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尻脽
臀部。
分類:臀部
《漢語大詞典》:髀臀
指臀部。类说卷五五引《大酒清话·羊雪二诗》:“书生 王勉 《吟羊诗》云:‘头上两条皁角,頦下一撮髭鬚。不知是何方圣者,髀臋裡行撒数珠。’”
分類:臀部
《漢語大詞典》:尻子
方言。臀部。 章炳麟 新方言·释形体:“今 山西 平阳 、 蒲 、 絳 之间谓臀曰尻子, 四川 亦谓臀为尻子,音稍侈如鉤。”
分類:方言臀部
《國語辭典》:踞坐  拼音:jù zuò
伸开两只脚,双膝弓起坐著。这种姿态带有倨傲不恭、旁若无人之意。《聊斋志异。卷三。夜叉国》:「见一巨物来,亦类夜叉状,竟奔入洞踞坐鸮顾。」
《国语辞典》:坐下  拼音:zuò xià
将臀部靠在地面、座位等。如:「他太累了,所以一坐下就睡著了。」
《漢語大詞典》:髋髀(髖髀)
(1).胯骨与股骨。汉书·贾谊传:“至於髖髀之所,非斤则斧。” 颜师古 注:“髀,股骨也。髖,髀上也。言其骨大,故须斤斧也。髖音宽。髀音陛。又音必尔反。”亦指臀部与大腿。
(2).比喻互相勾结、势力强大的诸侯王。语出《汉书·贾谊传》:“今诸侯王皆众髖髀也,释斤斧之用,而欲婴以芒刃,臣以为不缺则折。” 唐 李德裕 《请尊宪宗章武孝皇帝为不迁庙状》:“自 天宝 以后,兵宿中原,强侯缔交,髖髀甚众。” 宋 司马光 《和钱学士呈邵兴宗》:“蒹葭自幸犹依玉,髖髀何能学奏刀。”
《漢語大詞典》:蹲立
谓兽类后肢屈曲臀部着地而前肢直立。 宋 洪迈 《夷坚支志乙·桂岩鸷兽》:“尝有一虎,为箭所伤,不能行,倚树蹲立。”
《漢語大詞典》:髀髋(髀髖)
(1).大腿和臀部。借指下肢。语本汉书·贾谊传:“至於髖髀之所,非斤则斧。” 清 陈文述 《哀冻死者》诗:“赤足露肩髆,瘦骨支髀髖。”
(2).谓解剖、肢解。 唐 柳宗元 《天对》:“奋力屠国,以髀髖厥 商 。”
《漢語大詞典》:臀杖
刑罚名。用大荆条、大竹板或棍棒等抽击人的臀部。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四节:“ 定州 新乐县 一教场,保丁五十人,有四十九人受臀杖(打屁股)。”参阅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辨误二
《國語辭典》:大腿  拼音:dà tuǐ
为下肢的一部分,在臀与膝盖之间。
《国语辞典》:盘蹲(盘蹲)  拼音:pán dūn
两腿交叉弯曲,臀部虚坐而不著地的姿势。如:「盘蹲是不容易久做的动作。」
《漢語大詞典》:桥尾(橋尾)
一种猪肉腌制品。选用猪臀部带尾的一块肥瘦间半的肉,加工腌制而成。切片做菜,味香色美。产于 安徽省 定远县 的 炉桥镇 ,故名。 清 龚自珍 《与吴虹生书》之一:“今日又得桥尾之赐,仍赊酒与儿女共酌之。”
《国语辞典》:胸甲  拼音:xiōng jiǎ
保护腰部或臀部以上躯体的护身甲。初为遮蔽颈部到腰部的厚皮革装具,包括胸铠及背铠,用皮带及纽扣连在一起,后改由青铜、钢等制造。现今的防弹衣可说是由胸甲发展而来的。
《漢語大詞典》:坐髀
指臀部与股部的肌肉。 宋 孔平仲 《送朱君贶德安宰罢任还》诗:“江边钟官老铸钱,坐髀已消穷且暝。”按,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表 疑其心,阴御之” 裴松之 注引《九州春秋》:“ 备 住 荆州 数年,尝於 表 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 表 怪问 备 , 备 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此诗即用“髀肉復生”之典,谓屈沉下僚,专司铸造,未得返京。
分類:臀部肌肉
《國語辭典》:臀尖  拼音:tún jiān
猪臀部隆起处的肉,可供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