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6,分9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一解脱
二解脱
八解脱
八种别解脱戒
九解脱道
九缚一脱
三脱门
三解脱门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大哉解脱服
五十种无著无缚解脱回向
五解脱轮
不可思议解脱经
不可思议解脱法门
佛类词典
一脱一解脱
二解脱
八解脱
八种别解脱戒
九解脱道
九缚一脱
三脱门
三解脱门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大哉解脱服
五十种无著无缚解脱回向
五解脱轮
不可思议解脱经
不可思议解脱法门
一脱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德中解脱之一德。文句记四中曰:「三德中之一脱。」
(术语)三德中解脱之一德。文句记四中曰:「三德中之一脱。」
一解脱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华经方便品曰:「佛说一解脱义。」文句记四中曰:「一解脱者,昔教三人,同一解脱。」涅槃经三十二曰:「一切众生,同有佛性,皆同一乘,同一解脱。」
【佛学次第统编】
涅槃经云一解脱,法数云:「解脱者,无拘无碍自在之谓也。」一切众生,同有佛性,本来解脱。良由心生执著,妄自迷倒,受诸缠缚,若能一念反妄归真,了缚无缚,则与诸佛如来,同一解脱,无有差别。经云:「同一解脱是也。」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解脱者,无拘无碍自在之谓也。一切众生同有佛性,本来解脱;良由心生执著,妄自迷倒,受诸缠缚。若能一念反妄归真,了缚无缚,则与诸佛如来同一解脱,无有差别。经云:同一解脱。是也。
(术语)法华经方便品曰:「佛说一解脱义。」文句记四中曰:「一解脱者,昔教三人,同一解脱。」涅槃经三十二曰:「一切众生,同有佛性,皆同一乘,同一解脱。」
【佛学次第统编】
涅槃经云一解脱,法数云:「解脱者,无拘无碍自在之谓也。」一切众生,同有佛性,本来解脱。良由心生执著,妄自迷倒,受诸缠缚,若能一念反妄归真,了缚无缚,则与诸佛如来,同一解脱,无有差别。经云:「同一解脱是也。」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解脱者,无拘无碍自在之谓也。一切众生同有佛性,本来解脱;良由心生执著,妄自迷倒,受诸缠缚。若能一念反妄归真,了缚无缚,则与诸佛如来同一解脱,无有差别。经云:同一解脱。是也。
二解脱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慧解脱,智慧能离一切之烦恼障,而證涅槃者。二、心解脱,心识能离一切之定障,而得入灭尽定者。见成实论十。【又】一、慧解脱,慧能离烦恼障,而證涅槃者。二、俱解脱,又名心解脱。与慧解脱共而得之定解脱也。见俱舍论二十五。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有为解脱。为阿罗汉无漏之真智。二,无为解脱。是为涅槃。俱舍论二十五曰:「解脱体有二种:谓有为无为。有为解脱谓无学胜解,无为解脱谓一切惑灭。」【又】一,性净解脱,谓众生之本性清净,无系缚染污之相。二,障尽解脱,谓众生之本性,虽为清净,然由无始已来烦恼之惑,不得显现本性,今断尽此惑障,得解脱自在也。见宝性论五。【又】一,慧解脱,阿罗汉未得灭尽定者。是为唯解脱證涅槃之智慧障者,故曰慧解脱。二,俱解脱,阿罗汉得灭尽定者。是为解脱慧与定之障者。故曰俱解脱。成实论分别贤圣品曰:「因灭尽定故有二人,不得此定名慧解脱,得此定者名俱解脱。」俱舍论二十五曰:「俱由得灭定,馀名慧解脱。」【又】一,时解脱,钝根之无学,待胜时而入定,及得脱烦恼之缚者。二,不时解脱,利根之无学,不选时而入定,及得脱烦恼之缚者。见俱舍论二十五。【又】一,心解脱,心离贪爱者。二,慧解脱,慧离无明者。见大乘义章十八,俱舍宝疏二十五。
【佛学常见辞汇】
1。慧解脱和心解脱。慧解脱是说智慧能使人脱离一切的烦恼障,最终證悟不生不灭的涅槃;心解脱是说心识能使人脱离一切的定障,而得进入于灭尽定。2。性净解脱和障尽解脱。性净解脱是众生的本性清净,没有系缚染污的相;障尽解脱是众生的本性虽然清净,但是由于无始以来的烦恼,不能显现本性,今把惑障断除,而得解脱自在。
【佛学次第统编】
二解脱者:
一、慧解脱 智慧能离一切之烦恼障,而證涅槃。
二、心解脱 心识能离一切之定障,而得入灭尽定。
