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负刺(負刺)
背负芒刺。喻恐惧不安。典出汉书·霍光传:“ 宣帝 始立,謁见 高庙 ,大将军 光 从驂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魏书·孝庄帝纪论:“未闻长轡之策,遽深负刺之恐。”后亦用为自我惕励之词。 唐 白居易 《忠州刺史谢上表》:“誓当负刺慎身,履冰厉节。”
《漢語大詞典》:检饬(檢飭)
(1).谓检点,自我约束。 宋 岳飞 《辞男云特转恩命第二札》:“以孱陋之资,将军旅之众,顾惟匪称夙夜,惶惧惟恐,检飭修省,有所未至,不足以服众。”明史·蜀献王椿传:“自 椿 以下四世七王,几百五十年,皆检飭守礼法,好学能文。”
(2).整治。 清 曾国藩 《台洲墓表》:“饎爨必躬,在视必恪,宾祭之仪,百方检飭。”
《漢語大詞典》:自矫(自矯)
自我勉励。庄子·天下:“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 郭象 注:“矫,厉也。” 成玄英 疏:“用仁义为绳墨以勉厉其志行也。” 唐 王勃 《七夕赋》:“君王迺驭风殿而长怀,俯云臺而自矫。”
分類:自我勉励
《漢語大詞典》:亲末(親末)
亲戚间自我谦称之词。 明 归有光 《与管虎泉简》:“每辱不弃亲末,眷念之勤。临行,又不及为蔬饭以谢别,罪罪。”
《漢語大詞典》:自憀
自我宽解。 明 刘基 《燕歌行》:“鱼枯雁死星芒消,沉沉思君不自憀。”清史稿·万汗传:“自是 辉发 、 乌喇 诸部皆不受约束, 万 地日蹙,忧愤不自憀。”
分類:自我宽解
《國語辭典》:戒书(戒書)  拼音:jiè shū
1.自我戒惕的文字。《大戴礼记。武王践阼》:「王闻书之言,惕若恐惧,退而为戒书。」
2.汉代皇帝的四种命令之一,用以戒敕刺史、太守等官。汉。蔡邕〈独断上〉:「汉天子正号曰皇帝……其命令: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书。」也称为「戒敕」。
《漢語大詞典》:私树(私樹)
自我培植。《宋书·颜延之传》:“又蒙蔽其善,毁之无度,心短彼能,私树己拙。”
分類:自我培植
《漢語大詞典》:愚兄
对同辈而年轻于己者的自我谦称。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愚兄就喝口酒,他们大家伙子竟跟着嘈嘈。”
《漢語大詞典》:积伐(積伐)
(1).谓蕴蓄才能并自我夸耀。庄子·人间世:“戒之,慎之!积伐而美者以犯之,几矣!” 成玄英 疏:“积,藴蓄也……今乃藴蓄才能,自矜汝美,犯触威势,必致危亡。”
(2).积功。 宋 魏了翁 《直前奏六未喻及邪正二论》:“其歷官既久,积伐已多,则中外知名,华夷信服。”
《國語辭典》:人梯  拼音:rén tī
1.人叠人所形成的梯子。如:「爬这堵墙,要大伙儿叠成人梯才行。」
2.喻肯牺牲自己提拔后进的人。如:「老前辈要有甘为人梯的精神。」
《漢語大詞典》:内咎
自我责备或惭愧不安。 明 方孝孺 《答王仲缙》之五:“每念昔之圣贤道德言行之懿,未尝不内咎而深自渐也。” 丁玲 《韦护》第二章十四:“他虽说知道他们为了他曾相吵过,但是他没有什么内咎,他觉得那太平常了。”
《漢語大詞典》:谬彰(謬彰)
谓虚假地自我表彰。文选·潘岳〈关中诗〉:“虚皛 湳德 ,谬彰 甲吉 。” 李善 注:“ 湳 甲 ,二 羌 号也; 德 吉 ,其名也。言 观 虚明诛二 羌 之功,此 观 之过也。”一本作“繆彰”。
《漢語大詞典》:降薄
谓自我菲薄,自以为不如。世说新语·德行“吾时月不见 黄叔度 ,则鄙吝之心已復生矣” 刘孝标 注引 三国 魏 曹丕 《典略》:“ 戴良 少所服下,见 宪 ( 黄宪 )则自降薄,悵然若有所失。母问:‘汝何不乐乎?復从牛医儿所来邪?’ 良 曰:‘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所谓 良 之师也。’”
《漢語大詞典》:游泳运动
水上运动项目之一。凭借自我支撑力和推进力在水里的活动或游进。包括竞技游泳、实用游泳和花样游泳等。有多种泳式和技术要求。
《漢語大詞典》:有耻且格(有恥且格)
谓人有知耻之心,则能自我检点而归于正道。《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何晏 集解:“格,正也。” 邢昺 疏:“使民知有礼则安,失礼则耻,如此,则民有愧耻而不犯礼,且能自脩而归正也。” 清 魏源 《军储篇一》:“天下有重典而不为酷者,惩一儆百,辟以止辟是也;有最轻之典而人莫敢犯者,有耻且格是也。”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诸凡国法,治人身恶之既形者,制其滋蔓之多,必先教以天条,而后齐以国法,固非不教而杀矣,亦必有耻且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