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香腮  拼音:xiāng sāi
美人的腮颊。《通俗常言疏證。妇女。手托香腮》引《琵琶记剧》:「你既不想著甚么,为何手托香腮,在此忧闷。」
《漢語大詞典》:桃腮
(1).形容女子粉红色的脸颊。 元 白朴 《醉中天·佳人脸上黑痣》曲:“覷著娇态,洒松烟点破桃腮。” 明 沈仕 《催拍·偶见》曲:“俊满桃腮,疑是朝云。”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唇似丹硃,莲脸生波,桃腮带靨。”
(2).指未经嫁接的桃树所开的花。 清 李渔 《闲情偶寄·种植·桃》:“桃之未经接者,其色极娇,酷似美人之面,所谓桃腮、桃靨者,皆指天然未接之桃,非今时所谓碧桃、絳桃、金桃、银桃之类也。”
《骈字类编》:四腮
宋 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 其四十七 细捣枨齑买鲙鱼,西风吹上四腮鲈。
宋 陆游 秋日郊居八首 其四 车荡比邻例馈鱼,流涎对此四腮鲈。
《国语辞典》:满腮(满腮)  拼音:mǎn sāi
整个面颊。《儒林外史》第二回:「呆秀才,吃长斋,胡须满腮,经书不揭开,纸笔自己安排,明年不请我自来。」
分类:面颊
《骈字类编》:红腮(红腮)
唐 张泌 添声杨柳枝 倚著云屏新睡觉,思梦笑。红腮隐出枕函花,有些些。
《韵府拾遗 灰韵》:盈腮(盈腮)
张昱诗内人哄动各盈腮谈自西宫踏雪来
《骈字类编》:粉腮(粉腮)
徐夤 追和白舍人咏白牡丹诗雪句岂须徵柳絮粉腮应恨贴梅花 刘兼征妇怨 金闺寂寞罢妆台,玉箸阑干界粉腮。
《漢語大詞典》:曝腮
见“ 曝鳃 ”。
《漢語大詞典》:曝鳃(曝鰓)
亦作“ 曝腮 ”。 后汉书·郡国志五“﹝ 交趾郡 ﹞ 封谿 建武 十九年置” 刘昭 注引 晋 刘欣期 《交州记》:“有隄防 龙门 ,水深百寻,大鱼登此门化成龙,不得过,曝鳃点额,血流此水,恆如丹池。”后以喻挫折、困顿。南齐书·王僧虔传:“经涉五朔,踰歷四晦,书牘十二,接覲六七,遂不荷润,反更曝鳃。” 唐 骆宾王 《幽絷书情通简知己》诗:“入穽方摇尾,迷津正曝腮。” 唐 高适 《酬裴员外以诗代书》:“一夕 瀍 洛 空,生灵悲曝腮。” 元 方回 《寄题赵高士委顺山房》诗:“红尘回首即 蓬莱 ,辛苦 龙门 枉曝鳃。”
分類:挫折困顿
《高级汉语词典》:腮红  拼音:sāi hóng
涂在面庞上使肤色红润的化妆品,有粉质和油质的两种
《漢語大詞典》:四腮鲈(四腮鱸)
鲈鱼的一种, 松江 名产,本名松江鲈。肉嫩而肥,鲜而无腥,有四腮,故称。后汉书·方术传下·左慈:“今日高会,珍羞略备,所少 吴 松江 鱸鱼耳。”后汉书·方术传下·左慈:“今日高会,珍羞略备,所少 吴 松江 鱸鱼耳。” 宋 陆游 《记梦》诗:“团脐霜蟹四腮鱸,樽俎芳鲜十载无。” 汪洋 《白露黄粱熟和静仁先生》诗:“升沉都一笑,归钓四腮鱸。”
《漢語大詞典》:杏腮
(1).指杏花。 宋 欧阳修 《玉楼春》词:“杏腮轻粉日催红,池面緑罗风卷皱。”
(2).形容女子白里透红的脸。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杏腮浅澹羞匀,緑鬢瓏璁斜軃。”
《漢語大詞典》:梅腮
指梅花待放之苞。美如妇女之颊,故称。 宋 李清照 《蝶恋花》词:“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分類:梅花妇女
《骈字类编》:玉腮
莲花妓 献陈陶处士诗 莲花为号玉为腮,珍重尚书遣妾来。
《漢語大詞典》:莲腮(蓮腮)
(1).指荷花瓣。 宋 苏轼 《宿馀杭法喜寺怀孙莘老学士》诗:“荷背风翻白,莲腮雨退红。”
(2).犹莲花腮。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寄扇》:“樱唇上调朱,莲腮上临稿。”
分類:荷花花瓣
《漢語大詞典》:鱼腮(魚腮)
见“ 鱼鳃 ”。
《漢語大詞典》:鱼鳃(魚鰓)
亦作“ 鱼腮 ”。亦作“ 鱼顋 ”。 鱼的呼吸器官。多为羽毛状、板状或丝状,用来吸取溶解在水中的氧。 宋 惠洪 《秋晚同超然山行》诗:“高秋霜叶鱼顋赤,落日远山螺髻青。” 元 黄庚 《江景》诗:“寒生雁背天将雪,冷人鱼鳃水欲氷。”《水浒传》第十七回:“众做公的都面面相覷,如箭穿雁嘴,钩搭鱼腮,尽无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