【三藏法数】
(出宝性论)
谓诸众生常为业绳所缚,不能脱离,若解其缚,即得自在;故名解脱。
〔一、性净解脱〕,谓众生性本清净,而无系缚染污之相,是名性净解脱也。
〔二、障尽解脱〕,谓众生由烦恼之惑障蔽圣道,不得出离,若离此障,即得自在,是名障尽解脱也。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有为解脱〕,谓有作之戒,依师作法而受,如法而持,则能防非止恶,离诸惑业之缚,故名有为解脱。
〔二、无为解脱〕,谓无作之戒,性自清净,体本无为,虽持戒法,无持犯相,心体既空,罪性亦泯;故名无为解脱。
【三藏法数】
(出成实论)
〔一、慧解脱〕,谓以智慧断除无明惑业之缚,而得解脱,故名慧解脱。
〔二、心解脱〕,谓因此心离于贪爱之缚,而得解脱,故名心解脱。
(名数)一、慧解脱,智慧能离一切之烦恼障,而證涅槃者。二、心解脱,心识能离一切之定障,而得入灭尽定者。见成实论十。【又】一、慧解脱,慧能离烦恼障,而證涅槃者。二、俱解脱,又名心解脱。与慧解脱共而得之定解脱也。见俱舍论二十五。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有为解脱。为阿罗汉无漏之真智。二,无为解脱。是为涅槃。俱舍论二十五曰:「解脱体有二种:谓有为无为。有为解脱谓无学胜解,无为解脱谓一切惑灭。」【又】一,性净解脱,谓众生之本性清净,无系缚染污之相。二,障尽解脱,谓众生之本性,虽为清净,然由无始已来烦恼之惑,不得显现本性,今断尽此惑障,得解脱自在也。见宝性论五。【又】一,慧解脱,阿罗汉未得灭尽定者。是为唯解脱證涅槃之智慧障者,故曰慧解脱。二,俱解脱,阿罗汉得灭尽定者。是为解脱慧与定之障者。故曰俱解脱。成实论分别贤圣品曰:「因灭尽定故有二人,不得此定名慧解脱,得此定者名俱解脱。」俱舍论二十五曰:「俱由得灭定,馀名慧解脱。」【又】一,时解脱,钝根之无学,待胜时而入定,及得脱烦恼之缚者。二,不时解脱,利根之无学,不选时而入定,及得脱烦恼之缚者。见俱舍论二十五。【又】一,心解脱,心离贪爱者。二,慧解脱,慧离无明者。见大乘义章十八,俱舍宝疏二十五。
【佛学常见辞汇】
1。慧解脱和心解脱。慧解脱是说智慧能使人脱离一切的烦恼障,最终證悟不生不灭的涅槃;心解脱是说心识能使人脱离一切的定障,而得进入于灭尽定。2。性净解脱和障尽解脱。性净解脱是众生的本性清净,没有系缚染污的相;障尽解脱是众生的本性虽然清净,但是由于无始以来的烦恼,不能显现本性,今把惑障断除,而得解脱自在。
【佛学次第统编】
二解脱者:
一、慧解脱 智慧能离一切之烦恼障,而證涅槃。
二、心解脱 心识能离一切之定障,而得入灭尽定。
【三藏法数】
(出宝性论)
谓诸众生常为业绳所缚,不能脱离,若解其缚,即得自在;故名解脱。
〔一、性净解脱〕,谓众生性本清净,而无系缚染污之相,是名性净解脱也。
〔二、障尽解脱〕,谓众生由烦恼之惑障蔽圣道,不得出离,若离此障,即得自在,是名障尽解脱也。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有为解脱〕,谓有作之戒,依师作法而受,如法而持,则能防非止恶,离诸惑业之缚,故名有为解脱。
〔二、无为解脱〕,谓无作之戒,性自清净,体本无为,虽持戒法,无持犯相,心体既空,罪性亦泯;故名无为解脱。
【三藏法数】
(出成实论)
〔一、慧解脱〕,谓以智慧断除无明惑业之缚,而得解脱,故名慧解脱。
〔二、心解脱〕,谓因此心离于贪爱之缚,而得解脱,故名心解脱。
八解脱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内身有色想之贪,为除此贪,观外之不净青瘀等色,使贪不起,故名解脱。此初解脱依初禅定而起,缘欲界之色也。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内身虽无色想之贪,而欲使更为坚牢,观外之不净青瘀等色,使不起贪,故名解脱。此依二禅而起。缘初禅之色也。以上二者为不净观。三、净解脱身作證具足住。观净色故名净解脱。于定中除不净相,唯观八色等光明清净光洁妙宝之色也。观净色而不生贪,足显观之转胜,證得此性解脱于身中,故名身作證,具足圆满,而得住于此定,故名具足住,此第三解脱之位,依第四禅而起,亦缘欲界之色也,所异者上二项为可憎之不净色,此为可爱之净色,故是净观也,四、空无边处解脱,五、识无边处解脱,六、无所有处解脱,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此方者依四无色定而起,各于所得之定,观苦空无常无我,生厌心而弃舍之,故名解脱。八、灭受想定身作證具住,灭受想定者,灭尽定也,是亦依第四禅弃舍前之非非想即一切之所缘,故名解脱(以上新译之名称,旧译少异)。问:唯第三禅无解脱云何?答曰:以第三定中无眼识所引之显色贪故(二禅已上五识皆无),又为自地之妙乐所动乱故(彼地曰离喜妙乐地)无解脱也。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名八背舍,违背三界之烦恼而舍离之,解脱其系缚之八种禅定也。观无量寿经曰:「三明六通,具八解脱。」同天台疏中曰:「能脱心虑,故名解脱,亦名背舍。背者背彼净洁五欲也,舍者舍是著心也。」(参见:八背舍)
