣米去糠,使成洁净的白米。
《分类字锦》:新舂
王庭圭 寅陂诗 田头已打新舂榖。
分类:
《漢語大詞典》:水舂
(1).水碓。《后汉书·西羌传·东号子麻奴》:“因渠以溉,水舂河漕,用功省少,而军粮饶足。”
(2).水流冲击。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沧桑变幻几度经,水舂沙蚀存盈尺。”
《漢語大詞典》:撞舂
撞击;冲击。 唐 韩愈 《泷吏》:“险恶不可状,船石相撞舂。” 宋 曾巩 《喜晴》诗:“况遭积雨驾高浪,沙翻石走相撞舂。” 清 陈维嵩 《沁园春·泊舟胥江大风雨》词:“ 胥母门 边,暴雨奔浑,盘涡撞舂。”
分類:撞击冲击
《漢語大詞典》:夕舂
见“ 夕阳舂 ”。
《漢語大詞典》:夕阳舂(夕陽舂)
旧习日落时舂米。 唐 薛能 《游嘉州后溪》诗:“山屐经过满逕踪,隔溪遥见夕阳舂。”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唐人杂记上》:“人多不知夕阳舂为何等语,予考之《淮南子》曰:‘日经於 泉隅 ,是谓高舂,顿於 连石 ,是谓下舂。’”亦省作“ 夕舂 ”。 清 钱谦益 《茂苑相公谢政遄归招邀燕赏》诗之一:“最喜林深无虎豹,夕舂犹许歷孱颜。”参见“ 高舂 ”。
《漢語大詞典》:机舂(機舂)
水碓。利用水力舂米的工具。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机舂潺湲力,吹簸飘颻精。” 宋 苏轼 《与正辅游香积寺》诗:“我惭作机舂,凿破混沌穴。”
《漢語大詞典》:舂杵
古代乐器的一种。用于调节音乐的节拍。文献通考·乐十二:“舂杵,亦谓之顿相。相,助也,以节乐也。”
《漢語大詞典》:辍舂(輟舂)
古代舂筑时,以歌相和,以杵声相送,用以自劝。里中有丧,则舂筑者不相杵。见 汉 贾谊 新书·春秋史记·商君列传。后以“辍舂”表示对死者的哀悼。 南朝 梁 任昉 《出郡传舍哭范仆射》诗:“已矣余何叹,輟舂哀国均。”
分類:相和
《漢語大詞典》:舂簸
舂谷簸糠。后汉书·祭祀志下:“舞者象教田,初为芟除,次耕种、芸耨、驱爵及穫刈、舂簸之形,象其功也。”北史·崔亮传:“ 亮 虽歷显任,其妻不免亲事舂簸。”
分類:舂谷
《漢語大詞典》:夕阳舂(夕陽舂)
旧习日落时舂米。 唐 薛能 《游嘉州后溪》诗:“山屐经过满逕踪,隔溪遥见夕阳舂。”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唐人杂记上》:“人多不知夕阳舂为何等语,予考之《淮南子》曰:‘日经於 泉隅 ,是谓高舂,顿於 连石 ,是谓下舂。’”亦省作“ 夕舂 ”。 清 钱谦益 《茂苑相公谢政遄归招邀燕赏》诗之一:“最喜林深无虎豹,夕舂犹许歷孱颜。”参见“ 高舂 ”。
《漢語大詞典》:高舂
日影西斜近黄昏时。《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 渊虞 ,是谓高舂;至于 连石 ,是谓下舂。” 高诱 注:“高舂,时加戍,民碓舂时也。” 刘文典 集解:“初学记引注云:‘言尚未冥,上蒙先舂,曰高舂。’” 南朝 梁 王僧孺 《为韦雍州致仕表》:“高舂之景一斜,不周之风忽至。” 唐 皎然 《浮云》诗之三:“浮云浮云,集於高舂。高舂濛濛,日夕之容。” 清 赵翼 《遣兴》诗之三:“折坂未登车倒退,游山正好日高舂。”
《漢語大詞典》:碓舂
用杵臼舂米或捣物。《淮南子·天文训》“是谓高舂” 汉 高诱 注:“高舂时加戍,民碓舂时也。”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我还可看他们烘焙火药,碓舂木炭,筛硫磺,配合火药的原料。”
分類:杵臼舂米
《漢語大詞典》:溪舂
指水碓。 清 厉鹗 《将返武林留别张梁友先生》诗:“社鼓闻茅店,谿舂隔竹扉。”参见“ 水碓 ”。
分類:水碓
《國語辭典》:水碓  拼音:shuǐ duì
藉水力舂米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