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手脖子
方言。谓把柄。 高玉宝 《高玉宝》第四章:“ 王红眼 要是追问我,我给他个一问三不知,他又没抓住我的手脖子,看他能把我怎么样!”
分類:方言把柄
《國語辭典》:绕脖子(繞脖子)  拼音:rào bó zi
比喻办事、说话不直接明瞭。如:「他都说一些绕脖子的话,令人费尽思索才明白。」
《漢語大詞典》:杀鸡儿抹脖子(殺雞兒抹脖子)
见“ 杀鸡扯脖 ”。
《國語辭典》:杀鸡扯脖(殺雞扯脖)  拼音:shā jī chě bó
形容情急的样子。《金瓶梅》第二一回:「跪在地下,杀鸡扯脖,口里姐姐长,姐姐短。」也作「杀鸡儿抹脖子」。
《國語辭典》:卡脖子  拼音:qiǎ bó zi
用手掐别人的脖子。比喻抓住要害。如:「他握有公司机密,藉此向老板卡脖子勒索。」
《國語辭典》:脚脖子(腳脖子)  拼音:jiǎo bó zi
脚踝。如:「他不小心把脚脖子扭伤了。」
《漢語大詞典》:颈脖子(頸脖子)
即脖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七回:“﹝外国人﹞认得那乡下人,也不知他为了甚事,要把这木头东西箍着他的颈脖子。” 茅盾 《陀螺》一:“五小姐猛转过身去跨上一张椅子,从书架的最高层取下一瓶香水来在自己颈脖子间乱洒。”亦省称“ 颈脖 ”。 茅盾 《官舱里》:“发言者,是女性,二十岁不到。太阳脚落在她的颈脖上。”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一章:“ 孟大环 望着那个女人的雪白的颈脖。”参见“ 脖子 ”。
分類:脖子
《國語辭典》:脖子  拼音:bó zi
颈项,头与身体连接的部分。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二折:「青龙偃月刀,九九八十一斤,脖子里著一下,那里寻黄文来。」《文明小史》第一六回:「正说话间,只见洋装朋友,忽然把身子一扭,像是脖子上有东西咬他痒痒似的,举起手来一摸,谁知是一个白虱。」也称为「脖项」。
《國語辭典》:抹脖子  拼音:mǒ bó zi
拿刀割脖子。比喻自杀。《红楼梦》第六七回:「兴儿道:『他母亲和他妹子。昨儿他妹子各人抹了脖子了。』」
分類:脖子自杀
《國語辭典》:脸红脖子粗(臉紅脖子粗)  拼音:liǎn hóng bó zi cū
面部、颈项红胀。形容人发怒、急躁或情绪激动的样子。如:「得饶人处且饶人,又何必闹得脸红脖子粗呢?」也作「粗脖子红脸」。
《高级汉语词典》:勒脖子  拼音:lēi bó zi
粗暴地掐住脖子