【佛学大辞典】
(名数)旧曰八背舍。是为弃舍三界染法系缚之八种禅定。与八胜处,十一切处,一具之法门也。(参见:八背舍)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八背舍,即八种背弃舍除三界烦恼的系缚的禅定。一、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谓心中若有色(物质)的想念,就会引起贪心来,应该观想到外面种种的不清净,以使贪心无从生起,故叫解脱。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即心中虽然没有想念色的贪心,但是要使不起贪心的想念更加坚定,就还要观想外面种种的不清净,以使贪心永远无从生起,所以叫解脱。三、净解脱身作證具足住,一心观想光明、清净、奇妙、珍宝的色,叫净解脱,观想这种净色的时候,能够不起贪心,则可以證明其心性,已是解脱,所以叫身作證,又他的观想,已经完全圆满,能够安住于定之中了,所以叫具足住。四、空无边处解脱。五、识无边处解脱。六、无所有处解脱。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这四五六七的四种解脱,都是无色界的修定人,各在其修定的时候,观想苦、空、无常、无我,使心愿意舍弃一切,所以叫解脱。)八、灭受想定身作證具足住,灭受想定又名灭尽定,谓人若有眼耳鼻舌身之五根,就会领受色声香味触之五尘,领受五尘,就会生出种种的妄想来,若有灭除受想的定功,则一切皆可灭除,所以叫灭尽定。
(术语)一、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内身有色想之贪,为除此贪,观外之不净青瘀等色,使贪不起,故名解脱。此初解脱依初禅定而起,缘欲界之色也。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内身虽无色想之贪,而欲使更为坚牢,观外之不净青瘀等色,使不起贪,故名解脱。此依二禅而起。缘初禅之色也。以上二者为不净观。三、净解脱身作證具足住。观净色故名净解脱。于定中除不净相,唯观八色等光明清净光洁妙宝之色也。观净色而不生贪,足显观之转胜,證得此性解脱于身中,故名身作證,具足圆满,而得住于此定,故名具足住,此第三解脱之位,依第四禅而起,亦缘欲界之色也,所异者上二项为可憎之不净色,此为可爱之净色,故是净观也,四、空无边处解脱,五、识无边处解脱,六、无所有处解脱,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此方者依四无色定而起,各于所得之定,观苦空无常无我,生厌心而弃舍之,故名解脱。八、灭受想定身作證具住,灭受想定者,灭尽定也,是亦依第四禅弃舍前之非非想即一切之所缘,故名解脱(以上新译之名称,旧译少异)。问:唯第三禅无解脱云何?答曰:以第三定中无眼识所引之显色贪故(二禅已上五识皆无),又为自地之妙乐所动乱故(彼地曰离喜妙乐地)无解脱也。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名八背舍,违背三界之烦恼而舍离之,解脱其系缚之八种禅定也。观无量寿经曰:「三明六通,具八解脱。」同天台疏中曰:「能脱心虑,故名解脱,亦名背舍。背者背彼净洁五欲也,舍者舍是著心也。」(参见:八背舍)
【佛学大辞典】
(名数)旧曰八背舍。是为弃舍三界染法系缚之八种禅定。与八胜处,十一切处,一具之法门也。(参见:八背舍)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八背舍,即八种背弃舍除三界烦恼的系缚的禅定。一、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谓心中若有色(物质)的想念,就会引起贪心来,应该观想到外面种种的不清净,以使贪心无从生起,故叫解脱。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即心中虽然没有想念色的贪心,但是要使不起贪心的想念更加坚定,就还要观想外面种种的不清净,以使贪心永远无从生起,所以叫解脱。