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自食
靠己力养活自己。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张耳 、 陈餘 乃变名姓,俱之 陈 ,为里监门以自食。”汉书·韩信传:“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宋 曾巩 《越州赵公救灾》:“知 越州 赵公 ,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菑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警世通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 春儿 自此日为始,就吃了长斋,朝暮纺绩自食。”
《国语辞典》:自食恶果(自食恶果)  拼音:zì shí è guǒ
吃到自己所种恶因所结的苦果。比喻做了坏事得到报应、惩罚。如:「你平日为非作歹,如今受到法律的制裁,那是自食恶果,怪不得别人!」
《國語辭典》:自食其果  拼音:zì shí qí guǒ
自己吃到自己所种的果实。比喻做了坏事,由自己承担其后果。如:「假若人类只顾图利而破坏自然环境,将来必会自食其果的。」
《國語辭典》:自食其力  拼音:zì shí qí lì
凭藉自己的力量养活自己。《聊斋志异。卷一一。黄英》:「自食其力不为贪,贩花为业不为俗。」《东周列国志》第八六回:「又公族五世以上者,令自食其力,比于编氓。」
《漢語大詞典》:自食其言
自己说出的话不算数。形容不守信用。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迭韵诗:“时海氛甚恶, 扬 人纷纷欲逃避。余初与君相约静镇不动,既乃各自食其言。”蒲剧《归宗图》第二场:“况我又在长亭留下誓言,劝不反 薛猛 ,不回 长安 。我岂能自食其言再去回京。”
《漢語大詞典》:箕瓢
传说 许由 隐居 箕山 之下, 颍水 之阳,躬耕自食,以手掬饮,人遗一瓢,挂于树,风吹历历作声,以为烦,遂弃之。见 明 敬虚子 《小隐书·许由》。因以“箕瓢”为隐居思静之典。 唐 李咸用 《览文僧卷》诗:“调高非 郢 《雪》,思静碍 箕 瓢。”
《國語辭典》:玩火自焚  拼音:wán huǒ zì fén
比喻做坏事的人最后将自食恶果。语本《左传。隐公四年》:「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
《漢語大詞典》:箕山挂瓢(箕山掛瓢)
相传 许由 隐居 箕山 之下, 颍水 之阳,躬耕自食,以手掬饮。人遗一瓢,挂于树,风吹历历作声,以为烦,弃之。事见 明 敬虚子 《小隐书·许由》。后用为隐居不仕之典。 明 王錂 《春芜记·访友》:“湖海伴渔樵,任尘埃暗宝刀,枕流漱石吾堪老,因此上 箕山 掛瓢, 緱山 弄簫,幽怀尽付閒花草。”
《漢語大詞典》:蜜不齿蜂(蜜不齒蜂)
一种酿蜜而不能自食的蜂。 臧克家 《自己的写照》诗:“乡下的庄家汉是蜜不齿蜂,忙碌一年是一个干挣!”原注:“是蜂的一种,专习酿蜜,蜜成,别的蜂即逐之去。”
分類:酿蜜自食
一分自食
【三藏法数】
自食者,谓乞得食时,除前三分之外,唯留一分,或多或少,则自食之。食已安心行道,庶不虚受信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