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马膝(马膝)
诗驾我骐馵疏郭璞曰马膝上皆白为惟馵后左脚白者直名馵 五色线伯乐相马经曰相马膝如团曲千里三军逐但知所获不知所宿
《漢語大詞典》:危膝
谓坐时高耸膝部。南齐书·张融传:“ 融 风止诡越,坐常危膝,行则曳步。”
分類:高耸膝部
《漢語大詞典》:啮膝(嚙膝,齧膝)
良马名。 明 高明 《琵琶记·杏园春宴》:“飞龙、赤兔、騕褭、驊騮、紫燕、驌驦、嚙膝……正是 青海 月氏 生下, 大宛 越腅 将来。”
齧膝:亦作“ 啮厀 ”。良马名。 唐 杜甫 《清明》:“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啮膝。” 仇兆鳌 注引 应劭 曰:“马怒有餘气,常啮膝而行也。” 宋 王安石 《跃马泉》诗:“山祇来伐之,半岭跳啮膝。” 清 纳兰性德 《生查子》词:“啮厀带香归,谁整樱桃宴。”
《漢語大詞典》:膝谈(膝談)
谓促膝而谈。红楼梦第一二○回:“这里离草菴不远,暂请膝谈,未知可否?”
分類:促膝
《骈字类编》:金膝
唐 徐彦伯 拟古三首 其三 画屏绕金膝,珠帘悬玉钩。
《漢語大詞典》:膝胫(膝脛)
小腿。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羣兴方酣, 定 乃於帘间垂足, 定 膝脛伟而毳。”
分類:小腿
《漢語大詞典》:肘膝
以肘和膝着地。谓俯伏跪拜,表示畏服。《封神演义》第二回:“今奉詔问罪,则当肘膝辕门,尚敢巧语支吾,持兵贯甲,以骋其强暴哉!”
《國語辭典》:对膝(對膝)  拼音:duì xī
两人对坐,膝盖相接近。形容亲密。《文选。刘琨。答卢谌诗》:「时复相与举觞对膝,破涕为笑。」
《漢語大詞典》:膝步
犹膝行。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 陈丘子 见先生言切,恐二客慙,膝步而前曰:‘先生详之。’”参见“ 膝行 ”。
分類:膝行
《國語辭典》:膝行  拼音:xī xíng
跪地用膝盖支撑身体前进,表示恭敬或屈服。《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东山料是敌他不过,先自慌了手脚,只得跳下鞍来,解了腰间所系银袋,双手捧著,膝行至少年马前。」
《漢語大詞典》:膝挛(膝攣)
两膝蜷曲不能伸直。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唐举 孰视而笑曰:‘先生曷鼻,巨肩,魋颜,蹙齃,膝挛。吾闻圣人不相,殆先生乎?’” 裴駰 集解:“挛,两膝曲也。”
《漢語大詞典》:搭膝
护膝。 宋 陶谷 清异录·金搭膝:“ 温韜 少无赖,拳人几死,市魁将送官, 韜 谢过魁前,拜逾数百,魁释之。 韜 每念之以为耻。既贵达,拍金薄为搭膝带之,曰:‘聊酬此膝。’”
分類:护膝
《漢語大詞典》:顿膝(頓膝)
犹下跪。 晋 陆机 《谢平原内史表》:“俛首顿膝,忧愧若厉。”陈书·徐陵传:“安所谓俛首顿膝,归奉寇讎,珮弭腰鞬,为其皂隶?”
分類:下跪
《國語辭典》:膝裤(膝褲)  拼音:xī kù
遮蔽腿部的服饰。《土风录。卷三。膝裤》:「古男女足衣俱称膝裤。宋秦桧死,高宗谓杨和王曰:『朕今日始免膝裤中带匕首。』」
《漢語大詞典》:膝踝
膝盖与足踝。后汉书·独行传·向栩:“﹝ 栩 ﹞常於灶北,坐板牀上,如是积久,板乃有膝踝足指之处。” 张天翼 《春风》:“﹝ 丁老师 ﹞又转过身去,装着 卓别林 的姿势往门口一摆一摆地走。两脚使劲拐成‘八’字形,连膝踝都抝得发痛。”
分類:膝盖
《國語辭典》:膝盖(膝蓋)  拼音:xī gài
大腿与小腿相连处的外部关节。
分類:膝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