三、净解脱身作證具足住,一心观想光明、清净、奇妙、珍宝的色,叫净解脱,观想这种净色的时候,能够不起贪心,则可以證明其心性,已是解脱,所以叫身作證,又他的观想,已经完全圆满,能够安住于定之中了,所以叫具足住。四、空无边处解脱。五、识无边处解脱。六、无所有处解脱。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这四五六七的四种解脱,都是无色界的修定人,各在其修定的时候,观想苦、空、无常、无我,使心愿意舍弃一切,所以叫解脱。)八、灭受想定身作證具足住,灭受想定又名灭尽定,谓人若有眼耳鼻舌身之五根,就会领受色声香味触之五尘,领受五尘,就会生出种种的妄想来,若有灭除受想的定功,则一切皆可灭除,所以叫灭尽定。
八种别解脱戒
【佛学大辞典】
(名数)八种之别解脱也。一比丘戒、二比丘尼戒、三正学戒、四沙弥戒、五沙弥尼戒、六优婆塞戒、七优婆夷戒、八近住戒。
【佛学常见辞汇】
比丘戒、比丘尼戒、正学戒、沙弥戒、沙弥尼戒、优婆塞戒、优婆夷戒、近住戒。
【佛学次第统编】
谓八种别解脱戒者:
一、比丘戒 二、比丘尼戒 三、正学戒 四、沙弥戒
五、沙弥尼戒 六、优婆塞戒 七、优婆夷戒 八、近住戒
(名数)八种之别解脱也。一比丘戒、二比丘尼戒、三正学戒、四沙弥戒、五沙弥尼戒、六优婆塞戒、七优婆夷戒、八近住戒。
【佛学常见辞汇】
比丘戒、比丘尼戒、正学戒、沙弥戒、沙弥尼戒、优婆塞戒、优婆夷戒、近住戒。
【佛学次第统编】
谓八种别解脱戒者:
一、比丘戒 二、比丘尼戒 三、正学戒 四、沙弥戒
五、沙弥尼戒 六、优婆塞戒 七、优婆夷戒 八、近住戒
九解脱道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三界有九地,九地一一有见惑修惑,其修惑每一地分九品,以先断粗大而次第断微细者为法。而断一品之修惑每有无间道解脱道之二节,正断惑之位,谓之无间道,既断惑已,而得解脱之位,谓之解脱道。因之而对于修惑每一地有九无间九解脱之十八节(又云十八心),见大藏法数五十。(参见:九无间道)
【三藏法数】
解脱即自在之义。谓惑业断离,无所系缚而得自在。盖欲界一地,色界四地,无色界四地,共为九地。每地各有九品思惑,此惑既断,即證解脱道也。
(名数)三界有九地,九地一一有见惑修惑,其修惑每一地分九品,以先断粗大而次第断微细者为法。而断一品之修惑每有无间道解脱道之二节,正断惑之位,谓之无间道,既断惑已,而得解脱之位,谓之解脱道。因之而对于修惑每一地有九无间九解脱之十八节(又云十八心),见大藏法数五十。(参见:九无间道)
【三藏法数】
解脱即自在之义。谓惑业断离,无所系缚而得自在。盖欲界一地,色界四地,无色界四地,共为九地。每地各有九品思惑,此惑既断,即證解脱道也。
九缚一脱
【佛学大辞典】
(名数)摩诃止观一上明涉于内外十道之发心:一火途道、二血途道、三刀途道、四阿修罗道、五人道、六天道、七魔罗道、八尼犍道、九色无色道、十二乘道。此中前九者为缚,后一者为脱。缚脱虽异,同是邪非之发心也。「九种是生死。如蚕自缚。后一是涅槃。如獐独跳。虽得自脱。未具佛法。俱非故双简。」又「以明了四谛故,非九缚。起四弘誓故,非一脱。」
(名数)摩诃止观一上明涉于内外十道之发心:一火途道、二血途道、三刀途道、四阿修罗道、五人道、六天道、七魔罗道、八尼犍道、九色无色道、十二乘道。此中前九者为缚,后一者为脱。缚脱虽异,同是邪非之发心也。「九种是生死。如蚕自缚。后一是涅槃。如獐独跳。虽得自脱。未具佛法。俱非故双简。」又「以明了四谛故,非九缚。起四弘誓故,非一脱。」
三脱门
【佛学大辞典】
(名数)空,无相,无愿也。新译仁王经中曰:「位三脱门,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此是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至一切智诸行根本。」【又】三三昧门也。但有通别之差。解脱门之名,局于无漏,三昧门之名通于有漏无漏。同良贲疏中一曰:「若三三昧门通漏无漏,言解脱门即无漏。」
(名数)空,无相,无愿也。新译仁王经中曰:「位三脱门,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此是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至一切智诸行根本。」【又】三三昧门也。但有通别之差。解脱门之名,局于无漏,三昧门之名通于有漏无漏。同良贲疏中一曰:「若三三昧门通漏无漏,言解脱门即无漏。」
三解脱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云三三昧。有单重二种。(参见:三三昧)
