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自谦(自謙)  拼音:zì qiān
谦抑自处而不誇耀。《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常自谦无德,每郡国所上,辄抑而不当,故史官罕得记焉。」
《漢語大詞典》:自净
通过自然作用而净化
自我净化,自我涤罪
《漢語大詞典》:遗生(遺生)
(1).忘却自我的存在。庄子·达生:“弃事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 成玄英 疏:“故弃世事则形逸而不劳,遗生涯则神凝而不损也。”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忘欢而后乐足,遗生而后身存。”
(2).捐躯;献身。吕氏春秋·士节:“二曰士之为人,当理不避其难,临患忘利,遗生行义,视死如归。” 高诱 注:“惟意所在,不必生也,故曰遗生也。” 晋 陶潜 《读史述九章·程杵》诗:“遗生良难,士为知己,望义如归,允伊二子。”泛指去世。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六:“ 谦 怪语曰:‘何不进耶?’对曰:‘遗生已久,无宜干突。’始悟是鬼。”
(3).馀生;残留的生命。《宋书·周朗传》:“自华夷争杀,戎夏竞威,破国则积尸竟邑,屠将则覆军满野,海内遗生,盖不餘半。”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淄水:“昔 齐懿公 游 申池 , 邴歜 、 阎职 二人害公於竹中,今池无復髣髴,然水侧尚有小小竹木,以时遗生也。”
《漢語大詞典》:自讨(自討)
(1).自我责罚;自请处分。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先軫 曰:‘匹夫逞志於君而无讨,敢不自讨乎?’”
(2).自招;自惹。如:自讨没趣。
《漢語大詞典》:自剖
自我表白;自明心迹。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序:“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 唐 孟郊 《吊元鲁山》诗之一:“ 鲁山 不自剖,全璞竟没躬。”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宝:“生闻而譁辨,自谓不痴;然无由见而自剖。”
《漢語大詞典》:戒诗(戒詩)
(1).自我警戒的诗。 唐 柳宗元 《敌戒》:“我作戒诗,思者无咎。”
(2).戒除做诗。 清 龚自珍 《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诗之五:“戒诗昔有诗,庚辰诗语繁。”按, 龚自珍 《跋〈破戒草〉》云:“余自庚辰之秋,戒为诗,於弢言语,简思虑之指言之详,然不能坚也。”
《漢語大詞典》:自逞
(1).放纵自己;逞性妄为。续资治通鉴·顺帝至正二十五年:“阁下外假 元 名,内怀自逞,一旦轻我,遂留前使。”
(2).自我显示(才能、力量等)。 明 高明 《琵琶记·奉旨招婿》:“我住 东京 极有名声,论媒婆,非自逞,今朝事体,管取完成。”《四游记·洞宾私遣椿精》:“师父为推之气数, 龙祖 必胜,是自逞其先见之明也。”《水浒后传》第六回:“那法官自逞其能,故略略与他取笑而已。” 郭沫若 《前茅·暴虎辞三》:“粤有 李广 之孙,其名为 禹 ,昔饮宫中,自逞雄武。”
《漢語大詞典》:痴腹(癡腹)
自我调侃语。谓腹中无才,不从流俗。 宋 苏轼 《过于海舶得迈寄书酒作诗远和之并寄诸子侄》:“会当洗眼看腾跃,莫指痴腹笑空洞。” 宋 陆游 《思故山》诗:“从渠贵人食万钱, 放翁 痴腹常便便。”
《國語辭典》:发冷(發冷)  拼音:fā lěng
身体感到寒冷。如:「你看你,全身上下手脚发冷,八成是得了风寒。」清。叶桂《临證指南医案》卷二:「至于阳明脉络日衰。斯背先发冷。右胁酸疼。而咳吐不已。」
《漢語大詞典》:敛然(斂然)
(1).聚集貌。荀子·非十二子:“敛然圣王之文章具焉。” 杨倞 注:“敛然,聚集之貌。”
(2).自我约束貌。指隐退。 宋 苏辙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之十九:“我友二三子,兼有仕未仕,青松出林秀,岂独私与己?敛然不求人,而我自罍耻。”
《国语辞典》:自控  拼音:zì kòng
1.自我控制。如:「他那无法自控的行为,让老师们颇为头痛。」
2.自动控制。如:「自控车」、「胎压自控轮胎」。
《漢語大詞典》:标鉴(標鑒)
(1).谓自我炫耀、标榜。《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举才不以标鉴,故久之而后显;筹画不以要功,故事至而后定。” 吕延济 注:“自出标眩,为己明鉴。”
(2).谓识鉴。新唐书·王珪传:“ 珪 与 玄龄 、 李靖 、 温彦博 、 戴胄 、 魏徵 同辅政。帝以 珪 善人物,且知言,因谓曰:‘卿标鉴通晤,为朕言 玄龄 等材,且自谓孰与诸子贤?’”
《漢語大詞典》:自寤
自我启发。《孔子家语·屈节》:“微二史,寡人无以知其过;微夫子,寡人无以自寤。” 宋 曾巩 《上范资政书》:“愿闻议论之详而观所以应於万事者之无穷,庶几自寤以得其所难得者。此 巩 之心也。”
分類:自我启发
《国语辞典》:自挠(自挠)  拼音:zì náo
自我困扰。唐。薛调《无双传》:「姊宜安静自颐养,无以他事自挠。」
分类:自我困扰
《國語辭典》:禁不住  拼音:jīn bù zhù
1.承受不起。《红楼梦》第二八回:「宝玉道:『太太不知道,林妹妹是内症,先天生的弱,所以禁不住一点儿风寒。』」也作「禁不起」。
2.抑制不住。《红楼梦》第四九回:「黛玉听了,禁不住也笑起来。」《文明小史》第四三回:「众人至此,有几个禁不住格格的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