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腮斗  拼音:sāi dǒu
腮颊。元。赵君祥〈新水令。枕痕一线玉生春套。绣针儿怕待亲〉曲:「绣针儿怕待亲,腮斗儿粉香褪。」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汗浸浸的腮斗儿揾铅华,似一朵露湿海棠花。」
分類:
《韵府拾遗 灰韵》:无腮(无腮)
本草河豚江淮河海皆有之无鳞无胆无腮其肝最毒
《漢語大詞典》:钻腮(鑽腮)
形容味美可口。 元 无名氏 《延安府》第二折:“一应汤水,都是我管。各要古怪,爽口钻腮。”
分類:可口
《国语辞典》:落腮胡(落腮胡)  拼音:luò sāi hú
由两鬓连至下巴的胡子。明。无名氏《白兔记》第四出:「马鸣王粗眉毛,大眼睛,落腮胡。」也作「络腮胡」。
《国语辞典》:络腮胡(络腮胡)  拼音:luò sāi hú
连著鬓角的胡子。也作「落腮胡」。
分类:鬓角胡子
《國語辭典》:痄腮  拼音:zhà sāi
病名。腮部发炎肿胀的病。也称为「耳下腺炎」。
《漢語大詞典》:莲花腮(蓮花腮)
指白嫩红润的面颊。 明 刘基 《巫山高》诗:“山中妖狐老不死,化作妇女莲花腮。”
《漢語大詞典》:连腮胡(連腮鬍)
络腮胡子。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云南·哈瓦之祭穀地奇俗》:“伊最欢迎者,系有连腮胡之人。” 浩然 《苍生》第十八段:“他摸着连腮胡的下巴,憋了好大一阵子,也没有办法认出这个见过一面的人。”
分類:络腮胡子
《韵府拾遗 灰韵》:三腮(三腮)
说苑松江鲈鱼长桥南所出者四腮桥北出者三腮不及松江
《骈字类编》:鸳腮(鸳腮)
杨慎凤赋鹳颡而鸳腮龙文而龟身
《國語辭典》:抓耳挠腮(抓耳撓腮)  拼音:zhuā ěr náo sāi
抓抓耳朵,搔搔腮帮子。形容人在喜悦、生气、焦急或苦闷时的神情。《西游记》第一回:「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红楼梦》第一二回:「贾瑞听了,喜的抓耳挠腮。」也作「爬耳搔腮」、「抓耳搔腮」。
《國語辭典》:抓耳搔腮  拼音:zhuā ěr sāo sāi
形容人在喜悦、焦虑、生气时的神情。《镜花缘》第一八回:「多九公只急的抓耳搔腮,不知怎样才好。」《文明小史》第五一回:「饶鸿生那里经见过这种境界?直喜得他抓耳搔腮。」也作「爬耳搔腮」、「抓耳挠腮」。
《國語辭典》:抓耳挠腮(抓耳撓腮)  拼音:zhuā ěr náo sāi
抓抓耳朵,搔搔腮帮子。形容人在喜悦、生气、焦急或苦闷时的神情。《西游记》第一回:「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红楼梦》第一二回:「贾瑞听了,喜的抓耳挠腮。」也作「爬耳搔腮」、「抓耳搔腮」。
《漢語大詞典》:拙嘴笨腮
见“ 拙嘴笨舌 ”。
《漢語大詞典》:拙嘴笨舌
嘴巴笨拙。谓不善于言辞。 杨朔 《中国人民的脚步声·望南山》:“我一个草木之人,拙嘴笨舌的……说错了,你也别怪。”亦作“ 拙嘴笨腮 ”。 刘厚明 《常河叔叔》:“不行,不行,我拙嘴笨腮的。”
《國語辭典》:拙口钝腮(拙口鈍腮)  拼音:zhuó kǒu dùn sāi
形容不会说话,拙于言辞。元。刘唐卿《降桑椹》第一折:「哥的那喉舌,何人敢及?古者有随何、蒯通、苏秦,虽为舌辩之士,若是见了哥,也拱手回容。他岂敢开口?量你兄弟拙口钝腮,真乃蛆皮而已。」《西游记》第四三回:「二哥!你和我一般,拙口钝腮,不要惹大哥热擦!」也作「拙口笨腮」、「拙口钝辞」。
《國語辭典》:拙口笨腮  拼音:zhuó kǒu bèn sāi
形容不会说话,拙于言辞。清。宣鼎《夜雨秋灯录续集。卷三。南郭秀才》:「咬文嚼字,秀才当行;拙口笨腮,农人本色。」也作「拙口钝辞」、「拙口钝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