【佛学常见辞汇】
三种进入解脱境界的智门。一、空解脱门,是了达诸法本空,而不著于空;二、无愿解脱门,是了知诸法幻有,而无所愿求;三、无相解脱门,是了知诸法无相,而无不相,入于中道。
【佛学次第统编】
三解脱者,解脱自在之义。门者能通之义,谓由此三解脱门,则能通至涅槃也。一曰空,二曰无相,三曰无作。
一、空解脱门 因缘所生之法,毕竟无实体,故谓之空。观一切法皆从因缘和合而生,自性本空,无我我所。若能如是通达,则于诸法而得自在,故名空解脱门。
二、无相解脱门 绝众理之众相,离涅槃男女等之诸相,谓之无相。知一切法空,观男女一异等相实不可得,能如是通达诸法无相,即得自在,故名无相解脱门。
三、无作解脱门 无作者,无因缘之造作也,如言无为是。又无作者,为心无造作于物之念也。又不假身口意之动作,继续自然之法也,如无作戒无作色等。又云无愿,谓若知一切法无相,不于三界有所愿求。若无愿求,则不造作生死之业,即无果报之苦,而得自在,故名无作解脱门。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解脱,即自在之义也。门,即能通之义。谓由此三解脱门,则能通至涅槃,故名三解脱门。(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空解脱门〕,谓观一切法,皆从因缘和合而生,自性本空,无我、我所,若能如是通达,则于诸法而得自在,故名空解脱门。(我者,众生于五阴身中,强立主宰,名之为我。我所者,众生妄执五阴之身及男女、资生等物,皆名我所。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二、无相解脱门〕,谓既知一切法空,故观男女、一异等相,实不可得;若能如是通达诸法无相,即得自在,故名无相解脱门。
〔三、无作解脱门〕,无作,又云无愿。谓若知一切法无相,则于三界无所愿求;若无愿求,则不造作生死之业;若无生死之业,即无果报之苦而得自在,故名无作解脱门。(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术语)又云三三昧。有单重二种。(参见:三三昧)
【佛学常见辞汇】
三种进入解脱境界的智门。一、空解脱门,是了达诸法本空,而不著于空;二、无愿解脱门,是了知诸法幻有,而无所愿求;三、无相解脱门,是了知诸法无相,而无不相,入于中道。
【佛学次第统编】
三解脱者,解脱自在之义。门者能通之义,谓由此三解脱门,则能通至涅槃也。一曰空,二曰无相,三曰无作。
一、空解脱门 因缘所生之法,毕竟无实体,故谓之空。观一切法皆从因缘和合而生,自性本空,无我我所。若能如是通达,则于诸法而得自在,故名空解脱门。
二、无相解脱门 绝众理之众相,离涅槃男女等之诸相,谓之无相。知一切法空,观男女一异等相实不可得,能如是通达诸法无相,即得自在,故名无相解脱门。
三、无作解脱门 无作者,无因缘之造作也,如言无为是。又无作者,为心无造作于物之念也。又不假身口意之动作,继续自然之法也,如无作戒无作色等。又云无愿,谓若知一切法无相,不于三界有所愿求。若无愿求,则不造作生死之业,即无果报之苦,而得自在,故名无作解脱门。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解脱,即自在之义也。门,即能通之义。谓由此三解脱门,则能通至涅槃,故名三解脱门。(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空解脱门〕,谓观一切法,皆从因缘和合而生,自性本空,无我、我所,若能如是通达,则于诸法而得自在,故名空解脱门。(我者,众生于五阴身中,强立主宰,名之为我。我所者,众生妄执五阴之身及男女、资生等物,皆名我所。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二、无相解脱门〕,谓既知一切法空,故观男女、一异等相,实不可得;若能如是通达诸法无相,即得自在,故名无相解脱门。
