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去掉
摆脱掉;使自身摆脱。例如:你有你的选择,而你要去掉你的那些奇思怪想也是时候了。
抛弃;根除。例如:去掉缺点。
《国语辞典》:全身远害(全身远害)  拼音:quán shēn yuàn hài
远离祸源,以保全自身性命。《诗经。王风。君子阳阳。序》:「君子阳阳,闵周也。君子遭乱,相招为禄仕,全身远害而已。」也作「远害全身」。
《漢語大詞典》:清身洁己(清身潔己)
谓保持自身节操,身体力行。晋书·解系传:“ 系 及二弟 结 育 并清身洁己,甚得声誉。”南史·何尚之传:“太保 王弘 每称其清身洁己。”
《國語辭典》:身非木石  拼音:shēn fēi mù shí
人有思想感情,不同于树木石块无知觉感情。语出《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也作「人非木石」、「人非草木」。
《漢語大詞典》:省身克己
检查自身过失,克制自己非分之想。 明 钱德洪 《王文成公〈大学问〉跋》:“吾党各以己见立説,学者稍见本体,即好为径超顿悟之説,无復有省身克己之功。”亦省作“ 省克 ”。 叶圣陶 《病夫》:“现在正缺乏一种修养的书籍给他们看,让他们做一点省克的工夫。”
《國語辭典》:辱身败名(辱身敗名)  拼音:rù shēn bài míng
身心受辱而名声败坏。《精忠岳传》第三一回:「一旦失手,辱身败名,是为不智。」
《國語辭典》:惹火烧身(惹火燒身)  拼音:rě huǒ shāo shēn
引火焚身。比喻招惹灾祸,自讨伤害。明。无名氏《白兔记》第一○出:「今日与你盘缠,迟延少待乞大拳,披麻惹火烧身怨,莫待等江心补漏船。」
《漢語大詞典》:咎有应得(咎有應得)
谓由于自身的罪过而得祸或受罚是完全应得的,怨不得别人。《宦海》第七回:“ 李德标 一时冒犯,触怒 乌绅 ,咎有应得。” 鲁迅 《〈朝花夕拾〉后记》:“原来我的识见,就正和 唐 朝的‘不知其源者’相同,贻讥于千载之前,真是咎有应得。” 巴金 《家》十四:“你当初为什么不反抗,不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现在是咎有应得。”
《漢語大詞典》:洁清自矢(潔清自矢)
谓保持自身清廉正直。清史稿·高宗纪五:“以 李侍尧 、 国泰 所办贡物过优,皆致罪戾,諭各督抚等惟当洁清自矢,毋专以进献为能。”
《國語辭典》:洁身自好(潔身自好)  拼音:jié shēn zì hào
1.保持自身纯洁清白,而不与人同流合污。如:「他向来洁身自好,绝不会做出这种伤天害理的事。」也作「洁身自爱」。
2.怕招惹是非,只管自己,不管别人。如:「这件事我们自己解决好了,像他这样只知道洁身自好的人,找他作甚?」
《漢語大詞典》:洁身自守(潔身自守)
保持住个人自身的纯洁。 陈国凯 《我应该怎么办》一:“她在大学时曾经恋爱过,但由于这次恋爱严重地伤害了她的心,以后她就把情丝一刀斩断,洁身自守了。”
《國語辭典》:洁己奉公(潔己奉公)  拼音:jié jǐ fèng gōng
己身廉洁清明,而一心奉行公事。《宋书。卷九七。夷蛮传。林邑国传》:「法命肃齐,文武毕力,洁己奉公,以身率下。」《文明小史》第一三回:「万想不到果真总督大人还要当当,真算得洁己奉公第一等好官了。」
《國語辭典》:卖身投靠(賣身投靠)  拼音:mài shēn tóu kào
出卖自己的人格而投靠有权势的人。如:「尽管对方不断提高挖角的价码,他仍坚持不卖身投靠。」
《國語辭典》:模特儿(模特兒)  拼音:mó tè ér
1.专供艺术家绘图或摄影的人物、动物或物品。为英语model的音译。如:「那位画家百般挑剔,才选中这位模特儿。」
2.担任新式服装、时尚商品或艺术品展示工作的人。如:「时装模特儿」、「广告模特儿」、「服装设计师利用模特儿,展示他的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