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跳喷(跳噴)
如喷发般地腾跃。太平广记卷二○四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吕乡筠》:“言毕,抽笛吹三声,湖上风动,波涛沆瀁,渔鳖跳喷。” 唐 岑参 《招北客文》:“跳喷浩淼,上溅飞鸟;蹙缩盘涡,下漩黿鼉。”
分類:喷发腾跃
《漢語大詞典》:腾纵(騰縱)
腾跃,向上跳跃。 明 袁宗道 《上方山一》:“自汲井中,以身为瓮,虽復腾纵,不能出栏。”
《漢語大詞典》:踊溢(踴溢)
亦作“踊溢”。 腾跃。《文选·嵇康〈琴赋〉》:“其康乐者闻之,则欨愉欢释,抃舞踊溢。” 李周翰 注:“踊溢,言跳跃也。”
分類:腾跃
《漢語大詞典》:跃踢(躍踢)
腾跃翻动。 南朝 齐 谢朓 《三日侍华光殿曲水宴代人应诏》诗之八:“ 河 宗跃踢,海介夔跜。”
分類:腾跃翻动
《漢語大詞典》:跋距
腾跃,跳越。 唐 杨师道 《奉和圣制春日望海》:“搴旗羽林客,跋距少年场。”
分類:腾跃跳越
《漢語大詞典》:风摅(風攄)
因风腾跃。比喻飞黄腾达。《后汉书·张衡传》:“縉绅如云,儒士成林,及津者风攄,失涂者幽僻,遭遇难要,趋偶为幸。”
《漢語大詞典》:腾跣(騰跣)
谓赤足腾跃。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通简吴惠》:“洞絶险,山石攒起如敛戟,华人不能置足, 徭 人则腾跣上下若飞。”跣,一本作“ 跃 ”。
分類:赤足腾跃
《国语辞典》:交光飞刃(交光飞刃)  拼音:jiāo guāng fēi rèn
刀剑的光影在空中交错飞舞。用以比喻书法字形腾跃而多变化。宋。黄伯思《东观馀论。卷上。论张长史书》:「犹纵风鸢者,翔戾于空,随风上下,而纶常在手;击剑者,交光飞刃,欻忽若神,而器不离身。」
《國語辭典》:骨腾肉飞(骨騰肉飛)  拼音:gǔ téng ròu fēi
1.1.形容迅速奔驰的样子。汉。赵晔《吴越春秋。卷四。阖闾内传》:「筋骨果劲,万人莫当。走追奔兽,手接飞鸟,骨腾肉飞,拊膝数百里。」《东周列国志》第七四回:「庆忌骨腾肉飞,走踰奔马,矫捷如神,万夫莫当,子恐非其敌也。」
2.比喻神魂颠倒。《隋书。卷三○。地理志中》:「其俗好教饰子女淫哇之音,能使骨腾肉飞,倾诡人目。」
《漢語大詞典》:踔虚
谓在空中腾跃。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乃稍下,左转向隙,而转处石皆下垂,无上岐,圆滑不受攀践,若鸟之摩空,猿之踔虚,似非手足之灵所能及也。”
分類:空中腾跃
《漢語大詞典》:跷腾
壮武腾跃貌。
分類:腾跃
《國語辭典》:蛟龙得水(蛟龍得水)  拼音:jiāo lóng dé shuǐ
传说蛟龙得水后,便能兴云作雨飞腾升天。比喻有才干的人得到施展本领、抱负的机会。《管子。形势》:「蛟龙得水,而神可立也。」《魏书。卷七三。杨大眼传》:「吾之今日,所谓蛟龙得水之秋。」
《漢語大詞典》:龙骧麟振(龍驤麟振)
龙骧,昂举腾跃貌。麟振,语出《诗·周南·麟之趾》:“鳞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毛 传:“麟,信而应礼,以足至者也。振振,信厚也。”因以“龙驤麟振”喻将军恩威兼备。晋书·段灼传:“﹝ 邓艾 ﹞受命忘身,龙驤麟振,前无坚敌。”
分類:腾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