〔三、无作解脱门〕,无作,又云无愿。谓若知一切法无相,则于三界无所愿求;若无愿求,则不造作生死之业;若无生死之业,即无果报之苦而得自在,故名无作解脱门。(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三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是为旧称,新称云三三摩地,译曰三定,三等持,就能修之行而名之。仁王经谓之三空,此就所观之理而名之。十地论谓之三治,此就所断之障而名之。此三昧有有漏无漏二种:有漏定谓之三三昧,无漏定谓之三解脱门。解脱即涅槃,无漏为能入涅槃之门也。犹如有漏曰八背舍,无漏曰八解脱也。三三昧之义:一、空三昧与苦谛之空,无我,二行相相应之三昧也。观诸法为因缘生,无我无我所有。空此我我所二者,故名为空三昧。二、无相三昧,是与灭谛之灭,静,妙,离,四行相相应之三昧也。涅槃离色声香味触五法,男女二相,及三有为相(除住相)之十相,故名为无相。以无相为缘,故名为无相三昧。三、无愿三昧,旧云无作三昧,又云无起三昧。是与苦谛之苦,无常,二行相,集谛之因,集,生,缘,四行相相应之三昧也。苦谛之苦,无常及集谛可厌恶,又道谛之道,如,行,出,四行相如船筏之必舍故总不愿乐之,故以之为缘,谓之无愿三昧。又于诸法无所愿乐,则无所造作,故谓为无,名为无起。但苦谛之空无我二行相与涅槃之相相似,非可厌舍,故无愿三昧中,不取之也。法华经信解品曰:「世尊往昔说法既久,我时在座,身体疲懈,但念空无相无作。」无量寿经上曰:「超越声闻缘觉之地,得空无相无愿三昧。」同下曰:「住空无相无愿之法,无作无起观法如化。」智度论十九曰:「于三界中智慧不著,一切三界转为空无相无作,解脱门。」同二十曰:「涅槃城有三门,所谓空无相无作。(中略)行此法得解脱,到无馀涅槃,以是故名解脱门。」俱舍论二十八曰:「空谓非我,无相谓灭四,无愿谓馀十,诸行相相应,此通净无漏无漏三脱门。」大乘义章二曰:「言无愿者,经中或复名为无作,亦名无起。(中略)此三经论名解脱门,亦名三治,亦名三空义,或复说为三三昧门。三脱三昧经论同说,三治一门如地论说。言三空者,如仁王经,言三脱者就果名也。三障对治,故名三治。言三空者就理彰名,三三昧者,就行名也。」
【佛学常见辞汇】
三种的三昧、即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三昧是定的意思。空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法都是缘生的,也都是虚妄不实的;无相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形相都是虚妄假有;无愿三昧又名无作三昧,即观一切法幻有,而无所愿求。
【佛学次第统编】
法界次第云三三昧:梵语三昧,华言正定,亦云正心行处。谓众生之心,从无始已来,常不正直,得是三昧,心行正直,故名三昧。
一、有觉有观三昧 谓初心在禅曰见,细心分别禅味曰观。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初禅,则一切觉观,皆悉正直,故名有觉有观三昧。
二、无觉有观三昧 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将入二禅之时,觉知之心已亡,分别禅昧之念犹在,一切定观,皆悉正直,故名无觉有观三昧。
三、无觉无观三昧 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三禅,乃至灭受想定时,觉知之心,分别禅味之念俱亡,故名无觉无观三昧。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梵语三昧,华言正定,亦云正心行处。谓众生之心,从无始已来,常不正直,得是三昧,心行正直,故名三昧。
〔一、有觉有观三昧〕,谓初心在禅曰觉,细心分别禅味曰观。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初禅,则一切觉、观皆悉正直,故名有觉有观三昧。(空、无相、无作,即三解脱门也。)
〔二、无觉有观三昧〕,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将入二禅之时,觉知之心已亡,分别禅味之念犹在。一切定观皆悉正直,故名无觉有观三昧。
〔三、无觉无观三昧〕,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三禅乃至灭受想定时,觉知之心、分别禅味之念俱亡,故名无觉无观三昧。
【三藏法数】
(出成实论)
〔一、分修三昧〕,谓定、慧二分,随修一分也。或修定不修慧,或修慧不修定,是名分修三昧。(梵语三昧,华言调直定,亦名正定、正受。)
〔二、共修三昧〕,谓修定亦兼修慧,修慧亦兼修定,是名共修三昧。
〔三、圣正三昧〕,自初果须陀洹已去,圣位所修,名为圣正。谓以定修心,因慧能破烦恼;以慧修心,因定能破烦恼。定慧一时具足,故名圣正三昧。(梵语须陀洹,华言预流。)
