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蚀刻(蝕刻)  拼音:shí kē
利用酸性化学药品来腐蚀金属或玻璃,而产生图案的方法。
《國語辭典》:剑麻(劍麻)  拼音:jiàn má
植物名。龙舌兰科龙舌兰属,常绿植物,叶剑形,长一至一点五公尺,先端刺尖红褐色。顶生圆锥花序高达六公尺,花被绿色。原产中美洲。纤维耐腐蚀、耐磨,拉力强,是制造绳子、渔网、牵引带和防水布的重要原料,亦可制纸和人造丝。也称为「琼麻」。
《漢語大詞典》:转锈(轉銹)
即浇水转坯色。古代用来烧制抗腐蚀性强、坚固耐用的青砖和青瓦的技术措施。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瓦:“﹝造瓦﹞凡坯既成,干燥之后,则堆积窰中,燃薪举火,或一昼夜,或二昼夜,视陶中多少,为熄火久暂。浇水转銹,与造砖同法。”
《國語辭典》:糖衣炮弹(糖衣炮彈)  拼音:táng yī pào dàn
大陆地区比喻外表具诱惑力,内含陷阱的一种手段。简称为「糖弹」。
《国语辞典》:硝酸  拼音:xiāo suān
一种强酸。无色或淡黄色液体,能腐蚀木质及金属。触人皮肤,则剧痛并产生黄斑。也称为「硝镪水」。
《国语辞典》:防蚀剂(防蚀剂)  拼音:fáng shí jì
预防器具腐蚀的东西。如铜铁器上所镀的锌、木器上所涂的油漆等。
《国语辞典》:铝箔(铝箔)  拼音:lǚ bó
以铝制成的薄片。具有耐热、抗腐蚀的特性,常用作食品的内包装。如:「铝箔包装的饮料由于轻便价廉,颇受消费者的喜爱。」
《国语辞典》:强碱(强碱)  拼音:qiáng jiǎn
一种腐蚀性极强的碱,在水溶液中能产生大量的氢氧根离子。如氢氧化钠(俗称苛性钠)。
《国语辞典》:塑胶布(塑胶布)  拼音:sù jiāo bù
以塑胶材料制成的布。生产容易,比重轻、防雨、耐腐蚀,常制成雨衣、桌巾等。
《國語辭典》:腐蚀剂(腐蝕劑)  拼音:fǔ shí jì
有腐蚀作用的化学物质。如氢氧化钠、硝酸。
《國語辭典》:铬钢(鉻鋼)  拼音:gè gāng
含铬的合金钢,质坚耐磨、耐腐蚀,不生锈,可用来制造机器和工具。
《國語辭典》:毒化  拼音:dú huà
1.有毒物质污染环境生态或危害人体健康的现象。
2.用以指控邪恶势力利用教育、文艺、大众传播等方式向人民灌输错误观念的政治语汇。如:「他受资本主义毒化太深,满脑子功利的思想,一心只想到金钱。」
《漢語大詞典》:防锈漆
可保护金属表面免受大气、海水等的化学或电化学腐蚀的涂料。可分为物理性和化学性防锈漆两大类。前者靠颜料和漆料的适当配合,形成致密的漆膜以阻止腐蚀性物质的侵入,如铁红、铝粉、石墨防锈漆等;后者靠防锈颜料的化学抑锈作用,如红丹、锌黄防锈漆等。用于桥梁、船舶、管道等金属的防锈。
《漢語大詞典》:蚀毁(蝕毁)
腐蚀破坏。 李大钊 《马克思的中国民族革命观》:“但此父权的威力,是维系国家全局惟一的道德纪纲,渐为以默许鸦片密输、自饱私囊的官吏的腐败所蚀毁了。”
分類:腐蚀破坏
《漢語大詞典》:腈纶(腈綸)
用丙烯腈合成的纤维。耐光、耐腐蚀,柔软蓬松极似羊毛。用以纺制毛线,制造人造毛皮和经常接触阳光的纺织品,如窗帘、帐篷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