(术语)是为旧称,新称云三三摩地,译曰三定,三等持,就能修之行而名之。仁王经谓之三空,此就所观之理而名之。十地论谓之三治,此就所断之障而名之。此三昧有有漏无漏二种:有漏定谓之三三昧,无漏定谓之三解脱门。解脱即涅槃,无漏为能入涅槃之门也。犹如有漏曰八背舍,无漏曰八解脱也。三三昧之义:一、空三昧与苦谛之空,无我,二行相相应之三昧也。观诸法为因缘生,无我无我所有。空此我我所二者,故名为空三昧。二、无相三昧,是与灭谛之灭,静,妙,离,四行相相应之三昧也。涅槃离色声香味触五法,男女二相,及三有为相(除住相)之十相,故名为无相。以无相为缘,故名为无相三昧。三、无愿三昧,旧云无作三昧,又云无起三昧。是与苦谛之苦,无常,二行相,集谛之因,集,生,缘,四行相相应之三昧也。苦谛之苦,无常及集谛可厌恶,又道谛之道,如,行,出,四行相如船筏之必舍故总不愿乐之,故以之为缘,谓之无愿三昧。又于诸法无所愿乐,则无所造作,故谓为无,名为无起。但苦谛之空无我二行相与涅槃之相相似,非可厌舍,故无愿三昧中,不取之也。法华经信解品曰:「世尊往昔说法既久,我时在座,身体疲懈,但念空无相无作。」无量寿经上曰:「超越声闻缘觉之地,得空无相无愿三昧。」同下曰:「住空无相无愿之法,无作无起观法如化。」智度论十九曰:「于三界中智慧不著,一切三界转为空无相无作,解脱门。」同二十曰:「涅槃城有三门,所谓空无相无作。(中略)行此法得解脱,到无馀涅槃,以是故名解脱门。」俱舍论二十八曰:「空谓非我,无相谓灭四,无愿谓馀十,诸行相相应,此通净无漏无漏三脱门。」大乘义章二曰:「言无愿者,经中或复名为无作,亦名无起。(中略)此三经论名解脱门,亦名三治,亦名三空义,或复说为三三昧门。三脱三昧经论同说,三治一门如地论说。言三空者,如仁王经,言三脱者就果名也。三障对治,故名三治。言三空者就理彰名,三三昧者,就行名也。」
【佛学常见辞汇】
三种的三昧、即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三昧是定的意思。空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法都是缘生的,也都是虚妄不实的;无相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形相都是虚妄假有;无愿三昧又名无作三昧,即观一切法幻有,而无所愿求。
【佛学次第统编】
法界次第云三三昧:梵语三昧,华言正定,亦云正心行处。谓众生之心,从无始已来,常不正直,得是三昧,心行正直,故名三昧。
一、有觉有观三昧 谓初心在禅曰见,细心分别禅味曰观。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初禅,则一切觉观,皆悉正直,故名有觉有观三昧。
二、无觉有观三昧 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将入二禅之时,觉知之心已亡,分别禅昧之念犹在,一切定观,皆悉正直,故名无觉有观三昧。
三、无觉无观三昧 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三禅,乃至灭受想定时,觉知之心,分别禅味之念俱亡,故名无觉无观三昧。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梵语三昧,华言正定,亦云正心行处。谓众生之心,从无始已来,常不正直,得是三昧,心行正直,故名三昧。
〔一、有觉有观三昧〕,谓初心在禅曰觉,细心分别禅味曰观。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初禅,则一切觉、观皆悉正直,故名有觉有观三昧。(空、无相、无作,即三解脱门也。)
〔二、无觉有观三昧〕,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将入二禅之时,觉知之心已亡,分别禅味之念犹在。一切定观皆悉正直,故名无觉有观三昧。
〔三、无觉无观三昧〕,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三禅乃至灭受想定时,觉知之心、分别禅味之念俱亡,故名无觉无观三昧。
【三藏法数】
(出成实论)
〔一、分修三昧〕,谓定、慧二分,随修一分也。或修定不修慧,或修慧不修定,是名分修三昧。(梵语三昧,华言调直定,亦名正定、正受。)
〔二、共修三昧〕,谓修定亦兼修慧,修慧亦兼修定,是名共修三昧。
〔三、圣正三昧〕,自初果须陀洹已去,圣位所修,名为圣正。谓以定修心,因慧能破烦恼;以慧修心,因定能破烦恼。定慧一时具足,故名圣正三昧。(梵语须陀洹,华言预流。)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学大辞典】
(经名)四十卷,华严经之具名。但常为四十卷中最末一卷之别称。
(经名)四十卷,华严经之具名。但常为四十卷中最末一卷之别称。
大哉解脱服
【佛学大辞典】
(术语)赞叹袈裟德之偈文。出于善见论。度人而授袈裟时诵之。法苑珠林二十二曰:「然后和尚为著袈裟,当正著时依善见论复说偈赞云:大哉解脱服,无相福田衣,披奉如戒行,广度诸众生。」
(术语)赞叹袈裟德之偈文。出于善见论。度人而授袈裟时诵之。法苑珠林二十二曰:「然后和尚为著袈裟,当正著时依善见论复说偈赞云:大哉解脱服,无相福田衣,披奉如戒行,广度诸众生。」
五十种无著无缚解脱回向
【佛学大辞典】
(名数)金刚幢菩萨十回向中第九,无著无缚回向之菩萨,以其所修之善根为五十种之回向。出八十华严三十二。
(名数)金刚幢菩萨十回向中第九,无著无缚回向之菩萨,以其所修之善根为五十种之回向。出八十华严三十二。
五解脱轮
【佛学大辞典】
(术语)金刚界五智如来所住之五大月轮也。五大月轮是清净之菩提心,能解脱烦恼,故名。又能解脱五趣轮回之缠缚,而成为圆明无碍之月轮,故名。【又】五轮塔婆之异名。(参见:五轮塔婆)
(术语)金刚界五智如来所住之五大月轮也。五大月轮是清净之菩提心,能解脱烦恼,故名。又能解脱五趣轮回之缠缚,而成为圆明无碍之月轮,故名。【又】五轮塔婆之异名。(参见:五轮塔婆)
不可思议解脱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维摩经之异名。以此经明不可思议解脱之法门故也。经首曰:「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又】华严经之异名也。智度论三十三曰:「不可思议解脱经中广说。」同一百曰:「又有不可思议解脱经十万偈。」探玄记一曰:「良为此经所说之法皆一摄一切,无不悉是不思议解脱,故以为名。」华严经大疏钞三曰:「四从法彰名,如智论释嘱累品名此经为不思议解脱经。」
(经名)维摩经之异名。以此经明不可思议解脱之法门故也。经首曰:「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又】华严经之异名也。智度论三十三曰:「不可思议解脱经中广说。」同一百曰:「又有不可思议解脱经十万偈。」探玄记一曰:「良为此经所说之法皆一摄一切,无不悉是不思议解脱,故以为名。」华严经大疏钞三曰:「四从法彰名,如智论释嘱累品名此经为不思议解脱经。」
不可思议解脱法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解脱者三昧之异名也,三昧之神用,巨细相容,随变化于法,自在无碍,离一切之系缚故云解脱,维摩经不思议品所明之一端也。又华严一部所明一多无碍之法相总是也。维摩经不思议品曰:「维摩诘言:唯舍利弗,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若菩萨住此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山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诸天不觉不知己之所入,唯应度者乃见须弥入芥子中,是名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又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不娆鱼鳖鼋鼍水性之属,而彼大海本性如故。」注一云:「什曰:解脱亦名三昧,亦名神足。或令修短改度,或巨细相容,变化随意,于法自在,解脱无碍,故名解脱。能者能然,物不知所以,故曰不思议。」
(术语)解脱者三昧之异名也,三昧之神用,巨细相容,随变化于法,自在无碍,离一切之系缚故云解脱,维摩经不思议品所明之一端也。又华严一部所明一多无碍之法相总是也。维摩经不思议品曰:「维摩诘言:唯舍利弗,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若菩萨住此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山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诸天不觉不知己之所入,唯应度者乃见须弥入芥子中,是名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又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不娆鱼鳖鼋鼍水性之属,而彼大海本性如故。」注一云:「什曰:解脱亦名三昧,亦名神足。或令修短改度,或巨细相容,变化随意,于法自在,解脱无碍,故名解脱。能者能然,物不知所以,故曰不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